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三 > 高三语文 > 高三语文试题

高三语文期中试题:论述类文章阅读练

编辑:

2013-04-07

(取材于启功《中国古代的金石书画》,有删改)

8.下列对于“石”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金、石、书、画中的“石”指的是石刻,中国石刻的起源最早应该追溯到战国时期的石鼓和中山王墓石刻。

B.现在所谓的“石”,指的是汉代及汉代以后的石刻,因为保存下来的石刻多是大批出现在汉朝的石碑。

C.由于“石”的形状和用途各不相同,我们可以把石刻分为摩崖、碑刻和墓志三类,三者都有着各自的特点。

D.石鼓是保存较完整的“石”,《琅琊台刻石》和《泰山刻石》是保留下来的稍晚于石鼓年代的秦代石刻。

9.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碑刻是刻在石碑上的文字,碑石记载坟墓主人的生平事迹,古人刻碑的目的是为逝者歌功颂德、记功、建庙。

B.《石门铭》摩崖石刻最具代表性的原因,是因为它记载了我国最早的穿山隧道褒谷石门的修造情况,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

C.碑刻得以保存流传的主要原因,不是因为它上面歌功颂德的内容,而是因为它上面文字书写优美,具有书法价值。

D.墓志内容翔实,史料价值高。历史学家要研究王导、谢琨等诸大姓世系、家族及两晋历史,要依循南京出土的六朝墓志。

10.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3分)(  )

A.从石刻的形状和用途来看,现在保留下来的秦代石刻《琅琊台刻石》和《泰山刻石》应该属于石刻中的摩崖石刻。

B.墓志刻有死者姓名和事迹,后人因为坟里有墓志来挖坟,与坟主人原本让挖坟人知道死者是谁,再重新埋上的用意大相径庭。

C.汉朝的《华山庙碑》的拓本价值连城,是因为碑上的字写得好,具有艺术审美和收藏价值,并且存量少。

D.《语石》,从各个角度、各个方面来论述石刻,涉及种类、式样、用途、文字、书家等,内容极其丰富,是收藏比较全面的一本好书。

高三语文期中试题:论述类文章阅读练答案

1.B 【解析】 A.“信手拈来”:随手拿来。多形容写文章时词汇或材料丰富,不费思索,就能写出来。B.“不一而足”:不止一种或一次,而是很多;C.“一发而不可收”:事情一经发生,就发展得十分顺利和迅速,既而保持不断发展的状态。D.“难以理喻”:形容固执、蛮横,不通情理。

2.C 【解析】 A.因成分残缺而导致搭配不当,“收录……作家”不当,应在“作家”后加“的作品”;B.句式杂糅,去掉“的产生”;D.不合逻辑,“《幽兰操》”是电视剧名,不能说成是“姜文最想要出演的人物”。

3.A 【解析】 ②⑤分别回答上文的两个问题,而且相照应,③是承上文转折,⑥①是对③的进一步解释。④和后文衔接较好。

4.【答案】 诞生于百年前的京师大学堂“中国文学门”的曾由林纾、鲁迅等众多名师执教的北京大学中文系,已培养出了包括作家、记者在内的专科、本科、硕士、博士生上万人,且前景辉煌。(1句2分)

【解析】 压缩每一段信息,第一段是说北大中文系的历史——百年前诞生,林纾、鲁迅等曾在这里执教;第二段是说北大中文系的培养贡献——培养了作家、记者在内的专科、本科、硕士、博士生万余名;第三段是说北大中文系的前景——前景看好。整合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可。

5.【答案】 内容上,贴近孩子的生活,走进孩子的心灵。(少一点枯燥的说教)形式上,多一点诙谐幽默,天真烂漫。(一点2分)

【解析】 此题考查了准确、鲜明的表达观点,并限制了答题方向:内容和形式。这就要先从材料中得出学生们自主编唱的恶搞歌曲和正统童谣在内容和形式上有什么区别,进一步提出恰当的建议。

6.【答案】 这首词写了一个为情所伤的女子和伤害她的男子坚决分手的情景;(2分)通过“秋扇”“骊山语”“夜雨霖铃”“比翼连枝”这些典故,共同营造了一种幽怨、凄楚、悲凉的意境。 (3分)

【解析】 这首词用一个女子的口吻,通过一个为情所伤的女子和伤害她的男子坚决分手的情景,抒写了被丈夫抛弃的幽怨。“悲秋扇”即是悲叹自己遭弃的命运,“骊山”之语暗指原来浓情蜜意的时刻,“夜雨霖铃”写像唐玄宗和杨贵妃那样的亲密爱人也最终肠断马嵬坡,“比翼连理”出自《长恨歌》,写曾经的爱情誓言已成为遥远的过去。

7.【答案】 ①从内容上看,这句词反映了人们内心的一种普遍的期待和遗憾;②从语言形式看,词文语言通俗,便于传诵。(每点3分)

【解析】 内容上,从词句的特定意味和表达出的思想上分析,“若只如”能看出一种惋惜的语气,也表达了一种渴求。语言形式上,从用词特点、句式特点、语言风格等角度分析,这句词采取了直抒胸臆的笔法,浅显易懂,这些都构成了它得以广为传诵的基础。

【诗歌赏析】

纳兰性德的这首词,套用古意,直抒胸臆,浅显易懂。初见,不是简单的初次相见,而是一见钟情。“人生若只如初见”,那么多的情爱悲歌就不会上演。似乎所有凄美的爱情故事,都有一个美好的“初见”。

“何事秋风悲画扇”:借用汉朝班婕妤的故事。班婕妤曾是汉成帝的妃子,历史上有名的才女,却遭到赵飞燕的妒忌、谗害而被打入冷宫。南北朝时,梁朝的刘孝焯曾经写过《班婕妤怨》,有“妾身似秋扇”一句,后人于是以秋扇比喻被遗弃的女子。可惜世上太多的薄情人,致使秋风悲画扇的故事代代上演。“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写的是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这大唐的皇帝,说他荒唐也罢,说他耽于美色也罢,对于杨玉环的疼爱那应是发自内心的,这才有了“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笑谈。

但是这所有的一切,又如何呢?当初的誓言犹在,长生殿上的冷月,长生殿上的红烛终究是一片虚幻。荔枝的甜香还在,马嵬坡的黄花还在一年一度地开,栈道的铃声可以无怨,我们的心该放在哪里呢?“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这两句似是开脱,实是控诉。然而这泪是流在心上的,那苦是只有自己知道的。爱情是用来被遗忘的吗?感情是用来被摧毁的吗?或许只有天空中飞舞的双蝶可以回答。

8.B 【解析】 现在所谓的“石”大致是指汉代及汉代以后的石刻,B项说法太绝对。

9.C 【解析】 A项“为逝者歌功颂德、记功、建庙”表述错误;B项以偏概全;D项“要依循南京出土的六朝墓志”太绝对。

10.D 【解析】 D项“是收藏比较全面的一本好书”是对《魏晋南北朝墓志考释》的评价。

【总结】2013年精品学习网为小编在此为您收集了此文章“高三语文期中试题:论述类文章阅读练”,今后还会发布更多更好的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祝您在精品学习网学习愉快!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高中 > 高三 > 高三语文 > 高三语文试题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