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一 > 高一历史 > 高一历史试题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六单元练习: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编辑:sx_gaohm

2015-12-16

历史的问题在于不断发现真的过去,在于用材料说话,让人如何在现实中可能成为可以讨论的问题。以下是精品学习网为大家整理的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六单元练习,希望可以解决您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加油,精品学习网一直陪伴您。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同唱一首歌,同升一面旗。确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是在

(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人民政协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内容的识记能力。即对国歌、国旗的掌握。

【答案】 A

2.1954年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的开幕词中毛泽东说:“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材料中的“里程碑”实际上是指( )

A.社会主义制度的最终确立

B.选举新的国家和政府领导人

C.确立共产党的核心领导地位

D.制定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决议和重大的历史意义。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通过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1954年宪法,意味着中国正在逐步迈向社会主义,体现新中国建立以后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重大成果。

【答案】 D

3.我国人口特少的33个少数民族,如基诺、珞巴等,在全国人大都有1个人大代表的名额,由此可见( )

A.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C.人民当家作主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内容

D.人民代表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现象的本质把握能力。人数特少的少数民族,也保证其在全国人大有1个名额,代表本民族参加国家管理,通过这些措施,最大限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选C。题目信息不涉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性质、评价,及人民代表的职权评价。

【答案】 C

4.2008年12月1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庆祝大会在南宁举行,50年来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实行使广西( )

①人民安居乐业 ②民族团结、社会和谐 ③经济发展、文化繁荣 ④各民族生活方式

趋于一致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 在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下,各民族的生活方式仍保留各自的习惯与特色,并进一步得到发展。

【答案】 A

5.下列关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B.其内容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建立自治地方,建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C.有利于实现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

D.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逐步建立起来的

【解析】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政府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因此,这一制度不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逐步建立起来的。

【答案】 D

6.20世纪50年代,中共在实现民族独立的基础上,保障民权与民生的措施有( ) ①实行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制度 ②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③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④建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 注意一是从时间“20世纪50年代”分析,二是从“民权与民生”方面考虑。

【答案】 B

7.在中国要避免“文化大革命”的悲剧重演,主要在于( )

A.实现国民经济的现代化

B.防止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

C.彻底批判封建思想

D.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原因,B、C两项只是表面现象,不是根源;A项是一个与本题毫无关系的选项,根本原因是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不健全,才导致个人崇拜的出现,所以学生可以较容易地判断出D项是正确的选项。

【答案】 D

8.2008年2月27日,中共中央举行民主协商会,就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等问题,向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通报情况,听取意见。不久,3月召开了第十一届全国政协会议。这说明我党在新时期坚持实行(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有法可依,有法必究”的方针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方针

【解析】 材料表明,中共就重大国事问题与民主党派进行协商并召开全国政协会议,体现了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答案】 C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