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4-01-15
A、④⑤⑥③①② B、⑥①②④③⑤
C、①②④⑥⑤③ D、③④②⑥①⑤
16、下列一段文字是从哪些方面介绍钓鱼岛的?请简要概括,每条不超过8个字。(6分)
钓鱼岛列岛由钓鱼岛、南小岛、北小岛、赤尾屿、黄尾屿和3块小岛礁等8个无人岛礁组成。距温州市约356千米、福州市约385千米、基隆市约190千米,约6.344平方公里。隋炀帝时,曾派使臣朱宽召琉球王归顺,又曾派陈棱、张镇周等率军进入琉球,途中都经过钓鱼岛。明朝永乐元年的《顺风相送》中,称该岛为“钓鱼屿”,清代名著《浮生六记》中亦有关于钓鱼岛的记录。钓鱼岛列岛及其附近海域,不仅蕴藏有大量石油资源,在其它方面也有巨大价值。我国浙江、福建和台湾等地的渔民经常到这一带捕鱼。根据《国际海洋法公约》,如果钓鱼岛被日本占据,中日就得按中间线原则划分大陆架,中国不仅丢失大量的海洋管辖区和海底资源,而且美日对中国的战略封堵线,将从第一岛链又前推到中间线以西。
17、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结合文意,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并做到各分句句式协调一致,匀整对称。(5分)
谍战悬疑剧《风声》与史诗正剧《大地震》风靡神州大地。但观众个性迥异,需求不同,自然喜好与偏爱也各具特色。有人喜爱田园牧歌般的抒情散文;有人青睐摄魂惊魄的悬疑剧本;情天恨海的言情小说有人迷恋;惊涛骇浪似的骁勇檄文有人痴迷。不同的观众,有人沉醉静水流深,有人偏好荡气回肠。
调整后的句子: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清朝野史大观》中记载:清道光年间的刑部大臣冯志圻酷爱碑帖书画。有人投其所好送给他一本名贵碑帖,冯志圻看都没看,就原封退回。有人劝他说看看也无妨,冯志圻说:“这种古物乃稀世珍宝,我一旦打开,就会爱不释手,索性不打开,封其心眼,断其诱惑,怎奈我何?”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三语文科试题答案
一、1. C(依据: “治理空气污染为什么那么难?如果要用一句话来说明,那就是因为这意味着整个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其它三项是导致空气污染的因素,但不是最根本的原因。)
2. D.(A.说石家庄、太原、郑州、北京属《中国环境分析》报告所列全球十大污染城市,原文无此依据。B.妄加推测,原文无据。此外,煤炭污染,也有源自居民生活取暖的,并非全因工业生产所致。C.张冠李戴,歪曲原文。见第5段内容。)
3. A.(依据:“邻避主义”不可能是治污的解决之道。)
二、4、C(A 字:人的表字;B 因:于是;D 徒:同一类的人)
5、C(①讲郑遨对文学的热爱和才能,不关乎品格;②表现郑遨断绝世情,隐逸之志坚决;⑥写郑遨的生活情趣)
6、B(“三人虽屡受朝廷征召,但均未出仕”于原文无据)
7、⑴后来李振获罪向南方逃匿,郑遨步行千里前往探望他,从此以后听说这件事的人更加尊重他的德行。(“得罪”1分,“省”1分,“高”1分。句意通顺2分)
⑵高祖很尊崇他的话(或:认为他的话很重要),延请他进入内殿讲授《道德经》,敬拜(他)把他当作老师。(“大”1分,“延”1分,“以为”中“以”的宾语必须翻译出来,1分;句意通顺2分)
附:参考译文
郑遨,字云叟,滑州白马人。唐明宗祖庙名遨,所以世人以其表字相称。郑遨年少时喜好学习,文思敏捷。唐昭宗时,郑遨考进士不中,见天下已乱,有了拂衣遁世的念头,想携妻带子和他一起归隐,他的妻子不同意,郑遨就进少室山当了道士。他的妻子屡次写信劝他回家,郑遨总是将信件扔到火里烧掉,后来听说妻子、儿子去世了,他大哭一声就停止了。郑遨与李振有旧交情,李振后来供职于梁国,地位显贵,想请郑遨到梁国任职,郑遨不予考虑。后来李振获罪向南方逃匿,郑遨步行千里前往探望他,从此以后听说这件事的人更加尊重他的德行。
这以后,郑遨听说华山有五粒松,树脂流入地下,千年以后化为药材,能去掉三尸,于是迁居到华阴,想寻求这种药材。郑遨和道士李道殷、罗隐之交情深厚,世人把他们看作三位高尚脱俗之人。郑遨种田,罗隐之靠买药来自给自足,李道殷有钓鱼之术,只用鱼钩不用鱼饵就能钓起鱼,又能够点石成金,郑遨曾经察验这件事,果真如此,却并不(向李道殷)探求这种道术。节度使刘遂凝多次赠给他贵重的物品,郑遨都不接受。唐明宗时用左拾遗、晋高祖时用谏议大夫的官职征召他,都不出仕,于是赐给他逍遥先生的称号。郑遨天福四年去世,时年七十四岁。
郑遨的节操可谓高尚了,身逢乱世而不被荣名利禄所玷辱,甚至抛妻离子而远离家乡,难道不是与世隔绝并且十分珍爱自身品行的人么?但是郑遨喜好饮酒下棋,经常写诗文散落民间,人们大多将这些诗文誊写在丝绢上,作为珍品互相馈赠,甚至有人将他的容貌描画在屋壁之上,把玩观赏,他的踪迹虽远离红尘但声名越来越大,与乎石门这些人真是不同啊。
与郑遨同时的还有一个叫张荐明的,是燕地人。张荐明年少时凭借儒学修养在河朔一带受到称赞,后来离家作了道士,通晓老子、庄周的学说。高祖召见他,问“道家思想可以用来治国么?”他回答说:“道,涵盖万物奥妙而成就一家之言论,得到它的精华,安居于衽席之上就可以治理好天下。”高祖很尊崇他的话(或:认为他的话很重要),将他请入内殿讲授《道德经》,拜他作老师。张荐明听到宫中报时的鼓声,对高祖说:“陛下听到这鼓声了么?它的声音单一,五音十二律,鼓声不在其中,但是能调和这些声音的却是鼓。一,是万事之本源,能坚守一的人可以治理好天下。”高祖认为这话很正确,赐给他通玄先生的称号,后来没有人知道他是如何终老的。
8.两层(1分),前两联为第一层:诗人到锦里先生家里拜访所见,后两联为第二层:锦里先生居处的环境及他送别诗人。(大意对即可,各2分)
9、①锦里先生是位安贫乐道、热情好客(或真诚热情)、闲适恬淡的隐者(答任何两点得2分)。
②从“未全贫”可看出他家境并不富裕,但他安贫乐道,很满足于这种朴素的田园生活;从“儿童喜”、“鸟雀驯” “相送柴门”等则可看出他诚恳而又热情;居处环境的清幽,也可看出他的闲适恬淡。(3分)
③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喜爱和向往。(1分)
附《南邻》鉴赏:距离浣花草堂不远,有位锦里先生,杜甫称之为“南邻”。
在一个秋天的傍晚,杜甫从他家走出,路上,也许是回家以后,写了这首《南邻》诗。说它是诗吧,却又是画;是用两幅画面组成的一首诗。
前半篇展现出来的是一幅山庄访隐图。到人家作客,这家人家给予杜甫的印象是怎样的呢?诗人首先看到的,主人是位头戴“乌角巾”的山人;进门是个园子,园里种了不少的芋头;栗子也都熟了。说“未全贫”,则这家境况并不富裕。可是从山人和全家的愉快表情中,可以知道他是个安贫乐道之士,很满足于这种朴素的田园生活。说起山人,人们总会连想到隐士的许多怪脾气,但这位山人却不是这样。进了庭院,儿童笑语相迎。原来这家时常有人来往,连孩子们都很好客。阶除上啄食的鸟雀,看人来也不惊飞,因为平时并没有人去惊扰、伤害它们。这气氛是多么和谐、宁静!可见主人耿介而不孤僻,诚恳而又热情。
随着时间的推进,下半篇又换了另一幅江村送别图。“白沙”、“翠竹”,明净无尘,在新月掩映下,意境显得特别清幽。这就是这家人家的外景。因为是“江村”,所以河港纵横,“柴门”外就是一条小河。王嗣奭《杜臆》曰:“‘野航’乃乡村过渡小船,所谓‘一苇杭之’者,故‘恰受两三人’”。杜甫在主人的“相送”下登上了这“野航”;来时,他也是从这儿摆渡的。从“惯看宾客儿童喜”到“相送柴门月色新”,不难想象,主人是殷勤接待,客人是竟日淹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喜爱和向往。中间“具鸡黍”、“话桑麻”这类事情,都略而不写。全诗语言朴实自然,剪裁得当,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恬淡的农家待客图。
10、(1)、阴阳割昏晓 决眦入归鸟
(2)、门庭若市 时时而间进
(3)、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11.(1)(5分)D(3分)、A(2分)、C(1分)。(C、成就的是一个廉洁为官的女婿,B、“像枯木头似的”并非表现其“冷酷”。E、“外衣里边的刻薄”错,应为“冰冷外衣里面的爱”。)
(2)表现了岳忠良的性格特点,喜欢戏剧,且喜欢用戏剧里面的人物来与现实中的人物进行比照。(3分)这样写可以引出下文,为岳忠良以后的行为做铺垫。(3分)新 课 标 第 一 网
(3)岳忠良觉得秦松在刻意掩藏自己真实的“奸诈”的一面,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不够诚实。(3分),岳忠良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提醒监督着秦松(3分)。
(4)(8分)示例:岳忠良没有错,他这样做体现了他的良苦用心,因为他觉得如果没有一个有力的监督,秦松最终会成为一个奸臣,所以他以终其一生的刻薄,来成就一个廉洁的女婿。秦松也没有错,他在岳父的鞭策下,时刻没有忘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最终也成就了自己清官的形象。(言之成理即可。)
12.(1)答B(3分)E (2分)D(1分)(解析:A项,“这体现了她‘专制魔君’的一面”错误,只能说杨荫榆昧于大势,不知权宜变通;C项,“北洋教育部力保杨荫榆”错误,文中说“只好将杨荫榆当成替罪羊,免去她的教职,以息公愤”;D项,还有“英勇抗日的事迹”,
表述不全面。)
(2)①昧于大势,不知权宜变通,没有灵活的办学手法,独开招怨之门;②在对付学生的“驱羊(杨)运动”过程中,不赞成学生上街游行,荒废学业,在处理方法上,引警察入校,使对抗升级;③鲁迅对杨荫榆的打击绝对具有毁灭性质,鲁迅的学生多次在报纸上重提女师大旧事,让杨荫榆在苏州的处境极为狼狈。(每点2分,共6分)
(3)①遇事较真,一点也不通融,给人一种捉摸不透和格格不入的感觉;②到日本军营,递交用日文撰写的抗议书,并当面斥责日本军官纵容部下奸淫掳掠,肆意违反国际公法;③日军想征用杨荫榆的住宅,她不肯屈服,并与对方形成激烈对抗的局面,最终被日军杀害。(每点2分,共6分)
标签:高三语文试题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