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gaohm
2016-09-26
历史的问题在于不断发现真的过去,在于用材料说话,让人如何在现实中可能成为可以讨论的问题。精品学习网为大家推荐了高一上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部分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1.《左传》中:“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其中与“祀”相关的重要制度是 A.嫡长子继承制 B.礼乐制 C.婚娶联姻制 D. 分封制
2.教材中说“夏商的最高统治者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国家大事都通过占卜的方式来决定”这不能说明
A.把自己的行为说成是天的意志 B.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C.中国先民思想中的自然主义成分 D.王权来自武力
3.《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也。”也就是说,宗法的“宗”的本义是宗庙。这说明宗法制以什么纽带? A.财产 B.地域 C.信仰 D.血缘
4.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是
A.世袭制 B.分封制 C.君主专制 D.禅让制
5.《史记•齐太公世家》:“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即姜尚)于齐营丘。东就国……”这段材料反映了西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郡国并行制
6.钱穆认为:“鲁、齐诸国皆伸展东移,镐京与鲁曲阜,譬如一椭圆之两极端,洛邑与宋则是两中心。周人从东北、东南张其两长臂,怀抱殷宋。”据此判断以下正确的是
A.分封制使西周疆域扩大 B.洛邑与宋将西周一分为二
C.宋朝地方机构权力较大 D.鲁、齐两国的国君是王族
7.《左传•昭公七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上述材料反映了西周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是
A.严格的等级关系 B.嫡长子拥有继承特权
C.通过垄断神权强化王权 D.血缘纽带和政治关系紧密结合
8.有人说,权力一旦失去了监督就会泛滥成灾。在我国古代官僚机构中,也存在着对官僚的监督。下列官职中最早具备监察职能的是
A.太尉 B.御史大夫 C.尚书令 D.刺史
9.郡县制与分封制主要不同在于:
A. 郡县分两级,分封分四级
B.分封制主要在周朝实行,而郡县制开始于秦朝
C.郡县官吏由中央任免,不能世袭
D.郡县制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分封制不利于巩固周王的统治
10.《史记•秦始皇本纪》说:“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这段话表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A.朝议裁决 B.集权独断 C.世袭传承 D.政务繁忙
11.《汉书,地理志》言:“秦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材料表明秦朝采取的措施是
A.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B.实行郡国并行制 C.推行三公九卿制 D.推广行省制度
12.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始皇。”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
C.制度法令的统一 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
13.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
A.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B.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
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D.从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转变
14.“秦始皇设职授官,从一面看是官僚政治的开始,从另一面看却是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中止。”中止了“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是
A.分封制 B.皇帝制 C.察举制 D.郡县制
15. 周武王实行分封制,而秦朝时李斯坚决反对实行分封制。根据它们各自所处的历史环境,你认为下列评价中最恰当的是
A.都具有片面性 B.都具有相对的进步性
C.都阻碍历史进步 D.都有利于封建统治
16.史学家指出,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传成,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这应是指哪一时期
A.春秋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
17.秦汉史中央官制习惯上被概括为“三公九卿”。实际上秦朝并无“三公”,那时,太尉是虚设。太尉虚设是为了加强皇帝的 A.财权 B.行政权 C.司法权 D.军权
18.公元前221年以后秦朝在全国范围内在度、量、衡、法律、货币、车轨、文字及地方管理等方面有一系列的制度建立和推广。其共同作用是
A.巩固统一 B.抵御匈奴 C.促进经济发展 D.开发了边疆
19. “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这反映出元朝在行政区划方面的重大创新是
A.实行郡县制 B.建立宗法制 C.推行行省制度 D.设立刺史
20.诗人左思在其《咏史》中浓郁悲歌:“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造成这一社会状况的制度原因是
A.征辟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标签:高一历史试题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