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三 > 高三政治 > 高三政治试题

2014年高考文科综合模拟试题(附答案)

编辑:

2014-03-03

材料二: 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人能近代化吗?能赶上西洋人吗?能利用科学和机械吗?能废除我们家族和家乡观念而组织一个近代的民族国家吗?能的话我们民族的前途是光明的;不能的话,我们这个民族是没有前途的。因为在世界上,一切的国家能接受近代文化者必致富强,不能者必遭惨败,毫无例外。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1913—1937年苏联工业生产总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的排名

1913年  1928年      1932年①        1937年

世界  世界  世界  欧洲  世界  欧洲

工业生产总值  5     5 3 2  2 1

机器制造业  4 4 2  1 2  1

电力 15  10 7  4 3  2

煤炭 6  6 4 3 4 3

钢 5 5 5 4 3  2

注:①与资本主义各国在1929年的生成规模比较。

—引自《苏联国民经济建设计划文件汇编》

材料四 西方现代化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其优势与弊端都已经十分清楚。二战后人们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修正的方向是企图“超越”民族国家,但并不是消灭民族国家,而是在民族国家之上和之下的层面上对它进行“越位”,从而对它的主心骨——国家主权实行分解。

——钱乘旦《不平衡发展:20世纪历史与现代化》

材料一认为“‘双元革命’不仅仅是‘现代经济’的胜利或‘现代国家’的胜利,而且是世界上某个特定地域(欧洲部分地区和北美少数地方)内的经济和国家的巨大胜利”,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近代前期,先进中国人是如何“利用科学和机械的”?又是如何去“组织近代民族国家”的?(6分)

分析上表,指出1928年后苏联(俄国)工业总产值及重要工业品在世界的排名变化情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6分)

依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是如何对自身进行“修补”的?   “修正民族国家”在西欧有何具体体现?各自成效如何?(7分)

4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中国现代国学大师胡适先生在1926年写的文章《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中指出:

东方的文明的最大特色是知足;西洋的近代文明的最大特色是不知足。

知足的东方人自安于简陋的生活,故不求物质享受的提高;自安于愚昧,自安于“不识不知”,故不注意真理的发现与技艺器械的发明;自安于现成的环境与命运,故不想征服自然,只求乐天安命,不想改革制度,只图安分守己,不想革命,只做顺民。这样受物质环境的拘束与支配, 不能跳出来,不能运用人的心思智力来改造环境改良现状的文明,是懒惰不长进的民族的文明,是真正唯物的文明。这种文明只可以遏抑而决不能满足人类精神上的要求。

西方人大不然。他们说“不知足是神圣的”。(Divine Discontent)物质上的不知足产生了今日钢铁世界,蒸汽机世界,电力世界。理智上的不知足产生了今日的科学世界。社会政治制度上的不知足产生了今日的民权世界,自由政体,男女平权的社会,劳王神圣的喊声,社会主义的运动。神圣的不知足是一切革新一切进化的动力。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胡适先生对东西方文明的观点。

(要求:对该观点赞成或反对,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请考生在第42、43、44三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42.(10分)旅游地理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京什刹海景区景色优美,有恭王府、宋庆龄故居、郭沫若纪念馆,周边地区拥有整片保存较为完整的胡同和四合院,保留着许多富有老北京特色的民俗活动和京城传统的各色小吃,是北京著名的民俗旅游风景区。

(1)说出该景区旅游资源的突出价值。(4分)

(2)简析旅游开发对当地社会文化的积极影响。(6分)

43.(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2年进入11月以后,内蒙古自治区多次出现降雪天气,大部地区降雪量均达历史极值,形成“坐冬雪”(冬天的第一场较大降雪,雪后气温骤降,积雪长期不融化,俗称为“坐冬雪”),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雪灾。读“内蒙古自治区2012年11月下旬雪灾等级图”(图13),完成下列问题。

(1)描述内蒙古自治区雪灾的空间分布特点,并简析雪灾形成的自然原因。(6分)

(2)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重要的畜牧基地,当地应采取什么防御措施减轻雪灾的危害?(4分)

44.(10分)环境保护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废水,不加处理,任意排放。常造成严重的水质污染,从而破坏水体环境。图14是黄河中游某支流一水文站流量和污染程度的实测结果。

(1)据图说出河流流量与河水污染程度的关系。(4分)

(2)分析该现象形成的原因。(6分)

请考生在第45、46、47、48四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居今日之中国,而与人言妇学,闻者必曰,天下之事其更急于是者,不知凡几,百举未兴。而汲汲论此,此非知本之言也。然吾推及天下积弱之本,则必自妇人不学始……故妇学实天下存亡强弱之大原也。

—— 梁启超《变法通议·论女学》

材料二:上可相夫,下可教子,近可宜家,远可善种。妇道既昌,千室良善,岂不然哉?岂不然哉?                    —— 梁启超《倡设女学堂启》

材料三:女权运动,无论为求学运动,为竞业运动,为参政运动, ……归根结底一句:无论何种运动,都要多培实力,少作空谭。女权运动的真意义,是要女子有痛切的自觉,从知识能力上力争上游,务求与男子立于同等地位。这一着办得到,那么,竞业参政,都不成问题;办不到,任你搅得海沸尘飞,都是废话。

——梁启超《人权与女权》

材料四:故治天下之大本二 :曰正人心,广人才。而二者之本,必自蒙养始。蒙养之本,必自母教始。母教之本,必自妇学始。……是故女学最盛者,其国最强,不战而屈人之兵,美是也。女学次盛者,其国次强,英、法、德、日本是也。女学衰,母教失,无业众,智民少,国之所存者幸矣,印度、波斯、土耳其是也。                                                            —— 梁启超《变法通议·论女学》

(1)材料一中梁启超提出了什么观点?据材料二、三、四回答他提出此观点的理由。(7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梁启超这一主张提出的时代背景及其历史影响。(8分)

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以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我不同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愿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伏尔泰语录》

材料二: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少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机制,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互相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材料三:人人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而不论其出身。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中应有“共同意志”,人人遵守。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包括立法、司法、守法、受法律保护各受法律制裁各方面的平等。政府官员只是人民委派的工作人员,不享有主权。随着政府职位诱惑力的加大,人民应采取更有力的监督手段。人们在行使自由权时,绝不允许损害他人的自由,否则他自身也就不自由了。这时,共同意志就要通过法律手段制裁他,“强迫他自由”。

—— 卢梭《社会契约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的内容,指出材料分别体现了哪些进步思想?(3分)

(2)材料二的核心观点是什么?(2分)有何进步意义?(4分)

(3)依据材料三,在国家学说、人权学说、法治学说诸方面,卢梭分别提出了什么主张?(6分)

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我也希望向全世界说明,美国在这个新的极权主义的挑战面前所持的立场。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会与美国的安全有关。

——《杜鲁门回忆录》

材料二  我们必须记得,世界历史上享有相当长期和平的惟一时期,是势力均衡存在的时期。在某一国家与其潜伏竞争者相继强大时,就会出现战争的危险。因此我相信美国要维持强势的世界。如果我们有强大、健康的美国、欧洲、苏联、中国和日本,各自制衡,不要相互抵制,甚至能够均衡,我相信世界将更美好、更安全。

——尼克松在1972年1月3日出版的《时代周刊》专访中的讲话

材料三  在冷战结束的初期,多极化曾表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事实上从90年代中期以来,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出现了一些反转,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世界上实力最强大的美国与其他多数世界主要力量的差距被拉大,而且越来越奉行更倾向于单边主义的政策,甚至一些美国人认为现在是一个单极世界。

——倪峰《关于多极化的一些思考》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美国当时外交政策的核心,简析该政策对当时世界格局的影响。(4分)

(2)据材料二,指出尼克松时代世界格局出现的新变化。与材料一相比,两者的外交政策有何异同? (4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冷战结束初期多极化“较好的发展势头”的表现,并分析90年代以来“美国与其他多数世界主要力量的差距被拉大”的原因。(7分)

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从顺治至康熙初年,黄宗羲对清统治者怀着强烈的民族仇恨,不仅在行动上进行武装反抗,而且在《留书》、《明夷待访录》等著作中还进行激烈的批判。

康熙十七年(1678),清廷议修《明史》,特开“博学鸿儒科”,以延揽人才。叶方蔼向康熙帝推荐黄宗羲。黄宗羲的弟子陈锡嘏当时在北京任职,代为力辞。黄宗羲闻知后即致书陈锡嘏表示感谢,说如果让他“待诏金马”,无异于“断送老头皮也”。

康熙十九年,黄宗羲年已七十一岁,徐元文(顺治十六年状元,官至户部尚书)在康熙帝面前举荐黄宗羲参与修史,康熙帝下旨浙江督抚“以礼敦请”,黄宗羲仍然托病力辞,却派遣自己的儿子黄百家到徐元文主持的明史馆去修史了。

康熙二十六年,黄宗羲在写给徐乾学(康熙九年探花,官至刑部尚书)的一封信中写道:今圣主特召,入参密务,古今儒者遭遇之隆,盖未有两。五百年名世,于今见之……

从中国历史的发展来看,何尝不可以称道梨洲的现实主义态度呢!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从顺治至康熙年间,黄宗羲对清廷的态度逐步发生了什么变化?(6分)

(2)根据材料分析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从中国历史的发展来看”,黄宗羲对清廷态度的变化有什么现实意义?(9分)

参考答案

1--5CBDAD          6--10 ADACA              11--15 BDAAB            16--20DCADD

21--25 ACABD            26--30 BDDCD            31--35DDCAD

36.(22分)(1)支持生态灾难说。(2分)理由:随人口快速的增长,人地矛盾日益加剧;(2分)种植业对耕地的需求和制陶业、青铜冶炼业对木本燃料的需求,造成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湿地萎缩、荒漠化进程加快,区域环境恶化,环境容量急剧减小。(2分)

或支持自然灾害说。(2分)理由:该地位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可能曾发生特大地震;(2分)该区域地势低平,水土流失导致的河湖淤积,排水能力差,因靠近热带季风气候区,若河流上游及中游地区连降暴雨,很可能曾发生特大洪涝灾害。(2分)

(2)棉花原料就近供应充足;(2分)棉花种植和棉纺历史悠久,经验丰富;(2分)棉花原料优质、棉纺技术先进;(2分)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2分)海运便捷,国际市场广阔。(2分)

(3)有利:①加快产业结构调整;②促进工业发展和城镇化的进程;③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经济水平;(任答其中2点,4分)不利:可能加重环境污染程度。(2分)(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37.(24分)(1)煤炭资源丰富;(2分)水源比较充足;(2分)交通(铁路、公路)便利;(2分)政策支持;(2分)市场广阔。(2分)

(2)风能。(2分)原因:距离冬季风源地近;地势起伏小;多草原,无高大植被阻挡。(2分);太阳能。(2分)降水少,晴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2分)

(3)具有调节作用。(2分)湖水水位高,湖泊向北流注入额尔古纳河;(2分)河流水位高,额尔古纳河倒灌回流呼伦湖。(2分)

38.

(2)中国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2分)伟大的中国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是团结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实现民族复兴的精神支柱。(3分)弘扬中国精神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有利于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有利于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从而有利于实现中国梦。(3分)中国精神能够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将中国梦变成现实.(2分)

(3)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中国梦要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才能变成现实。(4分)

42.(10分)(1)①美学价值;②历史文化价值;③经济价值(答出任意两点得4分)

(2)①有助于中华文化的交流与传承,促进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2分);②促进历史文物古迹的保护及民族传统文化发展(2分);③增加就业机会,(2分);④促进基础设施的建设(答对其中三点即可,每点2分,共6分。)

43.(10分)(1)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中东部(或东部)地区。(2分)原因:中东部水汽充足,降雪次数多、降雪量大;(2分)冷空气或寒潮必经之地,冬季风势力强,气温低。(2分)。

(2)①加强雪灾的监测与预报;②做好防寒保温暖工作,加固栏舍和养殖大棚,防止倒塌造成牲畜伤亡;③保证饲料和燃料的供应;④冬季减少牲畜存栏量;⑤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牧民的防灾意识。(每点2分,任答2点得4分)

44.(10分)(1)河流流量越大,污染程度越轻;河流流量越小,污染程度越重。(或河流流量与污染程度呈负相关)(4分)。

(2)黄河中游地区受气候的影响,降水较少且集中在夏秋季节(2分);当河流年径流量较小时,水体的污染净化能力较小(2分),反之相反。黄河径流的季节变化较大,故枯水期污染严重,而洪水期污染较轻。(2分)

45.(15分)

47.(15分)

(1)核心:遏制共产主义(苏联);谋求世界霸权。(2分)

影响:两极格局(冷战格局)的出现。(2分)

(2)变化:出现了多极化趋势。(1分)

相同:维护美国霸权,维护国家利益。(1分)

不同:杜鲁门——遏制;尼克松——制衡(均衡)。(2分)

(3)表现:欧盟成立;中国的崛起;日本谋求政治大国。(3分)

原因:美国经济快速增长,综合国力的增强;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任答2点,共4分)

经过精心的整理,有关2014年高考文科综合模拟试题的内容已经呈现给大家,祝大家学习愉快!

相关推荐:

2014年高三政治上册期末试卷题集

高三上学期政治期末考试试卷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