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一 > 高一历史 > 高一历史试题

历史高一级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单元检测题精选

编辑:

2016-02-19

参考答案

1.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危机是由于基本矛盾、生产与销售矛盾、金融市场的不稳定引起的,D项不能说明危机的原因,符合题意。

答案:D

2.解析:从材料中“1932年”“倒退”“威胁”等信息可知,由于经济危机以及为转嫁危机的损失各国纷纷采取的各项措施,导致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答案:A

3.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从题干材料看“交换手段”“工业企业”“农场主”“家庭”说明危机范围广,“长河冰封”“枯枝败叶”“找不到市场”“多年积蓄毁于一旦”说明危机破坏性强。

答案:B

4.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从材料看凯恩斯的理论包括消费、生产商品等,而没有看到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影响。

答案:A

5.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和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提高“关税”和“关税大战”应是国与国之间采取的措施,影响的也是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故A项符合题意。而B、C、D三项是经济危机对各国社会状况的影响,不符合题意。

答案:A

6.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危机爆发后,各国纷纷提高关税,是为保护本国经济利益,转嫁危机,结果导致危机进一步加剧。因此,可排除A,肯定B,提高关税是为限制进口,故D项错误。C项与题干无关。

答案:B

7.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②提高农产品价格与材料无关,可排除。

答案:B

8.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A、B两项的表述不正确,罗斯福不可能放弃资本主义制度,D项的表述不符合史实,只有C项是新政的内容。

答案:C

9.解析:注意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材料反映了生产出来的产品没有市场,即生产与销售之间的矛盾突出,但要注意这只是生产的相对过剩。

答案:B

10.解析:本题考查对罗斯福新政内容的理解。其中兴办公共工程既能为广大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又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答案:D

11.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新政没有彻底摆脱经济危机,只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的调整。

答案:D

12.解析:折线图反映了1929~1933年间世界工业生产指数的变化,而此段时间正是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的肆虐时期。

答案:D

13.解析:结合新政内容联系我国实际。

答案:A

14.解析:罗斯福总统死于二战即将结束之时,因此二战后初期才出生的Tom不可能受到罗斯福总统的接见,故①与史实不符,答案为B。

答案:B

15.解析:资本主义国家没有实行计划经济;福利政策不是导致贫富差距扩大的因素。所以,②④不正确。

答案:B

16.解析:这是一道逆向选择题。“新经济”是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它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新经济”虽然推动了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但它仍然受到经济周期性波动规律的影响,美国经济在2001年后进入新一轮衰退就是证明。

答案:C

17.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混合经济”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发展表现,是对经济“滞胀”现象的应对措施。

答案:A

18.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与解读信息、准确描述和阐释历史事物特征的能力。罗斯福新政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时代,进入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时代。A项是具体的不同之处;B项叙述不正确;C项不能说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应该是建立了社会保障体系,可以给失业的人一定程度的保障,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但不是根本不同;D项是根本不同。故选D。

答案:D

19.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社会减震器”表明福利制度可以缓和社会矛盾,通过对国民收入的二次分配,稳定社会秩序。

答案:D

20.解析:材料所反映的现象,是第一、二产业所占比例下降,第三产业迅速兴起。这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结果。

答案:D

21.解析:本题能很好地将世界史和中国史相结合,考查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第(1)问要注意归纳提炼要点,不能简单地罗列史实;第(2)问要注意分角度回答,从政治、经济两个角度分析其影响;第(3)问是开放式题目,只要做到言之有理、史论结合即可。

答案:(1)倾销商品,套购白银;发动战争,掠夺资源。

(2)经济上: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而言,打击了民族经济,使这些国家陷入经济困境之中;对资本主义列强而言,通过倾销商品、掠夺资源,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济危机的冲击。

政治上:资本主义列强为了转嫁危机,向殖民地国家发动战争,造成世界动荡,加重了这些国家的民族危机。

(3)民族强大,国家振兴,可以对本民族经济起保护作用。发展民族经济,壮大经济实力,加强预防经济危机的能力。积极参与国际经济事务,利用国际经济规则,发挥中国在国际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2. (1)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原因:前者:生产的过剩,引发金融危机,经济出现萧条;后者:美国次贷危机,引发金融风暴,导致经济萧条。美国是世界金融体系中心;世界市场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世界各国经济联系密切。

(2)做法:健全社会保障;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举办公共工程)。共性:国家干预经济(或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3)通过市场的调节能力自我修复。把国家的宏观调控和市场的自我调节有机结合起来。

23.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历史材料并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抓住材料信息,结合题目要求,利用已有相关知识回答即可。

答案:(1)海外市场的拓展;科技革命的推进;政府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

(2)经济发展停滞,通货膨胀。

(3)大刀阔斧地改革;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影响;知识经济开始形成(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4)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美国独霸;第二阶段: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第三阶段:美国重新巩固主导地位。

精品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历史高一级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单元检测题,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相关推荐:

高一历史必修2第三单元检测题精选

2016学年度高一历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质量检测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