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一 > 高一语文 > 高一语文试题

人教版高一语文下学期必修四期末测试卷2

编辑:

2014-10-15

⑤有一本书叫《百年孤独》,李清照是千年孤独,环顾女界无同类,再看左右无相知,所以她才上溯千年到英雄霸王那里去求相通,“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还有,她不可能知道,千年之后,到封建社会气数将尽时,才又出了一个与她相知相通的女性——秋瑾,秋瑾回首长夜3000年,也长叹了一声:“秋风秋雨愁煞人!”

⑥如果李清照像鲁迅笔下的祥林嫂一样,是一个已经麻木的人,也就算了;如果李清照是以死抗争的杜十娘,也就算了。她偏偏是以心抗世,以笔唤天。她凭着极高的艺术天赋,将这漫天愁绪抽丝剥茧般地进行了细细的纺织,化愁为美,创造了让人们永远享受不尽的词作珍品。李词的特殊魅力就在于它一如作者的人品,于哀怨缠绵之中有执著坚忍的阳刚之气,虽为说愁,实为写真情大志,所以才耐得人百年千年地读下去。

⑦郑振铎在《中国文学史》中评价说:她是独创一格的,她是独立于一群词人之中的。她不受别的词人的什么影响,别的词人也似乎受不到她的影响。她是太高绝一时了,庸才的作家是绝不能追得上的。无数的词人诗人,写着无数的离情闺怨的诗词;他们一大半是代女主人翁立言的,这一切的诗词,在清照之前,直如粪土似的无可评价。于是,她一生的故事和心底的怨愁就转化为凄清的悲剧之美,她和她的词也就永远高悬在历史的星空。

⑧随着时代的进步,李清照当年许多痛苦着的事和情都已有了答案。可是当我们偶然再回望一下千年前的风雨时,总能看见那个立于秋风黄花中的寻寻觅觅的美神。

(选自《十月》,作者:梁衡。有删改)

18.大量引用是本文的一大特色,试分析文章第②③节中中引用陆游和王维诗句的作用。(4分)

19.作者将李清照称为“乱世中的美神”,她的“美”在文中有哪些体现?试结合全文,分条陈述。(4分)

20.如何理解文章开头画线句子“李清照的悲剧就在于她是生在封建时代的一个有文化的女人”的含义?

21.(1)郑振铎曾提到过“无数的词人诗人,写着无数的离情闺怨的诗词”,请默写一首这种类型的诗词句子或篇目名。(1分)

答:

(2)结合全文,你怎样理解这些写“离情闺怨”的诗词在李清照的诗作面前是“直如粪土似的无可评价”?  (5分)

四、语言表达(16分)

22.请以“长城”为开头,重组下面的句子,要求句间语意连贯。可以增删个别字词。 (4分)

无论是绘制人文政治地图,还是绘制环境资源地图,既不是自然的地貌形态,也不是人类的聚落和交通线的长城,却都被习惯地标上而成为中国“底图”上的一种“基本”东 西。

23.仿照画线句子的修辞与句式,再写两个句子,使整句话连贯、完整。(4分)

我国“定型”“有派”的诗词作家也有一些让我们耳目一新另类作品。

杜甫既有沉郁顿挫的“万里悲秋常作客”,也有明朗轻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                                        ;

24.阅读王维的《终南别业》,回答问题:(8分)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1)你是如何理解颔联中的“独”与“空”字的内涵的?(4分)

(2)近人俞陛云在《诗境浅说》说:“行至水穷,若已到尽头,而又看云起,见妙境之无穷。可悟处世事变之无穷,求学之义理亦无穷。此二句有一片化机之妙。”结合全诗谈谈你对颔联的理解。(4分)

五、作文(任选一题)(60分)

(一)话题作文

爱父母、爱祖国,这是情感的底线;遵纪守法、诚实守信,这是行为的底线;尊重别人、团结友善,这是为人处世的底线……足球、篮球、羽毛球是不能让它越出场地两端的底线的;做人,更不能堕落于底线之下,在道德与法制上,是连“擦边球”也不能打的。底线,是是非善恶的分水岭。

请以“做人的底线”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二)传记写作

你一定有自己崇拜的偶像,请以“我心中的╳╳╳”为题,选取你身边熟悉的一个人,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人物传记。要求:文中不得出现传主的真实姓名与有关信息,(2)注意突出传主的识见和鲜明的个性特点,(3)运用能够反映传主精神特征、具有决定意义的细节描写。

参考答案

1.C(A中“浃”应读“jiā”;中“轴”应读“zhòu”,“寥”应读“liáo”,“哑”应读“yā”;C中“症”应读“zhèng”,“应”应读“yīng”,“殷”应读“yīn”,“累”应读“lěi”;D无错误。)

2、B(A中“孰不知”应为“殊不知”,“心心相映”应为“心心相印”;C中“过度房”应为“过渡房”,“合盘托出” 应为“和盘托出”;D中的“睽违” 应为“暌违”,“开源截流”应为“开源节流”。)

3.A            4.D

5.C(无独有偶:虽然罕见,但是不止一个,还有一个可以成对(多用于贬义)。挡箭牌:盾牌,比喻推脱或掩饰的借口。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多形容文章悲惨动人。拍手称快:拍着手喊痛快,多指仇恨得到消除。)

6.D(A中“景德镇陶瓷”应改为“景德镇制瓷”,“首批” 应调整到“国家级”的前面。B中搭配不当,“山东大嫚”的后面应加上“的典型特征”;C中关联词语位置不当,“虽然”应调至“内容”的前面。)

7.D  8.C       9.B(“现、当代”有误,应是“近、现代”)

10、D(“形式上”与“意义上”应对调。)

11.(1)把世上其他说书人的耳朵摘下来,使他们仔细听柳敬亭说书,恐怕都会惊叹得咬舌死去呢!

(2)但是他口齿灵利,眼神流动,衣服雅静,简直与王月生一样地美好,所以他们的声价正好相等。

12、 D(戴进的真迹)

13.C(A项①中“且”:副词,将要;②中“且”:副词,况且。B项①中“为”:动词,做;②中“为”:动词,成为。C项中“于”,都是介词,在,到。D项①中“而”:连词,可是;②中“而”:连词,表示假设或顺承。)

14.①戴进学画前做锻工时“瘁心力” “为人物花鸟,肖状精奇,直倍常工” (竭尽心力);

②及时地将自己的心智从“巧托诸金”转移到“命意不朽”的“徙智于缣素” (技艺调整);

③把技艺从“徒得糈”(养家糊口),提升到“托此不朽吾名” (追求高远);

④戴进在绘画上从不容易达到的 “著红” 入手,“独得古法入妙”, 学画名高一时(技取独到);

⑤戴进在绘画上“画疏而能密,著笔澹远,其画人尤佳”(技法独步)。

15.如从选取典型材料、人生重大(事件)遭际,以小见大、烘托对比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写作手法上的语言描写、白描手法等等。

参考译文:

明代画家以戴进为第一名。戴进,字文进,杭州人。明宣宗喜欢绘画,他绘制的画充分发挥了上天赐予他的才能。当时,他身边的待诏有谢廷循、倪端、石锐、李在,都有名气。戴进入京城,画家们妒忌他。一天,在仁智殿呈画给皇上,戴进呈上的是《秋江独钓图》,画中人穿着红袍在水边垂钓。绘画唯有红颜色不易著,戴进独自得到古法的妙处。明宣宗观赏它。谢廷循在旁边跪下对皇帝说:“戴进的画非常美,只是赤红色是朝廷高级官员的服色,怎么让钓鱼人穿红袍呢?”宣宗点头赞同,于是就用手一挥不再看戴进其余的画。所以戴进住在京师,十分穷苦。

戴进原先是首饰匠,他锻制的人物花鸟,模拟得形神毕肖十分精奇,其价值超过一般锻工制品的一倍。戴进自己很得意,以为人们一定十分看重而把它们当作宝贝流传下去。一天,在集市的熔金人那里,看到的首饰,就是戴进打制的,顿时感到悲伤失意。回来他对人说:“我耗尽了心血制作了这些东西,哪里仅仅为了换饭吃呢?心想借首饰使我的名字不朽啊。如今他们销毁我制造的首饰一点不爱惜,这种手艺不值得再做下去了。今后我将干什么工作才行呢?”人们对他说:“你那巧妙的技术放在金银首饰上,首饰只供世人把玩及小孩妇女装饰而已。他们只沉溺于首饰的辉煌光亮,哪里了解制作人的辛苦?你若能把手艺移以素绢上作画,这样一定能流传下去的。”戴进非常高兴,就学画画,当时名声很高。

然而戴进命运不好,虽然得到待诏的官位,但前途坎坷不平没有得到皇帝的恩遇。他的画在疏淡的几笔中能细致的描摩事物,用笔清淡幽深。他画人物尤其美,他的真迹也很少看见了。我钦佩戴进,一个首饰匠,却立下不朽志向,最终出了名。

16.(1)①节中夸张、比喻:阿尔的太阳狠刺……是一个螺旋形的、柠檬黄液体的火球”

(2)②节中比喻、拟人:犹如泥水匠……瞌睡

(3)③节中拟物:像山羊似地在……一直跳到顶层

(4)④节中比喻:脚底下的市镇,像一条万花筒似的瀑布

17.参考《导学练91页题目以及答案》

18.引陆游诗句的作用在于借陆游的愤怒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交代了李清照生活的社会背景;引王维的诗句在于赞美李清照如“松间明月”“石上清泉”般的超俗人格。 (考查分析文章写作手法与表达方式)

19.李清照的“美”体现在:①追求民族气节和政治立场上的坚定;②追求人格的超俗;③化愁为美,创造了让人们永远享受不尽的词作珍品。 ( 考查筛选信息、归纳要点)

20.在封建社会,作为女人,她们依附于男人而存在,没有独立的社会地位;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她又处在社会思想的制高点,她看到了许多别人看不到的事情,追求着许多别人不追求的境界。正由于这两方面的矛盾,她只能生活在孤独与悲哀之中,这就是李清照的悲剧。 (考查理解文章的含义)

21. (1)如《雨霖铃》或“多情自古伤别离”;《》。无数的词人诗人,写着无数的离情闺怨的诗词(2)赞同:①在写作的主题上,离情闺怨类诗词写的都是男女相思;李清照的词作往往表现的是女词人在国难当头的困境里的愁思。②在诗词的格调上,离情闺怨类诗词表现的都是狭隘的个人愁绪;李清照的诗词往往表现出关心国家兴亡,坚守操守的大志。③在艺术风格上,离情闺怨类诗词往往滥用感情,手法粗劣;李清照的诗词含蓄蕴藉,给人以美的享受。

不赞同:①“无数”“粪土”等说法太绝对;②高于或相当于李诗者不乏其人,例如柳永等:③诗作风格、内容等应该丰富多彩,不拘一格。(谈出两点理由,且角度不重复,言之成理即可。每点2分。考查鉴赏与评价人物形象及作品含义)22【句式变换】(4分)  参考答案:长城既不是自然的地貌形态,也不是人类的聚落和交通线,但无论是绘制人文政治地图,还是绘制环境资源地图,都习惯地标上它。长城已成为中国“底图”上的一种“基本”的东西。

评分标准:以“长城”开头,得1分;原句信息保留准确,得1分;内在逻辑关系合理,如“既不是……也不是”、“但……”,得1分;语言表达准确、通顺,得1分。

23.陶渊明既有静穆悠然的《归园田居》,也有激昂强烈的《读山海经》;

李清照既有凄婉清丽的《声声慢》,也有雄浑奔放的《夏日绝句》:

苏轼既有豪放旷达的《念奴娇》,也有缠绵婉约的《江城子》。

岳飞既有慷慨激昂的《满江红》,也有蕴藉婉约的《小重山》。

24.(1)“兴来每独往,胜事自知” 中“独往”,写出诗人的勃勃兴致;下一句“自知”,又写出诗人欣赏美景时的乐趣。诗人同调无多,兴致来时,惟有独游,赏景怡情,能自得其乐,随处若有所得,不求人知,自己心会其趣而已。一个“空”字透露出来的不是消极、悲观、失望之情,而是那种自得其乐的闲情逸致。可谓“空”字不空、词“空”意丰。

(2)“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是说随意而行,走到哪里算哪里,然而不知不觉,竟来到流水的尽头,看是无路可走了,于是索性就地坐了下来,是心情悠闲到极点的表示。云给人以悠闲的感觉,也给人以无心的印象。通过这一行、一到、一坐、一看的描写,诗人此时心境的闲适也就明白揭出了。此二句深为后代诗家赞赏。俞陛云在是很有见地的。再从艺术上看,这二句诗真是诗中有画,天然便是一幅山水画。毋怪《宣和画谱》指出:“‘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及‘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之类,以其句法,皆所画也。”诗句有随遇而安的理趣。

要多练习,知道自己的不足,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以下是精品学习网为大家总结的高一语文下学期必修四期末测试卷,希望大家喜欢。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