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yanxf
2016-05-06
要对知识真正的精通就必须对知识进行活学活用,下面是精品学习网为大家带来的硫和氮的氧化物随堂练习,希望大家通过这个能真正的对知识灵活运用。
一、选择题
1.贮满干燥的某种气体的试管倒置于水中,轻轻振荡,水可以充满试管。该气体不可能是( )
A.HI B.NO2 C.SO2 D.NH3
B解析:HI、SO2、NH3可全部溶于水中,故水可以充满试管;因NO2与H2O的反应为3NO2+H2O2HNO3+NO,生成了不溶于水的NO,所以水不能充满试管。故应选B。
2.下列气体不会造成大气污染的是( )
A.NO B.CO C.NO2 D.NH3
B解析: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一氧化氮都是有毒气体,只有氮气为无毒气体,所以应选B。3.以下气体因与人体血液中血红蛋白作用引起中毒的是( )
A.二氧化硫 B.氮气 C.一氧化碳 D.一氧化氮
CD解析:NO与CO一样,都能与Fe2+结合,使血红蛋白失去输氧能力。
4. (改编)以下气体能用NaOH固体干燥的是( )
A. NH3 B. SO2 C. CO2 D.NO2
A解析:B、C是酸性氧化物,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D溶于水生成酸,也和碱反应,所以都不能用碱来干燥。
5. 实验室制备下列气体,通常只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是( )
A. NO2 B. NO C. CO D. Cl2
B 解析:A中与水反应,所以不能排水收集;B中与氧气反应,所以不能排空气,只能排水;D中能与水反应,所以不能排水。
6.(原创)对下列污染现象叙述错误的是( )
A.臭氧空洞的形成主要与SO2有关
B.酸雨的形成主要与SO2有关
C.光化学烟雾的形成主要与NO2等有关
D.水体富营养化的形成主要与含磷污水的排放有关
A解析:臭氧空洞主要与氟里昂有关,A错;SO2的大量排放是引起酸雨的主要因素,B正确;光化学烟雾的形成主要与NO2等有关,C正确;含磷污水的排放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D正确。
7.下列气体中,无色无味的是 ( )
A.SO2 B.NO2 C.Cl2 D.N2
D 解析:SO2、NO2、Cl2都是有气味的气体。
8.在常温常压下,下列各组气体不能共存的是 ( )
A.SO2与O2 B.NO2与NO C.O2与N2 D.NO与O2
D 解析:NO与O2反应生成NO2。
9.(改编)下列气体溶解于水,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SO2溶解于水 B.NO2溶解于水 C.F2溶解于水 D.Cl2溶解于水
A解析:NO2溶解于水、F2溶解于水、Cl2溶解于水都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10.酸雨给人类带来了种种灾祸,严重地威胁着地球生命生存的生态环境,下列有关减少或者防止酸雨形成的措施中可行的是( )
①对燃煤进行脱硫;②对含SO2、NO2等工业废气进行无害处理后,再排放到大气中;③人工收集雷电作用所产生的氮的氧化物;④飞机、汽车等交通工具采用清洁燃料,如天然气、甲醇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C解析:只有③人工收集雷电作用所产生的氮的氧化物是不可行的;
11.右图是化学实验常用装置之一,若气体从右管进入,可用来收集的气体是 ( )
A.NO B. NO2 C. CO D.SO2
B D解析:从图中气流方向可知,本装置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气体的密度要比空气大,而NO会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故选B D。
12.硫在加热时能被N2O氧化成SO2,现用3.2g硫粉和224mL(标准状况) N2O在加热条件下充分反应,反应结束后,气体混合物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 )
A.112mL B.224mL C.336mL D.448mL
C解析:依题意,有:S+2N2O=2N2+SO2,要计算生成物的体积,首先必须判断哪种的反应物过量。为简化计算,可将有关量转换为物质的量。
n(S)==0.1mol,n(N2)==0.01mol
由化学方程式可知,0.0lmol N2O可与0.005mol S反应,而n(S)= 0.1mol>0.005mol,所以硫过量,应以N2O的量作计算依据。
S+2N2O=2N2+SO2
0.0lmol 0.0lmol 0:005mol
故V(气)=(0.0lmol+0.005m01)×22.4L/mol=0.336L
二、 填空题
13.利用图4-3所示装置收集以下8种气体(图中烧瓶的位置不得变化)
①H2 ②Cl2 ③CH4 ④HCl ⑤NH3 ⑥NO ⑦H2S ⑧SO2
(1)若烧瓶是干燥的,则由B口进气收集的气体有________(写序号);
(2)若烧瓶充满水,可收集的气体有________,这时气体由________进入。
(3)若烧瓶是干燥的,则由A口进气,可收集的气体有________。
(4)若在烧瓶内装入浓硫酸使气体干燥,则可用此装置来干燥的气体有________,这时气体由________口进入。
答案:(1)②④⑦⑧(2)①③⑥(3)①③⑤(4)①②③④⑥⑧B
解析:由B口进入适宜于比空气重的气体,由A口进入适宜于比空气轻的气体。
14.汽车尾气主要含有CO2、CO、SO2、NO及汽油、柴油等物质,这种尾气越来越成为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必须予以治理。治理的方法之一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换器"(用铂、钯合金作催化剂)。它的特点是使CO与NO反应,生成可参与大气生态环境循环的无毒气体,并促使汽油、柴油等物质充分燃烧及SO2的转化。
(1)汽车尾气中NO的来源是 。
A.汽油、柴油中含氮,是其燃烧产物
B.是空气中的N2与汽油、柴油的反应产物
C.是空气中的N2与O2在汽车气缸内的高温环境下的反应产物
D.是汽车高温尾气导致了空气中N2与O2的化合反应
(2)写出CO与N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催化转化器"的缺点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空气的酸度,其原因是 。
(4)控制或者减少城市汽车尾气污染的方法可以有 。(多选)
A.开发氢能源 B.使用电动车 C.限制车辆行驶 D.使用乙醇汽油
答案:(1)C;(2)2CO+2NO2CO2+N2;(3)SO2转化为SO3,产生了硫酸酸雾;(4)ABD
解析:(1)汽车尾气中NO的来源是汽车气缸内火花塞放电引起空气中N2与O2化合生成的,故选C。
(2)CO与NO反应生成的无毒气体是CO2+N2,写出方程式配平就行了。
(3)SO2转化为SO3,产生了硫酸酸雾;
(4)开发氢能源、使用电动车、使用乙醇汽油都能控制或者减少城市汽车尾气污染的,故选ABD。
15.根据右图所示的A、B、C、D、E五种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按如下要求填写相应的物质和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当A是气体单质时,A是 ,B是 ,C是 ,D是 ,E是 。
(2)当A是固体单质时,A是 ,B是 ,C是 ,D是 ,E是 。
答案:(1)N2;NH3;NO;NO2;HNO3;(2)S;H2S;SO2;SO3;H2SO4
解析:根据一系列的转化关系,进行有关物质成分的推断,必须找到合适的突破点。本题已知A是单质,A既能与O2反应,又能与H2反应,应是活泼性不很强的非金属单质。A经两步与O2的反应,产物D应为最高价氧化物。该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E能与位于金属活动顺序表中H之后的金属Cu反应,E应是强氧化性酸,如浓H2SO4或HNO3。和HNO3对应的单质A是气体N2;和H2SO4对应的单质A是固体S。且N和S的氢化物都能跟O2反应,生成N和S的氧化物。知如上推断正确。
提高篇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当向试管内通入21mL O2时,最后试管中的液面仍在原来的位置,则原试管中NO为( )
A.6mL B.12mL C.16mL D.18mL
B解析:此类题可导出NO和O2混合气体溶于水的关系式: 4NO+3O2+2H2O=4HNO3,从上式可知:当VNO∶VO2=4∶3时,混合气体完全与水反应,无气体剩余,当VNO∶VO2≠4∶3时,可能O2剩余或NO剩余。据本题意,可推知O2剩余,且剩余量与原NO体积相同。设原试管中NO为x mL,则有4∶3=x∶(21-x),解得x=12,故应选B。
2.今有NH3、O2、NO2在标准状况下的混合气体20.16L,通过稀硫酸后,溶液质量增加了34.1g,气体缩小至2.24L(标况下),将余烬木条插入其中,木条不复燃,则原混合气NH3、O2、NO2物质的量比为( )
A.1∶1∶7 B.2∶2∶5 C.3∶1∶4 D.5∶2∶2
A解析:此题可不用计算直接根据O2与NO2在溶液中的反应关系4NO2+O2+2H2O=4HNO3,剩余的NO2与水反应为3NO2+H2O=2HNO3+NO.从题意知放出的2.24L气体是NO,所以NO2与O2物质的量比一定大于4∶1,只有选项A符合题意。
3.为了防治酸雨,减少煤燃烧时向大气排放的SO2,工业上通过生石灰和含硫的煤混合使用可以"固硫"(避免硫化合物进入大气),最后生成石膏。整个"固硫"反应所涉及的反应类型包括:①化合②分解③置换④复分解⑤氧化还原反应⑥非氧化还原反应⑦离子反应⑧非离子反应(分子反应)。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⑤⑥⑦ B.①②③⑤⑧ C.①⑤⑥⑧ D.②④⑤⑦
C解析: 在含硫的煤中加生石灰"固硫"的反应是CaO+ SO2= CaSO3、2CaSO3+O2= 2CaSO4,可见所涉及到的反应类型有化合、氧化还原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和非离子反应。故选C。
标签:高一化学同步练习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