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一 > 高一化学 > 高一化学寒假作业

高一年级上学期寒假作业试题(含答案)

编辑:

2016-02-02

12.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溶液反应:Ba2++SO2-4===BaSO4↓

B.向Ca(ClO)2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ClO-+H2O+CO2===HClO+CO2-3

C.向氯化铝溶液中通入过量氨气:Al3++4OH-===AlO-2+2H2O

D.过氧化钠与冷水反应:2Na2O2+2H2O===4Na++4OH-+O2↑

解析 A项,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H++SO2-4+Ba2++2OH-===BaSO4↓+2H2O,错误;B项,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O2+ClO-+H2O===HClO+HCO-3;C项,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NH3+3H2O===Al(OH)3↓+3NH+4;D项正确。

答案 D

13.类推思维是化学解题中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下列有关离子方程式的类推正确的是(  )

选项 已知 类推

A 将Fe加入CuSO4溶液中:Fe+Cu2+===Cu+Fe2+ 将Na加入到CuSO4溶液中:2Na+Cu2+===Cu+2Na+

B 向稀硫酸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至中性:H++OH-===H2O 向H2SO4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至中性:H++OH-===H2O

C 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Al3++4OH-===AlO-2+2H2O

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足量氨水:Al3++4NH3•H2O===AlO-2+2H2O+4NH+4

D 向Ca(OH)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CO2+OH-===HCO-3

向Ca(OH)2溶液中通入过量SO2:SO2+OH-===HSO-3

解析 Na加入到CuSO4溶液中,Na先与H2O反应生成NaOH,NaOH与CuSO4反应生成Cu(OH)2,A项错误;H2SO4与Ba(OH)2反应还有BaSO4沉淀生成,离子方程式为2H++SO2-4+Ba2++2OH-===BaSO4↓+2H2O,B项错误;Al(OH)3不能溶于NH3•H2O,AlCl3与足量NH3•H2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NH3•H2O===Al(OH)3↓+3NH+4,C项错误;D项正确。

答案 D

14.对下列实验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解析 浓硫酸使蓝色CuSO4•5H2O(胆矾)变为白色CuSO4,是利用了浓硫酸的吸水性,A项错误。

答案 A

15.电子工业中常用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板,欲从腐蚀后的废液中回收Cu及制取纯净的FeCl3溶液,需要下列试剂:①蒸馏水 ②铁粉 ③浓H2SO4 ④盐酸 ⑤烧碱 ⑥浓氨水 ⑦Cl2中的(  )

A.②④⑦   B.①③④

C.②④⑥   D.④⑥⑦

解析 用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板发生的反应为:2FeCl3+Cu===2FeCl2+CuCl2,废液中含有Fe3+、Fe2+、Cu2+和Cl-。先加Fe粉,Fe+2FeCl3===3FeCl2,Fe+CuCl2===FeCl2+Cu,过量的Fe粉再和盐酸反应生成FeCl2,过滤回收Cu,滤液再通入Cl2,2FeCl2+Cl2===2FeCl3。

答案 A

16.下列实验现象和结论相符的是(  )

选项 操作及现象 结论

A 某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 溶液中一定含有CO2-3

B 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银,产生白色沉淀 溶液中一定含有Cl-

C 用洁净铂丝蘸取某溶液在火焰上灼烧,火焰呈黄色 溶液中有Na+,无K+

D 向某溶液中先加几滴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氯水,溶液变红 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解析 溶液中含有HCO-3也具有相同的现象,A项错误;加入AgNO3能产生白色沉淀的溶液中可能含Cl-、CO2-3、SO2-4等,B项错误;火焰颜色为黄色,溶液中肯定有Na+,可能有K+,C项错误;D项正确。

答案 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道题,共52分)

17.(8分)图Ⅰ是实验室中常用于制备和干燥气体的装置:

(1)甲同学用图Ⅰ装置、铜和浓硝酸制备并收集干燥的NO2气体:

①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收集NO2气体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用图Ⅰ装置制取NH3和O2的混合气体,用图Ⅱ装置验证氨的某些性质:

往A中加入浓氨水,B中加入Na2O2固体,C中加入碱石灰,D内放置催化剂(铂石棉),按气流方向a→b→c→h连接各仪器:

①实验中观察到D内有红棕色气体出现,证明氨气具有________(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②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为防止NO2污染环境,E装置中装的试剂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NO2气体能与水反应,密度比空气大,故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NO2。

(2)浓氨水与Na2O2固体相遇时,首先发生反应2Na2O2+2H2O===4NaOH+O2↑,由于反应放热和生成了NaOH,促进了氨气的逸出,可制得氨气和氧气;氨气在铂的催化作用下被氧化为NO,继而被氧化为NO2,表现了氨气的还原性;可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NO2气体。

答案 (1)①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②向上排空气法

(2)①还原性 ②4NH3+5O2=====催化剂△4NO+6H2O 2NO+O2===2NO2 ③NaOH溶液

18.(12分)实验室用固体Na2CO3配制100 mL 0.2 mol•L-1的Na2CO3溶液,试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实施配制,除天平、胶头滴管、________mL容量瓶外,还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

(2)容量瓶上除有刻度线外还应标有________和________,在使用前必须检查容量瓶是否完好以及________(填容量瓶的受检部位)处是否漏水。

(3)配制完毕后,教师指出有四位同学进行了下列某一项错误操作,你认为这四项错误操作中会导致所得溶液浓度偏高的是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

B.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

C.将溶解冷却的溶液直接转入容量瓶后马上进行定容操作

D.定容后,把容量瓶倒置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便补充几滴水至刻度线

(4)通过计算得出可用托盘天平称取Na2CO3固体________g。若用4 mol•L-1的Na2CO3浓溶液配制100 mL 0.2 mol•L-1的稀溶液,应用量筒量取________mL该浓溶液。

解析 (1)因配制100 mL溶液,故应用100 mL容量瓶,还要用到的仪器是烧杯和玻璃棒。

(2)容量瓶上标有容量瓶的规格、温度,在使用前必须检查容量瓶的瓶塞处是否漏水。

(3)A操作向容量瓶中注入的蒸馏水偏多,所得溶液浓度偏低;B操作向容量瓶中注入的蒸馏水偏少,所得溶液浓度偏高;C操作中未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及玻璃棒,将洗涤液都注入容量瓶,故损失溶质,所得溶液浓度偏低;D操作中再补充水使溶液浓度偏低。

(4)m(Na2CO3)=0.2 mol•L-1×0.1 L×106 g•mol-1=2.1 g;

V(浓)=0.2 mol•L-1×100 mL4 mol•L-1=5.0 mL。

答案 (1)100 烧杯、玻璃棒

(2)规格 温度 瓶塞

(3)B

(4)2.1 5.0

19.(12分)A、E为中学化学中常见元素的某单质,B、C为其化合物,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1)若C溶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且能产生气体,回答下列问题。

第一种情况:若A物质的焰色反应呈黄色,则A的化学式________;写出C溶于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种情况:若A是空气中的主要成分之一,则B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C溶于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C溶于水发生化合反应生成酸D,回答下列问题。

第一种情况:若D为强酸,则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第二种情况:若D为弱酸,则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解析 (1)A是单质,其焰色反应为黄色,则A为Na,Na被O2氧化生成Na2O,Na2O又被O2氧化(加热)生成Na2O2;若A是空气中的主要成分,则A是N2,在放电条件下N2与O2反应生成NO,NO被O2氧化生成NO2。

(2)根据题意可知,第一种情况A为S,S在O2中燃烧生成SO2,在一定条件下SO2与O2反应生成SO3,SO3与H2O反应生成H2SO4(强酸);第二种情况A为C,C在O2中不充分燃烧(O2不足)生成CO,CO在O2中燃烧生成CO2,CO2与H2O反应生成H2CO3(弱酸)。

答案 (1)Na 2Na2O2+2H2O===4NaOH+O2↑

NO 3NO2+H2O===2HNO3+NO

(2)S SO2 SO3 C CO CO2

20.(12分)某化学兴趣小组探究铜与浓H2SO4的反应,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有关实验。

甲小组取a g铜片和一定量的浓H2SO4放入试管中加热,直至反应结束后,最后发现试管中还有一定量的H2SO4和Cu剩余。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装置A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集气瓶B中的气体集满后,A中继续产生气体,则装置C中有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有一定量的余酸却未能使Cu完全溶解,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组同学认为:实验装置C有可能造成环境污染,乙组学生设计了最简单方法给予解决:在C中的试管口塞上一团沾有________溶液的棉花。

(5)为了证明反应结束后A装置的试管中的确有剩余的稀H2SO4,可选择的试剂是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Fe粉   B.酚酞试液

C.BaCl2溶液   D.NaNO3溶液

解析 Cu与浓H2SO4反应产生的SO2可使品红溶液褪色;随着反应的进行,浓H2SO4浓度逐渐变稀,稀H2SO4不能与Cu反应;用碱性溶液吸收SO2;欲检验有剩余的稀H2SO4,不能用BaCl2溶液,因为Cu与浓H2SO4反应时生成了CuSO4,Ba2++SO2-4===BaSO4↓,也不能用酚酞试液(无明显变化现象),应该用Fe粉(产生H2)或NaNO3溶液(提供NO-3),稀H2SO4提供H+,即稀HNO3与Cu(剩余的Cu)反应,产生NO气体。

答案 (1)Cu+2H2SO4(浓)=====△CuSO4+SO2↑+2H2O

(2)品红溶液褪色

(3)稀H2SO4不能与Cu反应

(4)NaOH(或其他碱性溶液)

(5)AD

21.(8分)某化学实验小组为测定镁和铝的混合物中铝的质量分数,称取该混合物a g,溶于200 mL 5 mol/L HCl溶液中,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氢气3.36 L。

(1)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2)向反应后所得溶液中逐渐加入4 mol/L的NaOH溶液,当沉淀质量达到最大值时,加入的NaOH溶液的体积是________mL,沉淀的最大质量是________g。(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3)继续加入NaOH溶液至沉淀质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过滤、洗涤并灼烧沉淀至恒重,所得残余固体的质量仍为a g。计算原混合物中铝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解析 (1)可用极值法解答。当0.15 mol H2都由Mg反应而得时,m(Mg)=3.6 g;当0.15 mol H2都由Al反应而得时,m(Al)=2.7 g。所以a的取值范围是2.7

(2)可用终态法分析。当沉淀质量达到最大值时,加入的NaOH最终都反应生成NaCl,即n(NaOH)=n(NaCl)=n(HCl)=1 mol,所以V(NaOH溶液)=1 mol÷4 mol/L=0.25 L=250 mL。原溶液中剩余的盐酸为1 mol-0.15 mol×2=0.7 mol,所以用于沉淀Mg2+和Al3+的OH-为0.3 mol,沉淀的最大质量=m(Mg)+m(Al)+m(OH-)=a g+0.3 mol×17 g/mol=(a+5.1)g。

答案 (1)2.7

(2)250 a+5.1

(3)a g残余固体为MgO,其中Mg元素的质量为:

a g×2440=0.6a g,ω(Al)=a g-0.6a ga g×100%=40%。

高一年级上学期寒假作业试题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相关推荐:

高一上学期寒假作业化学试题(含答案)

高一化学寒假作业试题2016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