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5-12-16
读我国某山地垂直自然带示意图,完成8~9题。
8.图中①②③代表的自然带依次是( )
A.针叶林带、高山灌木林带、积雪冰川带
B.针叶林带、积雪冰川带、高山灌木林带
C.高山灌木林带、针叶林带、积雪冰川带
D.积雪冰川带、高山灌木林带、针叶林带
9.该山南坡比北坡垂直自然带显著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南坡( )
①纬度低 ②相对高度大 ③向阳坡 ④迎风坡
A.③④ B.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第8题,按照垂直自然带谱,针阔混交林带上面应为针叶林带,再向上是高山灌木林带,高寒荒漠带上面为冰川带,故选A。第9题,由图中山地海拔和山的南北两坡海拔高度,可知该山为喜马拉雅山,降水差别也大,并且相对高度也大,因此,南坡垂直自然带显著。
【答案】 8.A 9.D
读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10~12题。
10.造成图中7、8、9自然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热量 B.水分
C.地形 D.洋流
11.下列地区中,其自然带与图中3自然带相一致的是( )
A.江南丘陵 B.伊朗高原
C.巴西高原 D.撒哈拉沙漠
12.关于图中9自然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大陆东西两岸气候类型相同
B.大陆东西两岸植被类型相同
C.各处均为常绿阔叶林
D.大陆西岸植被叶质较厚
【解析】 第10题,自然带7、8、9从内陆向沿海更替,符合经度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导致其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水分条件。第11题,自然带3为热带草原带,巴西高原的自然带与其相一致。第12题,自然带9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在大陆东西两岸均有分布,对应两种气候类型,即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
【答案】 10.B 11.C 12.B
二、综合题
13.大约在4000万年前,青藏高原从海底开始隆起。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缓慢抬升,今天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已高达4500多米,形成独特的自然景观。其要素如图所示。阅读并分析以下联系框图,完成下列问题。
(1)按相互关系将下列字母填在框图相应的位置上。
①太阳辐射强 ②气温低 ③空气稀薄
(2)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在青藏高原地区,“牵一发”指的是什么?
(3)据图简述青藏高原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
【解析】 第(1)题,依据结构图中的因果关系:地势高→气温低→多冰川、冻土;地势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第(2)题,地理环境各要素发展演化具有整体性。“牵一发”指的是其动力来源。第(3)题,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应从各要素的变化分别叙述。
【答案】 (1)自上而下分别是②③①。
(2)地壳隆起,海拔不断升高。
(3)随着印度洋板块北移,青藏高原地壳不断隆起,海拔不断升高(地势高),气候逐步寒冷、干燥,终年气温低,多冰川;土壤贫瘠,多冻土;植被为高寒草甸草原;以食草、抵御寒冷能力强的动物为主,如牦牛。
14.我国国土广大,地理环境各地差异显著,地理环境的各种地域分异规律在我国表现明显。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我国部分区域图。
材料二 我国部分山地自然带及植被分布示意图。
(1)若材料二中各山地分别属于材料一图中的四座山脉,那么①可能属________山脉;②可能属________山脉;③可能属________山脉;④可能属________山脉。(填字母)
(2)①山地中M处植被可能是 ( )
A.常绿阔叶林 B.高山草原
C.针阔混交林 D.落叶阔叶林
(3)①山地中南坡的森林植被比北坡分布广泛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①~④图中森林分布状况与此原因相同的还有________________。
(4)②山地南北坡基带存在差异,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②→④→①基带存在明显差异,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三地基带变化体现了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
(6)④→①→③基带也有区别,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三地基带变化体现了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
【解析】 第(1)题,根据各山地自然带基带判断所属山脉。第(2)题,①是阴山,基带为温带草原带,M带之上为针叶林,故M带应为针阔叶混交林。第(3)题,①、③、④两侧自然带分布不同主要都与降水因素有关。第(4)题,②是秦岭,南北两侧的气候区不同,故南北坡基带不同。第(5)、(6)题,由于基带为当地自然带,故②→④→①基带变化体现了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④→①→③基带变化体现了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答案】 (1) B D A C
(2)C
(3)南坡降水丰富 ③④
(4)南北坡基带所处气候类型不同(南北坡基带热量条件不同)
(5)热量 纬度地带性
(6)水分 经度地带性
最后,希望精品小编整理的高一地理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练习题对您有所帮助,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相关推荐:
标签:高一地理同步练习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