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一 > 高一语文 > 高一语文试题

高一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2016

编辑:sx_gaohm

2016-03-05

语文的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精品小编准备了高一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希望你喜欢。

第Ⅰ卷(选择题30分,每小题3分)

一、(12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吃穿用度(dù)  度(dù)其位次   敕(chì)造

B.间(jiàn)或一轮   豆绿宫绦(tāo)   盥(ɡuàn)手

C.人烟阜(fù)盛   懵(měnɡ)懂顽童  炮(pào)烙

D.鼻腻(nì)鹅脂   咀(zǔ)嚼赏鉴   悚(sù)然

【答案】 B(A.度其位次:duó;C.炮:páo;D.咀:jǔ,悚:sǒnɡ。)

2.下列词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削肩细腰  瘦削不堪  冰雪削融

B.文彩精华  丰富多彩  没精打彩

C.放诞无礼  衔玉而诞  垂诞三尺

D.标致人物  纨袴膏粱  联绵不断

【答案】 D(A.冰雪削融—消;B.没精打彩—采;C.垂诞三尺—涎)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生倏忽,把生命的光束集中在一点上,深入地学下去和做下去,心猿意马,才会有所成就。色诺芬说得好:大黄牛心目中的上帝,也只是一头牛。

B.我不相信考试,但既然身在这个制度中,就得跟着规则玩。这就是生活,很多时候不因为你喜欢或那是对的,而是山不转水转,只好跟着游戏规则走,并做到最好。

C.为力求传文的准确、公允,她最初选用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初稿杀青后,她不满意,决定大幅度推倒重来,除用第三人称叙事外,辅以第一人称的感触。

D.这条城际高速铁路的建设难度较大,有关部门必须求田问舍,才能做好沿途占用土地和搬迁住宅的工作。

【答案】  C(“杀青”古人写书,先在竹简的青皮上起草,以便于涂改,改定后再削去青皮,写在竹白上,叫做杀青。现借指著作完稿。A.心猿意马:形容心里东想西想,安静不下来。当用“心无旁骛”;骛,追求;心思没有另外的追求,形容心思集中,专心致志。B.“山不转水转”:比喻情况总是在变化的,一时不顺利也不必懊恼和悲观。不合语境,应换用“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在某个部门或圈子里,必须遵守相应的游戏规则,不能率性而为的。D.求田问舍,谋求购置田地房屋。指只知道置产业,谋求个人私利。比喻没有远大的志向。)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从2008年6月1月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使用、销售、生产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

B.“五四”新文化运动主张废除文言文,提倡白话文,它的目的是要推翻封建专制,提倡科学民主的西方文化。

C.有专家认为,网络是民意表达的窗口,但只要是匿名的,就会有情绪化的言论,必然导致侵犯、攻击,网络语言暴力必须引起重视。

D.今年1月19日,日本铁路公司在东京八重洲北口试验成功“发电地板”,这种神奇的地板能将乘客走路时产生的能量转换成绿色能源。

【答案】 D(A.语序不当,应为“生产、销售、使用”;B.成分残缺,可在“推翻封建专制”后加“统治”;C.不合逻辑,“只要……就……必然”措辞绝对化,可改为“……但因为是匿名的,往往会有情绪化的言论,很容易导致侵犯、攻击……”。)

二、(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中国诗歌自身的调节功能

中国诗歌之所以能历久而不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本身有一种调节功能,其语言形式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从四言到五言到七言,随着汉语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形成新的节奏。二二节奏的四言诗是诗歌的早期形式,随着《诗经》时代的结束而趋于僵化。此后的四言诗,如曹操《短歌行》那样的佳作实在不多。中国诗歌主要的形式是二三节奏的五言和四三节奏的七言。四言诗一句分成均等的两半,节奏呆板。五七言前后相差一个音节,寓变化于整齐之中,节奏活泼。所以五七言取代了四言而成为中国诗歌的主要形式。为什么七言没有继续加长,发展为九言呢?我想这是因为一句诗七个音节已经达到读起来不至于呼吸急促的最大限度,加长到九言读起来呼吸急促,这样的诗行不容易建立起来。

在音节变化的同时,格律也在逐渐严密化。中国诗歌是从自由体(古诗)走向格律体(近体诗),但格律体确立之后自由体仍不衰退,而是和格律体并存着,各有其特点。就一个诗人来说固然有的擅长自由体,有的擅长格律体,但两方面的训练都是具备的。在自由体与格律体之间始终没有分成派别。它们互相补充各擅其能,共同促使中国诗歌的繁荣发展。

从深层考察,诗歌的发展乃是性情与声色两种因素的交互作用。从重性情到重声色,是中国诗歌史的第一个转变,这个转变发生在晋宋之际,具体地说是在陶谢之间。这恰好也正是近体诗的各种技巧被自觉加以运用的时候。明代的陆时雍说:“诗至于宋,古之终而律之始也。体制一变,便觉声色俱开。谢康乐鬼斧默运,其梓庆之 乎。”具体地说,这个转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从重写意转到重摹象,从启示性的语言转向写实性的语言。《文心雕龙•明诗篇》说:“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指出了转变后的状况。从陶到谢的转变,反映了两代诗风的嬗递。正如沈德潜所说:“诗至于宋,性情渐隐,声色大开,诗运一转关也。”(《说诗晬语》)重声色的阶段从南朝的宋延续到初唐,一方面丰富了表现技巧,另一方面也建立起严密的格律,到盛唐,性情与声色完美地统一起来,遂达到了诗歌的高潮。

但是性情与声色的统一毕竟不能维持多久。盛唐半个世纪一过,二者便又开始分离。重性情的,声色不足;求声色的,性情不完。此后二者统一的诗作虽然不少,但能以二者的统一维持一个时代的再也没有了。中国诗歌史总的看来是辉煌灿烂的,但其顶峰也不过只有这么一个盛唐,半个世纪而已。

5.下列表述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随着人们对《诗经》兴趣的降低,《诗经》的时代结束了,人们由此感觉到二二节奏的四言诗越来越僵化。

B.中国诗歌没有从五言七言发展成九言,是因为五言七言寓变化于整齐之中,节奏更为活泼。

C.明代的陆时雍和《文心雕龙•明诗篇》都指出了两代诗风的嬗递发生在陶渊明和谢灵运之间。

D.晋宋之间,诗歌转变主要表现在从重写意到重摹象,从启示性语言转向写实性语言两个方面。

【答案】 D(A.“对《诗经》兴趣的降低”理解有误,B.原因是九言“读起来呼吸急促”,C.《文心雕龙•明诗篇》只指出转变后的状况。)

6.下列对中国诗歌性情与声色之间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晋宋之际,中国诗歌发生了第一次转变,从重性情转向重声色。

B.盛唐时,性情与声色的完美统一,使中国诗歌达到了发展的顶峰。

C.诗歌在盛唐之前,重声色,轻性情;在盛唐之后,重性情,轻声色。

D.盛唐半个世纪一过,能以性情与声色的统一维持一个时代的现象再也没有过。

【答案】 C(盛唐之后声色和性情是顾此失彼的,轻重没有明确的对应。)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诗歌能历久不衰,是因为人们在诗歌创作中总是保持探索求新的自身调节的状态。

B.中国诗歌的发展是从自由体走向格律体,后来出现各种技巧被自觉运用的重声色也就不足为奇了。

C.古诗与近体诗的长期并存,说明在中国诗歌史上对诗歌语言形式层面的追求意义不大。

D.从诗歌的发展来看,性情与声色两者只有完美统一起来,才能真正成就诗歌的灿烂辉煌。

【答案】 C(不能因为二者的并存而否定对语言形式追求而产生的二者互补共同促进中国诗歌繁荣发展的意义。)

三、(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0题。

楚干将、莫邪为楚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欲杀之。剑有雌雄。其妻重身当产。夫语妻曰:“吾为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往必杀我。汝若生子是男,大,告之曰:‘出户望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背。’”于是即将雌剑往见楚王。王大怒,使相之。剑有二,一雄一雌,雌来,雄不来。王怒,即杀之。

莫邪子名赤比,后壮,乃问其母曰:“吾父所在?”母曰:“汝父为楚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杀之。去时嘱我:‘语汝子,出户望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背。’”于是子出户南望,不见有山,但睹堂前松柱下,石底之上,即以斧破其背,得剑,日夜思欲报楚王。

王梦见一儿,眉间广尺,言欲报仇。王即购之千金。儿闻之,亡去,入山行歌。客有逢者,谓:“子年少,何哭之甚悲耶?”曰:“吾干将、莫邪子也。楚王杀吾父。吾欲报之!”客曰:“闻王购子头千金。将子头与剑来,为子报之。”儿曰:“幸甚!”即自刎,两手捧头及剑奉之,立僵。客曰:“不负子也。”于是尸乃仆。

客持头往见楚王,王大喜。客曰:“此乃勇士头也,当于汤镬煮之。”王如其言。煮头三日三夕不烂。头踔出汤中,瞋目大怒。客曰:“此儿头不烂,愿王自往临视之,是必烂也。”王即临之。客以剑拟王,王头随堕汤中;客亦自拟己头,头复堕汤中。三首俱烂,不可识别。乃分其汤肉葬之,故通名三王墓,今在汝南北宜春县界。

(选自《搜神记》)

8.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大怒,使相之    相:审看

B.王即购之千金 购:悬赏征求,重金收买

C.客曰:“不负子也。”  负:辜负

D.愿王自往临视之    临:面临

【答案】 D(临:从高处往低处看。这里可译为“接近”。)

9.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以弱抗暴精神的一组是(  )

①日夜思欲报楚王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