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一 > 高一化学 > 高一化学同步练习

2015年高一化学上册同步训练题附答案

编辑:

2015-05-17

附:答案

1. C 化学科学将为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有力保障,依靠化学知识,可以为治理环境找到快速灵敏的检测手段,并提出防治措施,因而化学面对现代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将大显身手,而不是无能为力。

2. B A是排液量气装置,B可作为安全瓶防倒吸,因为进气管较短(刚漏出瓶塞)若发生倒吸,倒吸液会被盛装在B瓶中,不会再倒流到前一装置,从而防止倒吸;C是混气装置,进入C瓶中两气体在C瓶中充分混合;D瓶是洗气装置。

3. D 在Si + 2Cl2 = SiCl4中,硅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D错误。

4.A玻璃钢是合成树脂基复合材料,在金属、合成树脂、陶瓷三材料中,陶瓷比较耐高温,所以A正确。

5.A 该题背景虽新,但考察的知识比较基础,本题重点考察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知识。K2Cr2O7中Cr的化合价是+6价,产物中Cr为+3价,Cr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K2Cr2O7作氧化剂,Cr3+为还原产物,A正确;乙醇在该反应中做还原剂,表现出还原性,C、D错误;闻气味判断是否为酒后驾车的主观性太强,,没有说服力,且饮酒的程度不能准确判断,B错误。

6. C 无色溶液排除有色离子,Cu2+、Fe3+都是有色离子,B、D不能大量共存;酸性溶液中含有氢离子,氢离子和HCO3反应,A不能大量共存。

7. C NH4HCO3不稳定,受热易分解,方程式为:2NH4HCO3 NH3↑+H2O↑+CO2↑,加热可除去NH4HCO3。氯化钠中的Na2SO4可用BaCl2溶液除去,为除尽Na2SO4,BaCl2溶液要稍过量;过量的BaCl2用稍过量的Na2CO3溶液除去,因而Na2CO3溶液要加在BaCl2溶液之后;过量的Na2CO3溶液用盐酸除去,加入盐酸会溶解生成的碳酸钡沉淀,因而在加入盐酸之前要过滤,分离出沉淀;在滤液中逐滴加入稍过量的稀盐酸,除尽碳酸钠;盐酸易挥发,过量的盐酸用加热煮沸法除去。综上所述实验操作的正确顺序应为④③⑥⑤⑦①②。

8. B NH4HCO3加热分解生成氨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氨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通过足量过氧化钠时的反应为: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2Na2O2 + 2H2O = 4NaOH + O2↑;通过盛有足量过氧化钠的干燥管后,剩余气体是氨气和氧气,氨气和氧气通过浓硫酸时,氨气被浓硫酸吸收:2NH3+H2SO4=(NH4)2SO4,即最后得到的气体是O2。

9. D 图一的实验现象说明氯化钠固体中不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图二的实验现象说明氯化钠在水溶液中电离出了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此实验只能证明氯化钠发生了电离,并不能证明氯化钠完全电离,因而无法说明NaCl是强电解质。

10.D 向MgSO4和Al2(SO4)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反应依次为:

MgSO4+2NaOH= Na2SO4 +Mg(OH)2↓,

Al2(SO4)3+6 NaOH= 3Na2SO4 +2 Al(OH)3↓;

Al(OH)3+ NaOH= Na[Al (OH)4]。

由反应可知开始时沉淀逐渐增多,当MgSO4和Al2(SO4)3完全沉淀后,再加氢氧化钠溶液,生成的

Al(OH)3沉淀又逐渐溶解,但氢氧化镁沉淀不溶解,即沉淀量先增,再减,最后不变(不能完全溶解),

D正确。

11. C 由反应方程式:3NO2+H2O = 2HNO3+NO,NO2+NO+2NaOH =2 HNO2+ H2O,知当V(NO2)≥V(NO)时,氮的氧化物就能被完全吸收。C项,V(NO2)< V(NO),氮的氧化物不能被完全吸收。

12.C c(Al3+)=n(Al3+)÷B L= mol/L,根据Al2(SO4)3的化学式可知:c(SO42-)= ×

c(Al3+)= mol/L。

13.B 由原子守恒可知: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和混合物加热至恒重所含Na+的物质的量相等。

Na2CO3•10H2O加热时失去结晶水, NaHCO3受热分解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即加热至恒

重的残留物为碳酸钠。n(Na2CO3)= n(Na+)= ×0.6 mol/L×0.1L=0.03 mol,

m(Na2CO3)= 0.03 mol×106g•mol-1=3.18 g 。

14. A C12使鲜艳的红色花瓣褪色是由于 ,生成的HClO使红色花瓣褪色,退色是因为HClO具有强氧化性性,不是Cl2具有强氧化性。

15. A A正确,符合3个守恒;B错误,电荷不守恒,Fe3O4中Fe有两种价态,正确的离子方程式应该为:Fe3O4+8H+=2Fe3++Fe2++4H2O;C错误,得失电子不守恒,电荷不守恒;正确的离子方程式应该为:3Fe2++NO3-+4H+=3Fe3++NO↑+2H2O;D错误,不符合客观实际,反应后铁只能转化为Fe2+。

16. B 设二价金属为M,则其碳酸盐和碳酸氢盐与盐酸反应的方程式分别为:2M(HCO3)2+2HCl= MCl2+ 2H2O+2 CO2↑, MCO3+2HCl= MCl2+ 2H2O+2CO2↑,由方程式可知消耗的H+的物质的量为:

2n【M(HCO3)2】+2n(MCO3);产生CO2的物质的量为:2n【M(HCO3)2】+ n(MCO3)。

{2n【M(HCO3)2】+2n(MCO3)} :{2n【M(HCO3)2】+ n(MCO3)}= 6:5

n(MCO3):n【M(HCO3)2】=1:2。

17 (1)NaOH 浓H2SO4 稀H2SO4

(2)CO;打开b,关闭a

(3)CO2打开a 关闭b

由装置图可知混合气体先通入甲装置,再从乙装置中流出。由于实验目的是将CO2和CO进行分离和干燥,所以从甲装置流出的气体应该是分离后的气体,从乙装置流出的气体应该是干燥的气体。二氧化碳是酸性氧化物,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一氧化碳具有较强的还原性,但和一般的溶液不反应,因而甲装置应该能吸收二氧化碳,先分离出CO,所装液体可以是强碱溶液;由于实验要求得到干燥的气体,所以乙装置所盛液体应该是干燥剂,常用的液体干燥剂是浓硫酸,即乙装置中盛装的液体是浓H2SO4。二氧化碳被强碱吸收后生成的是碳酸盐,要再从甲装置中放出二氧化碳,需通过分液漏斗向甲装置中滴加难挥发的强酸,强酸和碳酸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综上所述:(1)甲装的是NaOH溶液,乙装的是浓H2SO4,分液漏斗中装的是稀H2SO4;(2)当CO2与CO的混和气体通过该装置时,先分离得到的是CO,活塞操作是打开b,关闭a,最后得到CO2,活塞操作是打开a 关闭b。

18.(1)CaCO3 CO2↑+ CaO CaO + H2O ═ Ca(OH)2

(2)Mg2++ Ca(OH)2 ═ Mg(OH)2+ Ca2+

(3)

(1)贝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加热分解制得氧化钙,氧化钙溶于生成石灰乳,反应依次为:CaCO3 CO2↑+ CaO,CaO + H2O ═ Ca(OH)2。

(2)石灰乳是浊液,没有完全电离,在离子反应方程式中,石灰乳不能用它电离出的离子来代替。

(3)电解熔融MgCl2生成金属镁和氯气。

19. (1)Fe2O3 Fe2O3+6H+ 2Fe3++3H2O (2)Al2O3 Al2(SO4)3 +6NH3•H2O

3(NH4)2SO4+2Al(OH)3↓

(1)乙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有血红色出现,说明乙溶液中含有Fe3+,Fe3+与氨水反应生成Fe(OH)3,丙为Fe(OH)3,氢氧化铁加热分解生成Fe2O3和水,Fe2O3与硫酸反应生成铁盐,使乙溶液中含有Fe3+,所以丙为Fe2O3,甲为Fe(OH)3。

(2)甲为不溶于水的白色粉末,既能溶于盐酸又能溶于氢氧化钠溶液,且可由丙加热生成,因而甲为Al2O3 。根据转化关系图推知:乙为硫酸铝,丙为氢氧化铝。

20.(1)分液漏斗的玻璃塞没有取下来

(2)3×6.02×1023;

(3)①品红褪色; 品红褪色。 ②褪色的品红又恢复成红色;无明显现象。

(4)SO2和Cl21:1发生反应:Cl2+SO2+2H2O===2HCl+H2SO4 ,生成物都无漂白性。

(1)塞子没有取下来,打开活塞时,空气无法进入分液漏斗内部,造成分液漏斗内的压强小于大气压强,液体无法流出。

(2)在反应MnO2+4HCl(浓) MnCl2+Cl2↑+2H2O中,每有4mol HCl参与反应,被氧化的氯化氢是2mol,即被氧化的氯化氢占参与反应的50%。6 molHCl参加反应被氧化的氯化氢是3mol,转移的电子数为3NA=3×6.02×1023。

(3)SO2具有漂白性,二氧化硫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退色;SO2的漂白具有可逆性,退色后的溶液加热时又恢复原来的红色。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漂白性,因而氯气通入品红溶液中也能使品红退色,次氯酸的漂白不可逆,加热时,不能恢复红色。

(4)氯气具有较强的氧化性,二氧化硫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在水溶液中两者1:1发生反应:Cl2+SO2+2H2O===2HCl+H2SO4,生成物都无漂白性,因而SO2和Cl2按1:1同时通入到品红溶液时,品红溶液并不退色。

21.(1)Fe Na2O2

(2)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随即变成红褐色。

(3)2Na2O2 +2H2O=4NaOH +O2↑

常见的金属单质、淡黄色粉末、红褐色沉淀、无色液体及框图中的沉淀H在空气中放置变成红褐色沉淀都可能是本题的突破口,做题时要大胆假设,再依靠框图中的转化关系验证假设是否正确。根据我们所学的一些物质的颜色、状态及转化,可初步认定红褐色沉淀是氢氧化铁,浅黄色粉末是Na2O2,无色液体是水,在空气中放置变成红褐色沉淀的沉淀H是氢氧化亚铁;最后根据图中的转化关系断定最初的假设完全正确。

22.(1)用碳酸钙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气赶走装置内的空气;

(2)3Cu+8HNO3 3Cu(NO3)2+

2NO2↑+4H2O;CO2比空气重,从长管进入E,并没有把E中空气赶尽,部分NO先与未赶尽的少量空气反应生成少量红棕色NO2,致使实验开始时E中出现浅红棕色气体;当再从F

鼓入空气时,E中有更多的NO2生成,所以红棕色加深;二氧化氮与水反应有硝酸生成,硝酸与碳酸钙反应使沉淀溶解

(3)吸收NO、NO2、CO2尾气,防止污染大气。

(1)NO是无色气体,易被空气氧化为红棕色的NO2,要证明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生一氧化氮,实验前要排尽装置中的空气,以看到有无色气体产生,然后再通入空气,通过通入空气后气体颜色的变化来判断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是一氧化氮。将B装置下移,使碳酸钙与稀硝酸接触, 是为了使碳酸钙与稀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当C处产生白色沉淀时,说明装置中的空气已经被生成的二氧化碳排尽。

(2)由于该实验是用二氧化碳气体排空气,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从长管进入E排气,并不能把E中的空气赶尽,E中残留的少量空气与反应生成的NO反应生成少量红棕色的二氧化氮,致使实验开始时E中出现浅红棕色气体;当用F向E中鼓入空气后,E中有更多的NO2生成,所以红棕色加深;二氧化氮与水反应有硝酸生成,硝酸与碳酸钙反应使沉淀溶解。

(3)氮的氧化物污染空气,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氮的氧化物,防止污染空气。

23. 1.25×10-3mol•L-1 不正常

反应的方程式分别为:

C2O42-+Ca2+= CaC2O4↓

CaC2O4+H2SO4= H2C2O4+Ca SO4

2KMnO4+5H2C2O4+3H2SO4 = 2MnSO4 + K 2SO4+10 CO2↑+8 H2O

有上述方程式,根据原子守恒可得到以下关系:

Ca2+∽CaC2O4∽H2C2O4∽ KMnO4

设此人血液中Ca2+的浓度为x。

Ca2+ ∽ KMnO4

1

x×20×10-3L 5.0×10-3mol•L-1×2.0×10-3L

1: =x×20×10-3L : 5.0×10-3mol•L-1×2.0×10-3L

x=1.25×10-3mol•L-1

正常人血液中Ca2+的浓度为2.2×10-3∽2.7×10-3mol•L-1;其血液中含钙量偏低,不正常。

以上就是精品学习网为大家提供的2015年高一化学上册同步训练题附答案,更多精彩尽在精品学习网,敬请关注!

相关推荐:

2014年高一必修同步化学练习题精编汇总 

高一2014年必修同步化学练习题防治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