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6-07-05
【陷入深渊】
材料二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侵略和日益苛重的封建剥削使农村经济江河日下。耕地很少增加,农具鲜有改进,许多地方水利失修。同时,帝国主义的洋枪大炮又使海禁洞开,从而促进了蚕桑、茶叶、棉花、烟草以至花生、大豆等经济作物的商品性生产;农村中带资本主义因素的经济成分也有进一步的增长。但由于帝国主义国家继续维护中国的封建统治,农村中的资本主义经济终于未能得到发展。
——《明清时期的农业》
(2)依据材料概括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农村经济呈现出哪些特点?(3分)
【曲折发展】
材料三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统计数字
小岗村 人口 粮食产量 人均口粮 人均收入
1976年 110多人 35000斤 230斤 32元
1979年 115人 132300斤 800斤 200多元
(3)材料三反映小岗村什么变化?请简析其原因。(4分)
【书写新篇】
材料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对发展农业,小平同志提出了“一靠政策,二靠科学”的重要思想。靠政策一个方面“就是在生产关系上不能采取一种固定不变的形式,看哪种形式能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就采用哪种形式。”再一个方面就是切实保障农民利益。靠科学就是大力推广农业科技,鼓励农民进行科学种田。
(4)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期,我们党和国家在发展农业中是如何践行“一靠政策,二靠科学”重要思想的?(2分)
29.(13分)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曾经说:“只有对经济体制不断调整和创新,才能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中外历史上的许多事例,都验证了林毅夫教授的这句话。
材料一 “在战争刚刚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把市场,实际上就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大国崛起•苏联的故事》
材料二 斯大林时代是一个社会发生巨大变革、实现农村经济向城市经济基本转变的飞跃前进的时代——在斯大林领导下,苏联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工业大国,它的大量人口从农村流到了城市,一个制度化的由中央全面控制的社会主义体制形成了……苏联经济也一直以比较高的速度持续增长。
——布热津斯基《大失败》
材料三
图一 图二
【解读】图一:粮票(1955年起发行至1993年停止流通),昭示那个时期的经济体制特色,颇具史料价值。图二:新中国第一张股票。1983年7月8日由深圳市宝安县联合投资公司发行,它打破了“股票是资本主义的专利”的旧观念。此后,上市公司在中国纷纷涌现。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俄国实行的哪一经济政策?为什么说它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突破?(3分)
(2)材料二中的“社会主义体制”是指什么?它对苏联产生了什么影响? (4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从图一到图二反映出中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它所体现的中国经济体制调整与二战后西方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体制调整的侧重点有何不同?(4分)
(4)以上经济体制调整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2分)
高一模块检测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D 2.C 3.C 4.B 5.D 6.A 7.A 8.C 9.C 10.C 11.B 12.D 13.C 14.D 15.A 16.C 17.C 18.C 19.D 20.B 21.A 22.A 23.B 24.A 25.C
二、非选择题:第26、 27题各12分,第28、29题各13分,共50分。
26.(1)纺织、面粉等轻工业;(2分)沿海、沿(长)江地区。(2分)
原因:较早开埠,劳动力、市场条件好;交通便利;外资企业,洋务企业较多(3分)
(2)辛亥革命的推动;一战期间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的推动。(3分)
(3)一战后列强侵略的加剧;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2分)
27.(1)经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2分)磨房、油坊说明了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和手工业的结合;四合院体现了其封闭性;“耕读世业”体现了农业文明的中心地位。(答出其中两点即可,2分)
(2)烟台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西方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严重制约了烟台民族工业的发展和烟台经济的发展。(4分)
(3)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引进外资,推进改革开放。(2分)
(4)封闭就要落后、开放促进发展;要善于抓住机遇;解放思想等。(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2分)
28.(1)新经济政策。(1分) 利用商品、货币、市场来建设社会主义。(2分)
(2)变化: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2分) 影响:促进了苏联经济的高速持续增长,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但也导致农重轻比例失调,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生产积极性受到压抑,阻碍苏联经济的进一步发展。(2分)
(3)变化:由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2分)不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侧重于利用“计划”调节;中国侧重于利用“市场”调节。(2分)
(4) 经济体制的调整和创新,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2分)
29.(1)主张:实现欧洲一体化。(2分)
原因:西欧有着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二战使欧洲失去国际中心地位;美苏冷战威胁欧洲安全;欧洲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摆脱美国的控制(3分)
(2)意义:提高了亚太地区在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中的地位与作用;促进了成员国经济的发展。(2分)
(3)特点: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三足鼎立;经济区域集团化规模越来越大,合作程度越来越高;呈现出多样性。(3分)
举措:发展跨国公司;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发上海浦东,加大对外开放力度;积极参加APEC,积极倡导建立区域经济集团。(3分)
上文提供的高一历史下册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复习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更多参考资料尽情关注精品学习网。
相关推荐;
标签:高一历史试题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