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xingt
2013-04-03
【摘要】高中政治阶段正是整个学习生涯中的紧张时刻,复习,做题也随之更加繁多。高三政治教案栏目小编为您编辑了大量资源,此文:“高三政治教案:文化传承与创新复习学案”希望能给您带来帮助。
本文题目:高三政治教案:文化传承与创新复习学案
一、考点整合:
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一)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1、文化多样性表现:(1)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2)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2、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3、尊重文化多样性:(1)正确态度:(2)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原因:(3)应遵循的原则P33
例1: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是一个多种文化共存的星球,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多种多样的民族文化并存共生,能够( )①促使不同民族之间取长补短,相互借鉴 ②促进各民族文化的发展 ③推动世界文明不断进步 ④实现各民族文化走向统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二)文化传播
1、文化传播的含义
2、文化传播的途径(方式):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等
3、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大众传媒:标志、形式、地位)
4、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P36框内)
5、文化交流的要求: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6、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考纲要求):A、有利于促进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B、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交融,推动各国政治经济关系的发展。
2004年是中法建交40周年,中法两国元首互访并互办文化年。回答例2~3题。
例2.中法两国互办文化年,发展文化交流的事实表明( )
A.各民族文化之间差异在缩小 B.两国政府和人民的价值观趋同
C.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 D.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能够互相借鉴,互利双赢
例3.中法文化交流应提倡“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说明( )
A.认同本民族文化就是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B.消除各民族间的文化差异是文化交流的终极目标
C.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D.发展民族间文化交流的目的是为了建立“大同社会”
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一)传统文化的继承
1、 传统文化的含义(不用背)
2、传统文化继承性的表现(共四点):传统习俗(基本形式之一)、传统建筑(凝固的艺术)、传统文艺(民族精神的火炬)、传统思想(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3、特点:(1)相对稳定性 (2)鲜明的民族性┅┅精神纽带
4、传统文化的作用(双重性):如果能┅┅积极作用; 如果┅┅阻碍┅┅。
5、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二)文化在继承中发展P43
1、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
(1)关系:①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②继承和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③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2)要求: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2、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A、社会制度的更替 B、科学技术的进步C、思想运动的先导;D、教育
例1.长期以来,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强大的综合国力,先进的科技手段和发达的文化传播手段,大肆鼓吹其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对发展中国家的民族传统文化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世界正在走向一体化,文化间的冲突必然会导致民族文化的消失 ②既要开展不同文化间的交流,更要继承和发扬我国民族传统文化 ③对外开放的同时,还要坚决抵御国外敌对势力对我国的文化侵略 ④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文化,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文化的发展往往受多种因素影响,而传统文化一经产生对社会影响久远。回答3-5题。
例2.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对我国古代文化的繁荣昌盛做出了重要贡献。从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到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等都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百家争鸣”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集中反映了( )
A.社会制度的更替影响文化发展 B.科学技术推动文化发展 C.思想运动促进文化发展 D.教育活动影响文化传承
例3.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气概,曾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安身立命,修身齐家立国平天下。而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对我们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富有启迪。这说明( )①传统文化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②先进的现代文化与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③弘扬传统文化就能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④我们要善于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例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于荀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思想(意为人如果掌握自然规律,就能够使天地万物为人服务),不正确的态度和做法是( )
A.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B.有所淘汰,有所发扬 C.批判继承,与时俱进 D.兼收并蓄,统统拿来
第五课 文化创新
(一)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
标签:高三政治教案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