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songj
2013-11-21
【摘要】高三的生活是紧张的,大家要好好把握住高三,认真复习,备战高考。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三语文期中试题,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今年"五一"黄金周一个突出的特点是乡村旅游热,南通围绕"2006中国乡村游"的主题年活动举办了乡村旅游产品展览会,各具特色的工艺品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B.有些人对民间剪纸瞧不起,认为这只是下里巴人创造的玩意儿,没有艺术价值,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 )
C.只要你设身处地,到抗洪抢险第一线去,你就不能不为我们子弟兵那种舍己为人的精神所感动
D.名为lfish的电子宠物鱼随着音乐节奏摆动尾部、鳍部,做各种肢体动作,表达各种情感。它一亮相就受到都市一族的喜爱,只是身价扑朔迷离,居高不下。
2.下列各组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锃亮(zèng) 解元(jiè) 谲诈(jué) 朝暾夕月(dūn)
B.口讷(nè) 溃脓(huì) 祓除(fú) 惩一儆百(jǐng)
C.赧然(nǎn) 庠序(xiáng) 跻身(jī) 不见经传(chuán)
D.累赘(lěi) 供职(gòng) 干瘪(biě) 啜泣不止(chuò)
3.填入下面语段中空白处,与上下文衔接很好的一项是
弯弯的森林小道上,守林人停下来,把我领到一棵参天的古树边,用深沉的眼光在告诉我什么,于是,我抬起头。我突然惊讶地发现原来这是一棵刚刚遭到雷火劈伤的古树, 。那些冷冷的光秃秃的枝桠伸向天空,好像在寻找着什么。……
A.树枝丢失了一大半,树顶被削去了,只剩下粗大的树干和一些枝桠。
B.树顶被削去了,树枝丢失了一大半,只剩下粗大的树干和一些枝桠。
C.只剩下粗大的树干和一些枝桠,树顶被削去了,树枝丢失了一大半。
D.树枝丢失了一大半,只剩下粗大的树干和一些枝桠,树顶被削去了。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新课程实验中,不少教师注意调动学生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交流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收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B.只有交费才可以使用卡拉OK著作权人的作品,不交费就是侵权,由音像协会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C.知足常乐,就是充分珍惜已有的收获,充分享受目前的成果;也是充分发掘自身的潜力,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
D.某校百年校庆纪念活动的公告这样温馨提示:年迈体弱的高龄校友来母校参加校庆,最好有家属陪伴。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震旦鸦雀
学生时代读沈括的《梦溪笔谈。雁荡山》,其中有云“按西域书,阿罗汉诺矩罗居震旦东南大海际雁荡山芙蓉峰龙漱”,从此知道“震旦”是中国古称。后来了解到有一段距今6亿年的地质年代,最先在中国被调查研究,故而被称为震旦纪。由此看来,“震旦”一词似乎凝结了中国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而以“震旦”命名的小乌,必定有其特别之处吧。
2007年6月初,我们前往河北衡水湖自然保护区做鸟类繁殖季节调查。机缘巧合,在这里竟与久仰的震旦鸦雀不期而遇。调查进行到最后半天时,我们突然在芦苇丛中发现了一个精致的杯状巢,里面有5枚尚有余温的卵。巢的形状很像大苇莺的巢,但根据经验判断这不是。虽然它们都是固定在几根芦苇上的杯状巢,但仔细观察发现,这个巢的巢材都是精选的苇茎,编织也更精细,巢色黄褐,一尘不染,卵的颜色和斑点也与大苇莺不同。一会儿,一只小鸟从芦苇丛中悄悄钻出飞进巢中。对照鸟类图鉴,我们兴奋地发现这竟是一只震旦鸦雀!无奈工作已接近尾声,下午我们就将结束这次调查返京。
6月底,我们再赴衡水湖。一连几日,淫雨霏霏,我们冒雨泡在齐腰深的苇塘里,寻找上次发现的震旦鸦雀巢。好不容易找到了,却发现早已雀去巢空。“也许选了新巢址呢!‘朋友的话让我们重拾信心,继续寻找。果然拨开层层苇叶发现苇秆上正有一个震旦鸦雀嫩黄色的小巢,里面还有一枚呈奶茶色略带斑点的卵,拇指盖大小!不一会儿,—只震旦鸦雀就飞回来了。孵化期的震旦鸦雀不太怕人,它泰然稳“坐”巢中孵卵,与我们仅隔五六米。这一次我们总算能仔细地观察它了。它头部为灰色,两道黑色的眉纹从眼上方一直延伸到后颈。最特别的就是它们黄色的钩状喙,与鹦鹉的喙非常相似。拍摄完震旦鸦雀的孵化行为后,我们在附近几个苇塘里又陆续发现了数个巢,其中一个巢中有5枚卵,其中1枚颜色和大小与其他的略有不同,我们猜测这可能是杜鹃鱼目混珠的把戏。同时也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部分新巢附近都有一个旧巢。为什么震旦鸦雀会在繁殖季节营巢两次?是不是它们一年繁殖两次?疑问增加了我们的兴趣,不知道它们的育雏又将带给我们怎样的惊喜。
三周后,我们又来到衡水湖。我们在粗壮、高大的芦苇丛中,满怀希望地走向最早发现的那个震旦鸦雀巢,小心拨开苇叶,震旦鸦雀的小巢慢慢显露出来。只见4个黑乎乎的小家伙挤在一起!光溜溜的皮肤还没有长出羽毛,双眼紧闭。我们立即架好设备,等亲鸟回采育雏。没过多久,苇叶晃动了,亲鸟回来了。显然,亲鸟还是比较警惕,没有直接飞入巢中喂食,它衔着满嘴的虫子在苇叶间一蹦一跳,迂回地向巢靠近,最终还是绕过我们的机器跳回巢里。一落到巢边,巢中4只小鸟就炸开了锅。我们从监视器上看到它们伸长了脖子,橙黄色的大嘴张得几乎和头一样大。亲鸟喂光虫子,又俯身从巢里叼出一团白乎乎的东西吞进肚子,这是雏鸟的粪,外面裹着白色的蛋白膜。看着亲鸟清理巢内卫生的一幕,不由让人有“可怜天下父母心”的慨叹!通过观察我们还发现,震旦鸦雀取食寄生苇秆虫子的方法十分特别,很像啄木鸟。取食之前,先用奇特粗厚的钩状喙敲击芦苇秆以确定虫子的位置,然后用喙将苇秆咬碎并将虫子叼出。
三访衡水湖,我们也仅仅对衡水湖地区的震旦鸦雀有了初步的了解,希望在不久的将来,震旦鸦雀能得到人们更多的关注。
(选自双月刊《大自然》2008年第2期,有删改)
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三次赴衡水湖对震旦鸦雀的专项观察研究,虽还有一连串的疑问,但必然会引起人们对震旦鸦雀更多的关注。
B.以凝结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的“震旦”来命名小鸟,是因为震旦鸦雀在鸟类中有着久远的历史。
C.孵化期的震旦鸦雀习性虽然比较警惕,但不太怕人,常常替善于鱼目混珠的杜鹃鸟孵化后代。
D.震旦鸦雀,灰色的头部,黑色的眉纹,黄色的钩状喙。繁殖季节,每次产卵数量不等,卵小巧,奶茶色略带斑点。
6.下列对震旦鸦雀巢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震旦鸦雀的巢常常安置在繁密、粗壮、高大的芦苇丛中,加之种群数量稀少,一般不易被人发现。
B.震旦鸦雀的巢“一尘不染”,与震旦鸦雀亲鸟通过吞食雏鸟的粪来清理巢内卫生的习性有一定关系。
C.震旦鸦雀的新巢附近都有一个旧巢,这表明震旦鸦雀会在繁殖季节营造鸟巢两次,它们一年繁殖两次。
D.震旦鸦雀的巢,色彩有黄褐、嫩黄等,形似杯状,精挑细选苇茎,精细编织而成,显得非常精致。
7.下面对作者三游衡水湖观察震旦鸦雀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一次访衡水湖,了解震旦鸦雀巢的位置;形状、颜色以及巢中卵的特征
B. 第二次访衡水湖,再次观察了震旦鸦雀的巢卵,近距离观察了震旦鸦雀的外形,观察了孵化行为
C. 第三次访衡水湖,作者对震旦鸦雀的幼雏,亲鸟的育雏,特别的取食方法等都做了多次观察,取得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D. 作者在研究震旦鸦雀时,比较分析,甄别观察,通过与“大苇莺”“鹦鹉。”“啄木鸟”的比较,更好的说明了震旦鸦雀的特点。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0题。
相州昼锦堂记
欧阳修
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此人情之所荣,而今昔之所同也。盖士方穷时,困厄闾里,庸人孺子皆得易而侮之,若季子不礼于其嫂,买臣见弃于其妻。一旦高车驷马,旗旄导前,而骑卒拥后,夹道之人,相与骈肩累迹,瞻望咨嗟,而所谓庸夫愚妇者,奔走骇汗,羞愧俯伏,以自悔罪于车尘马足之间。此一介之士,得志于当时,而意气之盛,昔人比之衣锦之荣者也。
惟大丞相魏国公则不然。公,相人也。世有令德,为时名卿。自公少时,已擢高科、登显仕。海内之士,闻下风而望馀光者,盖亦有年矣。所谓将相而富贵,皆公所宜素有,非如穷厄之人侥幸得志于一时,出于庸愚妇之不意,以惊骇而夸耀之也。然则高牙大纛不足为公荣,桓圭衮裳,不足为公贵;惟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勒之金石,播之声诗,以耀后世,而垂无穷。此公之志,而士亦以此望于公也。岂止夸一时而荣一乡哉!
公在至和中,尝以武康之节来治于相,乃作昼锦之堂于后圃。既又刻诗于石,以遗相人。其言以快恩仇、矜名誉为可薄,盖不以昔人所夸者为荣,而以为戒。于此见公之视富贵为何如,而其志岂易量哉!故能出入将相,勤劳王家,而夷险一节。至于临大事、决大议,垂绅正笏,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矣!其丰功盛烈,所以铭彝鼎而被弦歌者,乃邦家之光,非闾里之荣也。
余虽不获登公之堂,幸尝窃诵公之诗,乐公之志有成,而喜为天下道也。于是乎书。尚书吏部侍郎、参知政事欧阳修记。
[注] 大纛:古代军队或仪仗队的大旗。 桓圭:古代公爵所拿的礼器,用于朝聘、祭祀、丧葬等场合。 衮裳:古代皇上和三公所穿的礼服。
8.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 错误的一项是 ( )
A.庸人孺子皆得易而侮之 易,容易
B.既又刻诗于石,以遗相人 遗,留给
C.其言以快恩仇、矜名誉为可薄 矜,夸耀
D.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 措,处置
9.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反映韩琦(即文中大丞相魏国公)有美德和治国之才的一组是 ( )
①一旦高车驷马,旗旄导前,而骑卒拥后 ②惟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
③既又刻诗于石,以遗相人 ④其言以快恩仇、矜名誉为可薄
⑤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 ⑥乐公之志有成,而喜为天下道也
A.①④⑥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⑥
10.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下列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这是一篇赞颂当时大丞相魏国公韩琦的文章,作者对韩琦推崇备至,文中充满了溢美之辞。
B.作者先说衣锦还乡是今昔相同的“人情之所荣”,接着用“惟大丞相魏国公则不然”一句话将上文撇开,着力歌颂韩琦的“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的“丰功盛烈”。
C.韩琦年轻时就登上相位,在读书人中有声望,虽然升居高位却不以此自我夸耀。
D.文章最后赞美韩琦“不以昔人所夸者为荣,而以为戒”,指出他的荣耀“乃邦家之光”。
标签:高三语文试题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