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5-11-10
三、古诗文阅读(选择题每题3分,共39分)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20题。
项脊轩志
归有光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竞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往往而是 往往:到处
B. 吾妻来归 归:回家
C. 迨诸父异爨 爨:烧火做饭
D. 余扃牖而居 牖:窗户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且何谓阁子也 且臣少仕伪朝
B.庭中始为篱,已为墙 重为乡党所笑
C.余扃牖而居 渔父莞尔而笑
D.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仆以口语遭遇此祸
18.下列句子与“其制稍异于前”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
A.轩凡四遭火,得不焚 至激于义理者不然
B.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灌夫受辱于居室
C.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D.安能以身之察察 蚓无爪牙之利
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段文字借项脊轩来写事,这些琐事、琐谈,虽是一鳞半爪,但它们是从生活之树上采撷的最有光彩的枝叶,是生命长河中最动人的浪花,因此使人在情感上易于与之共鸣。
B.这段文字主要写了三件事:一是大家庭的分崩离析和破落,二是母亲对子女的无微不至的关怀,三是写祖母对作者的牵挂、赞许和期盼。
C.这段文字,将大家庭分崩离析、破落之感慨,对祖母、母亲的深深怀念与眷恋,及怀才不遇、功名未成之感叹与对亡妻的真挚感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产生了动人的魅力。
D.和《五人墓碑记》选择重大题材、阐明生死重大意义不同,这段文字写的都是极其平常的生活细节,题材尽管小,却很能打动人心。“事细而情深”构成了这篇散文的一大特色。
20.把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
译文:
(2)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
译文: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共7分)
江间作四首(其三)
潘大临①
西山通虎穴②,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③,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①潘大临(约1057~1106):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②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③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
21.(1)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3分)
(2)从全诗看,作者向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请简要分析。(4分)
(三)、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22-23题。(共6分)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而孔子心目中的“仁”并非单纯的思想。
22.上述文字中哪一句话最能体现孔子的“仁爱”思想?(2分)
23.依据上述对话,你认为孔子的“仁爱”思想表现出哪些重要特点?(4分)
(四)古诗文填空
2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共8分)
(1) , ;茕茕独立,形影相(《陈情表》)
(2)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 。”(《仁者爱人》)
(3)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 。?(《长亭送别》)
(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则不复也。(《克己复礼》)
(5) ,来者犹可追。(《知其不可而为之》)
(6) ,于我如浮云。(《君子之风》)
(7) ,水浅而舟大也。(《逍遥游》(节选))
四、作文(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老一小两个人同时在沙漠里种胡杨树。年轻人待树苗成活以后,每隔三天就要来给它浇水,而老人一等到树苗成活以后,就来得很少;即使来了,也只是把被风刮倒的树苗扶一扶,不浇一点水。转眼几年过去了,胡杨树都长得很粗了。忽然有一天刮起了沙尘暴,第二天风停后,两人惊讶地发现,年轻人种的胡杨几乎全被风刮倒了,有的甚至连根拔起;而老人种的树,只是被风吹折了一些树枝,吹掉了一些树叶。年轻人很诧异,问起原因,老人道:“你经常给树浇水施肥,它的根就不往泥土深处扎。如把树载活以后就不去理睬它,逼得它们不得不把自己的根一直扎到地底下的泉源中去。有这么深的根,这些树怎能轻易被风刮倒?”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了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字数要求在800字以上。
高二语文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D (A项 “肖像”读“xiào”, B项 “不落窠臼”读“kē”, C项 “苗裔”读“yì”、“茕茕孑立”读“qióng”)
2.D(励——厉;上——尚;奇——其)
3.A
4.A
5.c
6.【试题立意】本题考查“仿用句式”能力。答案示例:①我只想知道它是不是你与人沟通的桥梁②我不想知道你的藏书多么丰富③我只想知道它是不是你通向成功的阶梯
【试题解析】这是一个较为宽泛的仿写题,除了句式的要求外,最为关键的是修辞手法,原句中的“窗口”、“灯塔”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所以答案所给的“桥梁”、“阶梯”就是很好的模仿,解答时要先选定好喻体,剩下的就容易了。再如“航船”、“春风”、“甘霖”、“绿洲”之类的喻体。
7.答案提示:
(1)森马集团:凸现年轻人的个性,倡导良好的心态和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2分)
(2)网民:误导年轻人,缺少公益心、社会责任感和基本的职业道德。(2分)(观点正确即可酌情给分,超过30字,酌情扣分)
8.A(答非所问。该项表述的是我国饮用水安全危机的现状和危害,而非成因。)
9.C(A项表述不准确,756种“有机化合物”中只有部分有机化合物会威胁人类健康;B项表述扩大了范围,从原文可以看出,“经济损失”是指“因饮用水不安全引发疾病”而造成的损失,而“饮用水不安全造成的经济损失”还可能包括购买净水设备、瓶装水等费用;D项张冠李戴,文中“过滤量”是指去除杂质的量,而非出水的速度。)
10.C(A项扩大了推断的条件,原文为“如果水源不合格……采取深度处理的方法”,当水源合格时,就不需要深度处理的方法了;B项推断不严密,应为“少饮用不清洁的水就少生病”;D项“传统工艺被淘汰势在必然”这一推断绝对,深度处理是在传统工艺之上进行的。)
11. 保证水源安全,加大资金投入、深度处理以净化污水。(每点1分,共3分)
12、摆脱世俗的羁绊和喧嚣,(1分)获得理想的快乐、自由和幸福。(1分)(评分说明:每点1分,大意对即可)
13、①逃离学校生活走上社会,(1分)结果快乐只是短暂的。(1分)
②不断改变现实环境,(1分)结果处处都一样。(1分)
③以旅行调剂生活,(1分)结果兴味盎然而去,失落而回。(1分)(评分说明:6分,每点2分,大意对即可)
14、①拙朴而奇异,(1分)
②A、引发思考,领起下文;B、为末尾的感悟作铺垫。(评分说明:4分,①处1分,②处答1点得1分,答2点得3分,大意对即可)
15、用拟人手法(1分)告诉人们:幸福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关键是要用心去感悟。(2分)(评分说明:3分,修辞1分,含义2分,大意对即可)
16.B(归:出嫁)
17.C(C.均表修饰A.那么/况且 B做、修为/表被动 D.凭借/因为)
18.B(B.状语后置 A.被动 C.判断 D.定语后置)
19.C(无怀才不遇之感叹)
20.翻译略
21、(1)“拳”和“退”。用“拳”字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用“退”字别致、生动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
(2)向往一种隐逸的生活。①诗的前两联,作者从眼前之景,转入怀古,遥想当年赤壁之战时的人事,而今安在?从而发出了“波流万世功”的感叹。②诗的后两联,作者赞叹宿鹭、飞鸿的闲适,接着又仿佛看到了渔翁的扁舟,联系到“波流万世功”的感叹,于是提出“最羡渔竿客”,想驾一叶小舟在烟雨朦胧中归去!
22.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23.一是“一以贯之”的“忠恕”;二是有积极人、博施于民、能近取譬等;三是注重“仁爱”的实践性和时效性,以实际行动造福百姓,推动社会进步。
24.(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2)敝之而无憾
(3)淡烟暮霭相遮蔽
(4)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5)往者不可谏
(6)不义而富且贵
(7)置杯焉则胶
四、作文(60分)
24.材料涉及到“老人” “年轻人” “胡杨树” 等几个对象。
①从“老人种的胡杨在沙尘暴后无碍”这一点分析,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在子女的教育、人才的培养方面,一定要有科学的方法、长远的眼光。
②从“年轻人种的胡杨在沙尘暴后全被风刮倒” 这一点分析,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一味关心爱护有可能会贻误被关爱者的一生。
③从“胡杨树如何才能抵挡沙尘暴”这一点上分析,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逆境成才、顺境可能会使生命变得脆弱,要夯实基础。
最后,希望精品小编整理的高一语文上册期中考试练习试卷对您有所帮助,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相关推荐:
标签:高一语文试题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