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6-03-25
语文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1.D【A.文件夹(jiā) B.脊梁骨jǐ C.反间计jiàn 】
2.C【A伶牙俐齿 B盘根错节 D炫富 谩骂 】
3.C【A按前后句义,“从而”应改为“反而”。 B项“申明”应改为“声明”。D将“曾几何时”错误地理解为“曾经” 、“曾经有一段时间”,望词生义】
4.D(A.结构混乱。应为“必须本着公平均衡的原则”或“必须以公平均衡为原则”。B “代之”后加“以”。C中“减轻”改为“降低”)
5.(1)拷问家长:“在这件悲剧中,作为孩子的监护人,父母怎么能让孩子沦落到蜷缩于垃圾箱里取暖的境地?”(2)拷问学校:“为什么孩子会在垃圾箱里而不是在学校里?”“两个月的辍学,难道学校的老师不知道? (3)拷问社会:“为什么孩子流离失所政府、街道无人问津以致垃圾箱中避寒?”谁来关心外出务工人员孩子的教育、生活问题?
6.(4分)示例:略。写出基本“意境”给2分,运用修辞给1分,语言流畅、优美给1分。
7.(5分)(1)(3分)80后、90后中学生,平均身高、体重都较70后增加了,但身体机能综合素质却下降了。(把握三个“比较”:出生类别、身高体重、机能综合素质。意思相近即可)(2)(2分)生活条件好了(营养好了),但身体锻炼少了。(其它理由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8.C(原文是“当某一作品所包含的信息、所传达的经验具有普适性时,它成为经典的可能性就越大”,选项把成为经典的“可能性”表述为“能否”,即把“可能”说成“能否”的判断。)
9. D(A.参看第二段第一句;B.“最可靠”有误,从第二段后部分看这恰恰是有风险的;C.“革命”在原文中指当代作品如何“适应”“经典标准”)
10.①要选用当代作品;②要用“经典的标准”谨慎地选择当代作品中的优秀者;③要根据教材使用实际情况,及时更换其中不具“经典性”的当代作品。(共3分。较准确答出“要选用”、“用经典标准选择优秀者”、“在实践中检验”中一点意思,得1分)
11.(4分)一是目送儿子渐渐长大的背影,表达出对儿子的牵挂与不舍以及面对儿子的成长难以释怀的落寞;一是目送父亲渐渐老去远离的背影,表达出面对父亲的老去而无法挽留的痛楚。(一点2分,共4分。语意相近即可)
12.(1)“交会”一词写出我对儿子的牵挂与儿子对我的依恋融合在一起的情形(1分),形象表现出母子间无法割舍的深情(1分)。
(2)表面是写车子开走后,街面的空荡无人(1分),实际是抒写我只能目送儿子离开却不能进入儿子内心世界的失落、落寞的心情(1分)。
13.(3分)①任何亲人只能是我们生命中的一个片段;②生命中的有些成长是我们必须独立面对的;③面对生活中种种失去的落寞与痛楚是我们生命的必然;④我们应珍惜属于我们的每一份情缘。(一点2分,共6分;答对三点给满分。语意相近即可)
14.(1)通过环境(景物)描写来烘托人物心情。作者以飘进长廊内的斜风细雨烘托自己内心惨痛别离的情绪;(2)叠词反复,增强了抒情效果。“深深、深深地凝望”作者连用两个“深深”将自己对父亲的难舍和失去父亲的痛心直接抒写出来,这一句深情描写与抒情自然融合到一起,使行文真切动人。(语意相近即可)
15.(3分)答题提示:注意从两、三个不同的角度分析。观点明确且结合文本探究,阐释合理。参考角度:(1)文章的选材;(2)文章的情感;(3)文章所蕴含的哲理;(4)文章的语言;(5)文章的表现手法。答案略
16. B(“道”,方法。)
17. D(A项,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的人。B项,因/凭。C项,对于/向。D项的“而”都是表顺承的连词。)
18. A(文中并没有写到朱筠顶撞刘文正公,只是写到“而金坛于文襄公独善先生奏,与文正固争执”。)
19. 余始识竹君先生/因昌平陈伯思/是时皆年二十馀/相聚慷慨论事/摩厉讲学/其志诚伟矣/岂第欲为文士已哉!(对两处得1分)
20.(1)后来到安徽,遇到皇上下诏搜求散佚的书籍,先生上奏说翰林院著有《永乐大典》。
(2)我偶然来到山中崖谷,便遇见先生题名,是可推想而知的啊。
21.柳堤、竹溪、日影;鸥鹭闲游;农夫渔夫忙活。评分标准:答对一条得1分,满分3分。
22.(1)白描手法。散曲用最直观最简洁的文字描述了堤上溪边的景色,鸥鹭游戏的场景,及农夫渔翁忙活,描绘出一幅悠闲美好的田园生活图景。(2)动静结合。三种景物有静有动,有忙有闲(诗人的杖藜闲步,农夫渔翁的贪营忙活),画中有画,充满了诗情画意。(3)议论作结,与前面的描写相得益彰,表现出作者被眼前美景深深陶醉和由衷的赞美及对闲适生活的热爱。评分标准:答对任意一条2分,满分4分。
23. 子贡认为“文”和“质”一样重要;庄子认为“文”会损害到“质”。评分标准:共2分。答对一点得1分。
24. 我赞同子贡的观点,人有了好的本质,还要注重仪容、举止、礼节等外在的修养。当代人,还是要注重内外兼修,不然纵有满腹才情,也可能会在人际沟通等方面出现问题,很难完全实现人生价值。
或者:我赞同庄子的观点,过多外在的追求使人惑乱纠结,反而妨害内心淳朴。比如一个学生如果过多的注重自己的仪容,就可能会妨害到自身的学习或内心的宁静,影响人生成长。评分标准:共3分。结论1分,理由评析2分。答案要求结合自身或生活。如果有第三种观点,言之成理亦可
25.(1)言之必可行也 无所苟而已矣 (2)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3)响穷彭蠡之滨 声断衡阳之浦(4)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5)怨归去得疾 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
【参考翻译】
朱竹君先生,名筠,大兴人,字美叔,又字竹君,和他的弟弟石君珪,年少时都以会写文章而出名。先生乾隆十九年中进士,授官编修,后升至日讲起居注官,翰林院侍读学士,督管安徽学政,因过降级,又重为编修。
先生起初受到诸城刘文正公赏识,被认为是疏朗俊伟奇特之士。后来到安徽,遇到皇上下诏搜求散佚的书籍,先生上奏说翰林院著有《永乐大典》,里面有很多当世见不着的古书,请成立一个专门机构来搜寻校阅,并且陈述的搜集方法也十分完备。当时刘文正在军机处,却不高兴,认为不是紧要的政事而徒增烦恼,打算建议让这事停下来,而唯独金坛文襄公认为先生的奏议很好,跟刘文正坚决争执,最终采用先生的意见上奏给了皇上,四库全书馆从此启动了。先生进入京城,住在馆中,纂修《日下旧闻》。不久,文正去世,文襄任四库馆事务总裁,特别看重先生。先生却不去拜访,还不时因主持馆中事跟他的意见抵触,文襄感到十分遗憾。一天见到皇上,谈及先生,皇上便称许朱筠学问文章远超别人,文襄默然不能发话,先生因此而安然无事。其后督理福建学政,过了一年,皇上派他弟弟珪接替他,回来几个月,就去世了。
先生为人,在家与兄弟友善,而在外喜好交游。称赞别人的好处,唯恐没有说到极致;若有过错,就总是掩饰。后进之士多因他的称许而得名。先生房中从早到晚不曾没有客人,整日整夜跟客人饮酒谈笑,博学强记却不衰减,还时常在这期间写文章。他的文章才气新奇豪放,对于义理、事务、情态,无不具备,想要说的话无不穷尽,尤其喜爱小学(文字音韵训诂之学),当学政时,遇到贤能的生员,跟他们说话谈论就好像同辈人一样,劝别人为学要先从识字开始,语意诚恳殷勤,离去之后人们都爱戴思念他。他想要写的书都没有写成,有诗文集合若干卷。
姚鼐说:我开始认识竹君先生,是靠了昌平陈伯思的关系。当时都二十几岁,聚在一起慷慨激扬纵论时事,相互磨练探讨学问,志向实在伟大啊,哪里只是要作一个文人学士而已呢!先生与伯思,都是卓越人才而沉溺饮酒。伯思中年因酒致病,不能完全发挥他的才华。先生以文章名扬海内,豪放俊逸超过伯思,而伯思持论稍微中和一些。先生晚年,来访宾客更为繁盛,入了他门的,都跟他密切交往,这样也就很劳累了。我回到南方这几年,听说伯思也衰老病重了,而先生去世时年纪才过五十,令人痛惜啊!他在安徽、福建任上时,常常带领宾客饮酒赋诗,游玩山水,幽深险要处都到过。我间或来到山中崖谷,便遇见先生题名,是可推想而知的啊。
高中是人生中的关键阶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的3月高三语文联考试题,希望大家喜欢。
相关推荐:
标签:高三语文试题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