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三 > 高三语文 > 高三语文试题

高三语文必修五第一单元质量检测(含答案)

编辑:sx_gaohm

2016-10-19

如果说数学是各门学科的基础,那么语文就是这个基础的基础。以下是精品学习网为大家整理的高三语文必修五第一单元质量检测,希望可以解决您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加油,精品学习网一直陪伴您。

一、基础知识(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殷代(yīn)  抱厦(shà)

墁地(màn)  果脯(fǔ)

B.颤抖(zhàn)  颤栗(chàn)

靓妆(jìnɡ)  靓女(liànɡ)

C.阽危(diàn)  玷辱(diàn)

胡诌(zhōu)  谄谀(chǎn)

D.穹宇(qiónɡ)  瞠目(chēnɡ)

觊觎(yú)  相觑(qù)

答案 B

解析 B项“颤抖”的“颤”读chàn,“颤栗”的“颤”读zhà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如鸟兽散 回廊抱厦 额枋梁架 暄宾夺主

B.宫殿庙宇 直言不违 和颜悦色 随声附和

C.砖石墁地 繁文缛节 高潮迭起 叠床架屋

D.招摇装骗 梳妆打扮 世外桃源 桃园结义

答案 C

解析 A项“暄宾夺主”应为“喧宾夺主”,B项“直言不违”应为“直言不讳”,D项“招摇装骗”应为“招摇撞骗”。

3.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随着汽车消费的升温,交通事故也越来越多,驾驶员更应提高警惕,防止生命财产不受损失。

B.能否解决腐败问题、控制人口增长、保持经济平稳增长,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

C.韩朝离散家属见面会在金刚山地区举行,这些家属互相倾诉半个多世纪以来积攒的亲情和思念。

D.对于谷歌中国事件,盖茨认为互联网如果若要在某一个国家经营业务,就必须遵守这个国家的法律。

答案 C

解析 A项“防止生命财产不受损失”搭配不当;B项前后表述对应不一致;D项成分赘余,“如果”或“若”删除一个。

4.把下面的语句重新排序后填在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清乾隆御制“水波云龙”宝座体量硕大,由上乘的紫檀木材雕刻而成,________,高浮雕龙首纹饰与环绕椅身的蝠龙神兽纹饰完美搭配,令人叹为观止。

①刀法娴熟 ②平滑紧密 ③细啄的座腿雕满龙纹

④宽阔的座面 ⑤而所雕的五个“水波云龙”图纹样显得威严万丈 ⑥光泽深邃古朴

A.③⑤②④①⑥B.④②⑥③①⑤

C.③①⑤④②⑥D.④②①③⑤⑥

答案 B

解析 这段文字按照逻辑顺序先写座面,后写座腿。而空后所述的内容以雕饰的花纹作结,所以阐述雕刻技法及纹饰的句子应该放后面。

二、文本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这种“文法”有一定的拘束性,但同时也有极大的运用的灵活性,能有多样性的表现。也如同做文章一样,在文法的拘束性之下,仍可以有许多体裁,有多样性的创作,如文章之有诗、词、歌、赋、论著、散文、小说,等等。建筑的“文章”也可因不同的命题,有“大文章”或“小品”。大文章如宫殿、庙宇等等;“小品”如山亭、水榭、一轩、一楼。文字上有一面横额,一副对子,纯粹作点缀装饰用的。建筑也有类似的东西,如在路的尽头的一座影壁,或横跨街中心的几座牌楼等等。它们之所以都是中国建筑,具有共同的中国建筑的特性和特色,就是因为它们都用中国建筑的“词汇”,遵循着中国建筑的“文法”所组织起来的。运用这“文法”的规则,为了不同的需要,可以用极不相同的“词汇”构成极不相同的体形,表达极不相同的情感,解决极不相同的问题,创造极不相同的类型。

这种“词汇”和“文法”到底是什么呢?归根说来,它们是从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在长期建筑活动的实践中所累积的经验中提炼出来的,经过千百年的考验,而普遍地受到承认而遵守的规则和惯例。它是智慧的结晶,是劳动和创造成果的总结。它不是一人一时的创作,它是整个民族和地方的物质和精神条件下的产物。

5.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建筑必须遵循其“文法”,但又可以灵活地运用“文法”,从而有独特、新颖的创造。

解析 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格,结合整段文意,得出结论:中国建筑的“词汇”,要遵循中国建筑的“文法”。

6.灵活地运用中国建筑的“文法”会取得什么样的效果?(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可以表达极不相同的情感,解决极不相同的问题,创造极不相同的类型。

解析 根据文中用文学体裁与中国建筑的比喻含义作答。

7.这两段文字运用了大量的比喻,谈谈其表达效果。(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大量比喻的运用使语言生动形象,概念易于理解。

解析 从文章表达效果看比喻修辞的作用。

8.概括文段中“词汇”和“文法”的内涵。(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指劳动人民在长期建筑实践经验中提炼出来的普遍受到承认而遵守的规则和惯例。

解析 第二段文字中概括语句“这种‘词汇’和‘文法’到底是什么呢?归根说来,它们是……”就回答了所给问题。

三、类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

建筑的阅读(节录)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