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一 > 高一历史 > 高一历史知识点

2016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必备知识点

编辑:

2016-05-31

(3)国民经济调整:八字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三、国民经济的劫难

成功的探索: “一五”计划;三大改造;中共“八大”;农村中的“纠左”“八字方针”

失误的探索:1958年的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十年文革

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一、伟大的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内容见P54

意义:党和国家命运的转折、改革开放和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起点

二、经济体制改革

内容: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切环节

目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农村 试点:1978年首先在安徽、四川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形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配套改革:1983年撤销 人民公社,代之以乡镇政府

作用: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推动生产力发展

2、城市 开始:1984年中心环节:增强企业的活力

所有制改革:政企分开,扩大企业自主权,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管理体制改革:变单一公有制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分配体制改革: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作用:调动了积极性,增强了企业活力,解放了生产力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提出: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社会主义也要搞好市场经济

目标确立:1992年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作用:社会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的改善,解决了温饱问题,并从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和十四大

第13课 对开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1、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的经济管理体制(市场经济)

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

影响:改革开放的龙头,是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排头兵;是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深圳被称为“一夜崛起的城市”

2、沿海开放城市:1984年开放天津、上海、广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3、 沿海开放区 :1985年开放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

1990年决定开发开放浦东

4、沿江开放港口城市

开发浦东原因:进一步推动上海经济的发展;以浦东为龙头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

浦东崛起原因:上海长期积累的经济和社会文化基础;地理优势、交通优势;人才和产业优势;国家有利的政策

浦东崛起作用:成为上海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对外开放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

——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

对外开放格局特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1、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

衣:西服、中山装、学生装、改良的旗袍、裙子

食:西餐进入中国

住:西方建筑风格的房子在通商口岸出现

习俗:断发易服、废止缠足、婚姻制度、社交礼仪

但在广大农村,传统的风俗习惯仍坚若磐石地沿袭下来。

2、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

改革开放前衣、食等凭票供应,改革开放后变化很大。政府的“菜篮子工程”、“安居工程”、长假制度

第15课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1.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修筑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

2、轮船招商局的开办,标志着中国近代水上交通运输业的开端。

3.清政府在20世纪初在南京开办第一个电话局,开通第一部市内电话。

4.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电讯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到2000年末,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的数量均居世界第二位。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还用互联网发送文件。

精品学习网为大家提供的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必备知识点,大家仔细品味了么,希望在学习上能够帮助到大家。

相关推荐:

精编高一历史《经济全球化的世界》知识点归纳  

高一历史《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知识拓展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