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4-10-15
A.写王熙凤出场,恍若是用了先声夺人的手法----人末到,声先到的手法。
B.这句描写表现了王熙凤对林黛玉的热情欢迎,真诚关怀,以来迟了为歉。
C.这句描写表现了王熙凤在老太太心里是一个受宠爱的人物。
D.这句描写表现了王熙凤对人面上一盆火,实际未必是真情的虚情假意。
7.对王熙凤衣着打扮的描写表现了( )
A.荣国府当家的主子奶奶应该具有的身份,写得十分得体。
B.王熙凤是个年轻的媳妇,爱美之心与诸人同,这种描写表现了她爱美之心。
C.王熙凤炫耀自己的富贵,她的生活观念俗不可耐。
D.为了迎接远方来客,穿着打扮得符合迎客的礼貌,不能被林黛玉笑话。
8. “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这两句肖像描写,表现了( )
A.王熙凤的刁蛮,不懂礼法。
B.古典美人的特点并兼有些英气。
C.王熙凤抚媚智慧。
D.王熙凤的泼辣、厉害、无情。
9.“身量苗条,体格风骚”这两句写出了( )
A. 王熙凤的身材修长匀称,姿容俏丽。
B. 王熙凤的身材阿娜抚媚,才气外溢。
C.王熙凤的身材修长美丽,气度不凡。
D.王熙凤的身材婷婷,作风不大正派,暗指她与贾蓉的不正当关系。
10.“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这两句描写表现了( )
A.王熙凤对人是脸上一盆火,肚里一把刀。
B.王熙凤对人是故作热情,其实是虚情假意。
C. 王熙凤对人是看风使舵,以热情待人,可交的、有用的就对人好,反之则一脚踢开。
D.王熙凤阴险毒辣,却也有热烈真情的一面,人的性格是多重而复杂的。
11.老太太说王熙凤叫“辣子”,这是(多项选择)( )
A.戏谑之言,玩笑话,实无贬意。
B.老太太宠爱王熙凤,这是宠她的一种表现。
C.虽是玩笑话,曹雪芹也借此点出了王熙凤的性格核心:辣。
D.老太太虽宠她,却也对她的放诞元礼微有不满,因此略加讥刺。
12.画横线这句话表现了王熙凤( )
A.为了巩固自己在老太太心中受宠的地位,故意夸赞林黛玉,讨老太太的欢喜。
B.为了讨好林黛玉,博得林黛玉对自己的欢心,巩固自己的统治荣府的地位。
C.她赞美林黛玉却用“嫡亲孙女”作比,这样既使林黛玉对自己有个好印象,又讨好了老太太,又没得罪在座的“三春”,可谓八面玲珑,谁也不得罪。
D.她用“三春”之美来夸赞林黛玉,是为了说明她也重视林黛玉,也怕将来林黛玉做贾宝的妻子夺了她掌的荣府的权。
13.给文中画横线的这个句子画出朗读时的逻辑重音,并说明逻辑重音的字所含的意思。
也只管告诉我
(1)逻辑重音是:
(2)意思是: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回答问题。
(1)整个说来,《红楼梦》是长于写实的。“石头”在全书第一章中答复空空道人说: “其间离合悲欢,兴衰际遇,俱是按迹寻踪,不敢稍加穿凿,致失其真。”这段写实主义的声明由“石头”所做,有点令人哭笑不得,也有点中国式的聪明灵活的辩证法。
(2)写实的作品中,穿插环绕装点一些神话的、魔幻的、匪夷所思的故事,使写实的作品增添了一些幻化的生动、神秘、奇异,使写实的作品也生出想像的翅膀,生出浪漫的彩色,这就比一味写实,除了实还是实的作品更文学了。
(3)一般地说,写实的作品易于厚重,梦幻的作品易于轻灵,或反过来说,甲----乙。能不能把二者结合一下呢?厚重中显出轻灵,执着中显出超脱,命运的铁的法则中显出恍恍惚惚的朦胧。这是真小说家的境界,这是人生真味的体验 ,
(4)荒诞、幻化也是人的精神主体的一种要求,当科学性、必然性、可知性不能完全满足人的主体要求(包括观察、享受的要求)的时候,荒诞性与梦幻性就应运而生了。荒诞、幻化也是一种美,是一种突破了现实的硬壳,摆脱了大地芜杂的美,就像梦的美,痴的美…
(5)荒诞、幻化是把小说与人生间离的重要手段。《红楼梦》一开篇,作者就强调“将真事隐去”“假语村言”, “经历过一番梦幻”, “说来虽近荒唐,细说,颇有趣味”一方面强调不失其真, 未敢失其真,一方面又强调不可当真。这就给创作主体留下了进可以攻,退可以守的极大灵活性,留下了极大的艺术创造力纵横驰骋的余地,留下了自己的创作自由,也为读者留下了阅读与欣赏的即进行二度创作的自由。
(6)完全地写实,写作本身也变成了一种介入,乃至变成了一种舆论,一种“大众传播”,一种“站队”,就必然会碰到一系列世俗人生中的问题。涉嫌不敬,涉嫌溢美,涉嫌揭人隐私,涉嫌造舆论,涉嫌提倡异端与犯上作乱……曹雪芹有几个脑袋敢去以身试文字狱!小说毕竟只是小说,至少首先是小说,虽然不如起诉书或辩护词那样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却因失去了这种针对性而获得了更普遍更长远的意义。写小说要把小说当小说写。《红楼梦》摆在案头,你就“把玩”“把玩”吧,反正是:“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摘自王蒙《红楼启示录》
14.第一段中的“写实”在本文中指的是什么?(答案不超过30个字。)
答:
15.第三段画了横线的甲、乙两处,依次应填入的语句是( )
(1)写实的小说易失之于巧 (2)写实的小说易失之于拙
(3)梦幻的小说易失之于巧 (4)梦幻的小说易失之于拙
A.(1)(3) B.(1)(4) C.(2)(3) D.(2)(4)
16.第四段说,荒诞化、幻化是一种“摆脱了大地芜杂的美”,这里的“大地”指什么?(答案不得超过6个字。)
答:
17.第五段说:“荒诞化、幻化是把小说与人生间离的重要手段。”请指出这种间离手段的作用。分条标序号写,每条不得超过15个字。
答:①
② 。
18.下面的说法不符合本文意思的是哪几项( )
A.《红楼梦》,“一方面强调了不失其真”,“一方面又强调了不可当真”,这体现了曹雪芹的创作思想。
B.作者不同意用小说的创作去反映、干预现实生活。
C.作者认为一味地写实,或者完全地梦幻化,都不是真小说家的境界。
D.作者提醒人们,写实的作品会变成一种介人,一种舆论,容易提倡异端,容易犯上作乱。
E.作者提出,只有穿插装点一些荒诞的幻化的内容,才能把小说与人生间离开来。
19.这段文字选自《红楼启示录》。从节选文字看,作者从《红楼梦》的创作中受到的启示是什么?(答案不得超过30个字)
答:
练习答案
1C2C3C4D5D【解析】这是一道阅读鉴赏题。要对分析选项做出正确的判断,必须通观,对两首词的总体倾向加以把握。《西江月》词采用的是明贬暗褒、寓褒于贬的手法。看似贬斥贾宝玉, “不通世务”、 “怕读文章”、 “无能第一”、 “不肖无双”,由于贬斥者是站在封建道德的立场上的,所以就变成了对贾宝玉的判逆性格的赞美和褒扬。所谓的“不通世务”,是指宝玉不通封建官场的应酬: “怕读”的只不过是被视为儒家经典的子曰诗云;宝玉的“无能”指他不善钻营求取功名:这样的人必然是封建家族的不肖子孙了。因此,ABC三项分析是正确的。D项中认为是“批评贾宝玉的‘叛逆'行为,指出青年人的方向,”显然背离了词的主旨。答案应是D项.6B7C8D9D10A11ABC12C13(1)逻辑重音是: 我
(2)意思是:炫耀自己的执掌贾家大权的地位 14答:其间离合悲欢、兴衰际遇,俱是按迹寻踪,不敢稍加穿凿。15C16答:现实生活17答:①给作者留下了创作的自由;②给读者留下了阅读欣赏的自由。18BDE19答:写实的小说与写梦幻的小说各有长短,二者应该结合起来。
在高中复习阶段,大家一定要多练习题,掌握考题的规律,掌握常考的知识,这样有助于提高大家的分数。精品学习网为大家整理了语文人教新课标必修三林黛玉进贾府测试,供大家参考。
标签:高一语文试题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