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1-07-04
胡质的儿子胡威,字伯虎自小就有志向,严格地坚守清廉胡质担任荆州刺史时,胡威从京城洛阳前去探望父亲由于家中贫困,没有车马和童仆,自己单身骑驴前往,拜见父亲,父亲赐一匹绢作他路上的开销胡威这才接受这匹绢,辞别父亲回京胡威每到一处客站,就自己放驴,取柴做饭,吃完后再与旅伴一道上路,前往途中、回京路上都是如此胡质帐下的都督,与胡威从不相识,在胡威未出发回京前,就请假回家,暗中置下路上所需物品,在百余里外等候胡威,邀胡威作为旅伴,事事都帮助胡威,而且少食少喝,一起行走几百里胡威心中疑惑,就引他说话得到实情,即知他是父亲帐下的都督,就取出父亲所赐给的那匹绢偿付给都督,向他道谢后与他分手后经别的使者,详细地把这件事告诉胡质,胡质责打都督一百杖,除去了他的吏名胡质父子如此清廉谨慎因此名誉广为人知,历位宰牧晋武帝召见胡威,同他谈论边事,谈话涉及到日常生活晋武帝感叹他父亲的清廉,对胡威说:“你与你父亲相比,谁更清廉?”胡威回答说:“我不如父亲”晋武帝说“你凭什么认为不如你父亲?”胡威回答说:“我父亲的清廉行为唯恐别人知道,我的清廉行为唯恐别人不知道,因此我远不如我父亲”胡威做官至前将军、青州刺史太康元年去世,被追赠镇东将军
参考答案
【同步达纲练习】
1.A.zhǔ ;zhì B.chǐ ;xuán C.yì ;xiàng D.hái ;chán chú
2.(1)禽通擒(2)尊通樽(3)衰通缞(4)乡通向(5)丁通叮;宁通咛
3.C.
4.(1)状语后置(2)否定句 宾语前置(3)省略句(4)判断句(5)定语后置(6)疑问句宾语前置(7)被动句(8)定语后置(9)省略句(10)主谓倒装句
5.D.
6.C.解释:樵:柴,名词
7.A.解释:A前句中的“故”为“特地”之义,副词;后句中的“故”为“故意”之义,副词B句中的两个“每”都为“每当……时候”之义,副词C句中的两个“因”都为“经、有”之义,介词D句中的两个“及”都为“到”之义,介词
8.A.解释:A项中句①“大人清白”与句②“名誉著闻”,从句式上看均为一般性的形容词谓语句,“清白”“著闻”分别充任“大人”“名誉”的谓语,二者没有不同句③句④则不同句③中加点的“其都督”以判断句的身份充任“知”这一动词的宾语,这个判断句与现代汉语不同,没有使用“是”字一类的判断词句④中的“其都督”是指胡质帐下的都督,“其”指称“胡质”
9.B.解释:A项中“随旅进道”是难点,“旅”指旅客,“进”字的基本意义是“前进”,文中与“道”相联系,应该理解为“上路”因此,A项是正确的B项中的难点在“先其将归”在阅读材料上下文中的意思是“在他将要回去之前”,指胡质帐下都督想赶在胡威回家之前去预先迎候他C项中的难点一是“阴”表示暗中;二是“资装”表示“准备盘缠”;三是“要”字,原义是“中途拦截”,指半道上截住某人本题则选用了更能表示帐下都督心理的“迎候”一词这一选项是本题中最难的选项D项中“因”当“于是,就”讲,“向”当“先前”讲,“遣”当“送走”讲
10.A.解释:题干中点明本题所需筛选信息的共同点——“其父子清慎如此”(概括性论断)“清:公正廉洁;慎:谨慎,慎重”第1句“是吾俸禄之余,故以为汝粮耳”,是在胡威询问绢的由来时胡质做的回答,表明这是正当所得,所以能表现胡质的清慎第2句“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灶”,其内容是写胡威在归家途中辛劳地自行打理生活,也可以看做是清慎的表现第3句是胡质帐下都督的行为,所以无关第4种承接的内容是胡质不愿无功接受帐下都督的照顾,于是拿出自己的路资即绢,送给对方并把他打发走了,因此,这句符合题干的要求第5句“质其都督一百,除吏名”,胡质因不喜欢帐下都督的阿谀奉承,于是将其痛责并开除官职,也符合“清慎”的要第6句“于是名誉著闻,历位宰牧”,是作者的评价,指的是胡质父子二人声誉好,做到很大的官,并非“清慎”的内容由此可见,只有A项是完全符合题意的
11.C.解释:解答这道题的四个切入点是:胡威、胡质、帐下都督、晋武帝C项为:“胡质帐下都督善于逢迎为博得胡质的好感,他在胡威归家途中曲意巴结,并辗转地让胡质知道此事岂料弄巧成拙,胡质了解真相后对他严加处罚,并免去他的官职”这一选项的问题在于是谁将途中之事告诉了胡质,是帐下都督,还是胡威?根据文意,帐下都督是不愿将此事告知胡质的,所以他的许多做法均瞒往胡质而胡威清慎的本性使他“后因他信,具以白质”,并导致胡质对帐下都督的处罚因此C项的概括与分析是不正确的
标签:高一语文试题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