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6-04-21
【附 文言文译文】
赵咨字文楚,东郡燕人。父亲赵畅,做过博士。赵咨少时死了父亲,有孝顺的行为,州郡推举为孝廉,他都不到任。延熹元年(158),大司农陈豨推荐赵咨说他极孝顺,有道德,于是(咨)升为博士。灵帝初年,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被宦官杀害,赵咨就称病辞去。太尉杨赐特征召他,叫他用幅巾为首饰,不加冠冕,进去与大家讲学。后来,举高第,几次升迁做了敦煌太守。后因病免职回家,亲自率领子孙种田糊口。有一次,强盗晚上到他家打劫,赵咨怕惊动母亲,于是先到门外迎接强盗,强盗要求他准备饭食,他辞谢道:“老母八十岁了,有病需要治疗,家里很贫困,无隔宿之粮,请求多少留点衣服粮食。”妻子以外,一无长物,强盗都感到惭愧叹息,跪下告辞道:“我们太无礼了,不该侵扰贤者。”说完都跑开了。赵咨追出来送东西给他们,没有赶上。从此更加出名了。朝廷征拜议郎,称病不到,诏书责备,州郡用礼相迎,前后多次,不得已才去应召。又拜赵咨为东海相。去上任时,经过荥阳,敦煌县令曹暠,赵咨的旧交,也是孝廉,在路旁边候迎,赵咨不停留,曹暠送至亭次,望着车辆的灰尘不能跟上,对主簿说:“赵君名声很大,现在过我县界不见我,一定会被天下人笑话。”于是丢下印绶,追至东海。见赵咨后,辞职回家。他被当时人所看重就是这样。
赵咨做官很清廉简朴,计算时间支取薪俸,豪党害怕他的俭节。做官三年,因病请求免职,征拜为议郎。带病到了京师,临终时,告诉他的故吏朱祗、萧建等,要他们采用薄敛素棺,垫以黄土,想使尸体速朽,早归后土,不要听凭子孙改变计划。朱祗、萧建送丧到家,儿子赵胤不忍心让父体与土并合,想更改殡葬之法,祗、建告诉他父亲的遣命,于是照办,当时人称赵咨是明达之人。
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不听子孙改之。 听:听从,听便。
B.诏书切让。 让:责备
C.咨乃谢病去。 谢:谢罪
D.所凶无状,干暴贤者。 干:冒犯
答案:C(这里的“谢”应该是“推脱”的意思)
13.以下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赵咨清廉俭朴的一组是 ( )
①州郡召举孝廉,并不就。②躬率子孙耕农为养。③居贫,朝夕无储,乞少置衣粮。④妻子物余,一无所请。⑤咨在官清简,计日受奉。⑥告其故吏朱祗、萧建等,使薄殓素棺。
A.①③④⑤ B.②③⑤⑥
C.①②④⑥ D.②③④⑤
答案:B(①表现赵咨的淡泊名利,④表现赵咨的孝行。)
14.下列对原文的有关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赵咨少年丧父,因行孝道而闻名,州郡长官推荐他为孝廉,但他淡泊名利,推辞不就。
B.有一伙强盗到赵咨家抢劫,赵咨怕强盗吓坏母亲,先到门口迎盗,强盗被他的孝行感动,惭愧而去。
C.赵咨上任途中,经过荥阳,不因为曹暠效法自己的孝廉而停留,于是曹暠感到很惭愧,抛弃印绶,追至东海,拜见赵咨后就辞官归家。这件事,足以说明赵咨在当时的影响力很大。
D.赵咨去世之后,其子赵胤不忍父亲简葬,打算更改葬法。赵咨的故吏将赵咨临终遗命相告,终于按原计划实行。
答案:C(关键是对文中“咨之故孝廉也”的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应是“赵咨原先任敦煌令时举荐的孝廉”:“足以说明赵咨在当时的影响力很大”也比较模糊,这件事主要是为了现赵咨当时在人们心目中的崇高威望。)
第二卷 (非选择题 共108分)
四、文言文
15、把文言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赵君名重,今过界不见,必为天下笑!(4分)
答案:赵君名声很大,现在过 我界不见我,一定会被天下人笑话。
(2)咨在官清简,计日受奉,豪党畏其俭节。(4分)
答案:赵咨做官时很清廉简朴,计算时间支取薪俸,豪党害怕他的俭节。
诗歌鉴赏:(8分)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病 牛
李 纲
耕犁千亩实①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②?
但得众生皆得饱, 不辞羸病卧残阳。
[注释]①实:果实,此处指稻谷。 ②伤:怜悯
16:(1)诗中的“病牛”是一种什么样的形象?(3分)
答案:力尽筋疲、无人怜惜而不辞羸病、志在众生的老牛即诗人形象的化身。
17:(2)“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一种思想境界。(5分)
答案:比喻,双关,托物言志。诗人借“病牛”来表达心甘情愿为众生的温饱而不辞羸病之志。这两句诗将病牛与“众生”联系起来写,以“但得”与“不辞”对举,强烈地抒发了病牛不辞羸病,一心向着众生的志向。“残阳”又是双关语,既指夕阳,又象征病牛的晚年,表现老牛身体病弱却力耕负重、死而后已的精神。
(答出手法2分,思想境界3分。)
赏析:李纲是跨越两宋的抗战派领袖。宋钦宗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人入侵,他任兵部侍郎,是最得力的主战派,结果为投降派所排斥,遭贬谪。南宋初,李纲被高宗赵构起用为相,修内治,整边防,力图收复中原失地,又为投降派所不容,很快罢相后居鄂州。《病牛》这首诗便是他于宋高宗绍兴二年(1132)在鄂州所作。作者屡次被谪,疲惫不堪,却耿耿不忘抗金报国,想着社稷,念着众生,这与其笔下身体病弱、力耕负重、力尽筋疲、无人怜惜而不辞羸病、志在众生的老牛是何等相似!
诗的前两句“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写病牛耕耘千亩,换来了劳动成果装满千座粮仓的结果,但它自身却精神极为疲惫,力气全部耗尽,然而,又有谁来怜惜它力耕负重的劳苦呢?这里,作者从揭示病牛“耕犁千亩”与“实千箱”之间的因果关系上落笔,将病牛“力尽筋疲”与“谁复伤”加以对照,集中描写了病牛劳苦功高、筋疲力尽及其不为人所同情的境遇。首句中的两个“千字”,分别修饰“亩”与“箱”(通“厢”,指粮仓),并非实指,而是极言病牛“耕犁”数量之大、劳动收获之多,同时,也暗示这头牛由年少至年老、由体壮及体衰的历程。次句反诘语气强烈,增添了诗情的凝重感。
诗的后两句笔锋陡地一转,转为述其志:“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病牛劳苦功高,筋疲力尽,却无人怜惜,但它没有怨天尤人,更未消极沉沦。因为它具有心甘情愿为众生的温饱而“羸病卧残阳”之志。这两句诗将病牛与“众生”联系起来写,以“但得”与“不辞”对举,强烈地抒发了病牛不辞羸病,一心向着众生的志向。结句中的“残阳”是双关语,既指夕阳,又象征病牛的晚年,它与“卧”等词语相结合,有助于表现老牛身体病弱却力耕负重、死而后已的精神。
这首诗惟妙惟肖地刻画了一个病牛的形象,既绘出其身体病弱之形,更传出了其不辞羸病、志在众生之神。如此咏牛,颇为切合牛任劳任怨、唯有奉献、别无他求的性格特点。不过,此诗并非为咏牛而咏牛,而是“托物言志”,借咏牛来为作者言情述志。
诗人疲惫不堪,却耿耿不忘抗金报国,想着社稷,念着众生,因此其笔下力尽筋疲、无人怜惜而不辞羸病、志在众生的老牛即诗人形象的化身。作者正是这样怀着强烈的爱国热忱来吟咏病牛,托物言志的。因而,此诗中的病牛,也即作者自身的形象。
18:名句背诵默写。(每题1分,多写少写错写均不给分,共计10分)
(1)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过秦论》)
(2)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过秦论》)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师说》)
(4)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5)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劝学》)
(6)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
(7)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寡人之于国》)
(8)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战国策》)
(9)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琵琶行》)
(10)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无题》)
五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19_21题。(共计14分)
逃 离
食堂门口有一棵树,矮矮的,向着横斜里舒展出几根粗粗的枝条,短短长长,树干上随意地点缀着些浓淡不一的绿。每每傍晚时分,我从那里走过,看它在夕阳里静静站立,说不出的拙扑和奇异。天边的云霞,有时绚丽,有时深沉,仿佛是多变的背景音乐,让它不变的姿态有了韵律,日日夜夜为人们诠释着风格迥异的美。
有一天,我终于为它驻足,在暮色里出神。
学生时代的我们,没有生活。书本就是我们的天,不能沉醉,却别无选择。按照程式完成了幼、小、中学生的角色转换,终于可以逃离书卷校园。狂喜远不足以形容心情,纵然有着朝夕相处的同学,但各奔东西的伤感,怎么也挡不住我们匆匆离去的脚步。踏入绮丽的大千世界,看到生活正热情地招手,逃离的快乐如山高如水长。
快乐只是一层薄薄的面纱,没有来得及细品,就被一阵流浪的风吹远了。
琐碎的日子流水无痕,夹杂着落叶缤纷。遥想生活的时候,它是美的形态,投身其中,才感觉锋芒般锐利。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在他的小说《玩笑》中说:受到乌托邦声音的诱惑,他们拼命挤进天堂的大门,但当大门在身后砰然关上时,他们发现自己是在地狱里。生活有时就是这样的黑色幽默,让渺小的人们难堪无助。
只有逃离。逃离成了我们的本能选择,某个地方,某个人,某项工作,某种羁绊,只要感觉不再需要不再快乐,我们就变得脚步匆匆,张望起别处的生活,仿佛那里到处开放着快乐、自由、幸福、梦想的诱惑之花。可是,当我们怀着某种虚幻的愿望,极力想在生活的秋千上荡到生命的最高处,而最终回到的,却还是它原来的位置。
生活在我们逃亡的背影剧院里开怀大笑。我们早已成了生活的一分子,无处可逃。
开始喜欢旅行,希望别处的风景时时宜人,以为陌生和距离会滤去尘沙,呈现哪怕不真实的美丽。在千山万水中惊鸿一瞥,在浮光掠影中雁过无痕,却只是偶尔惊艳,少有惊心动魄,兴趣盎然而去,还着些许失落归来。风景地从来热热闹闹,只是没有逗留的理由。
心寂寞,世界所以寂寞。花开遍地,有人看到的依旧是满眼寂廖落寞。
想起王维的诗《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羡煞了诗人有那样的勇气,逃出芜杂的人世间,和明月为伴,和清风作友,自由地引吭高歌,仿若遗世人独立,静美之极。可在那幅想像的图画里,我常常咀嚼出百般的孤独,在空旷的世外山谷里无处遁形,竟让我有些不寒而栗。没有推窗邀月的情怀,没有把酒临风的洒脱,纵然逃到天涯海角,都是牢笼藩篱。可以逃避现实的喧嚣,终逃脱不了那漫无边际的寂寞命运。
生活的网无处不在。
看着眼前这棵奇异的树,我明白,无需逃离。被刺痛着,也要承受。琐碎和锐利只是生活的假象,犹如玫瑰的刺,扎手之后是芬芳娇艳。
与其逃离,不如归来。
逃离是一种懦弱,沉醉却是我们最好的归宿。就像那棵树,独自站立,也可演绎风情万种,醉了路人。
生活不在别处,它躲藏在我们的心里,微笑着等待我们转过身来。
19.文中说,“遥想生活的时候,它是美的形态,投身其中,才感觉锋芒般锐利”。这“锋芒般锐利”具体指什么?根据文意作简要回答。(4分)
答案:磨难、虚幻愿望破灭、失落和寂寞。
20.根据文意,简述下面两句话含意。(6分)
(1)生活在我们逃亡的背影里开怀大笑。
答案:人们不懂生活的真谛,逃离生活,幻想生活,最终还得回到生活的原来位置,脚踏实地地生活。
(2)它躲藏在我们的心里,微笑着等待我们转过身来。
答案:要正确地对待生活,由逃离生活转向沉醉于生活。
21.文章写对生活的态度,而头尾却都写到一棵树的风姿。这样写具有怎样的作用?(4分)
答案:前后照应,引发对生活的思索,点出“正视生活,沉醉于生活,才能使生活丰美”的中心思想。
六、语言运用题(8分)
22、根据下面内容,代该校团委会拟写一个“通知”,不超过34字,注意通知的格式。(4分)
4月7日下午,某中学团委会在该校第二会议室召集各年级团支部书记和委员开会。会议结束时,主持人说:“后天下午四点半支部还到这儿来开会。今天有两个年级的同学外出参观,人到得不齐,请互相转告一下。明天我们再出一个正式通知。到时候都要来,别迟到了。散会!”
通知
4月9日下午4时半在第二会议室召开团支部会议,届时请各年级团支部书记和委员参加。
校团委会
4月8日
(写出开会的时间,地点及参加的人员各1分,写出标题和落款1分)
23:《红楼梦》中写道:“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请说说“金玉良缘”和“木石前盟”的含义。(4分)
答案:“金玉良缘”指薛宝钗有金锁,贾宝玉有宝玉,两人应结成姻缘。“木石前盟”指林黛玉前生为绛珠仙草,贾宝玉前生为女娲炼石补天余下的石头化成的神瑛侍者,两人有恩有义,今世应结成姻缘。(或:薛宝钗的“钗”中有金,贾宝玉的名字中有“玉”,两人结为的婚姻为“金玉良缘”。林黛玉的名字中有“木”,贾宝玉的名字中有“玉”,前生有约,两人结为婚姻为“木石前盟”。)
(写出“金玉良缘”的含义2分,写出“木石前盟”的含义2分)
七 、作文(60分)
24:生活中,我们都想争第一;国家民族我们都爱炫耀第一。然而,有时第一却是压力,有些“第一”并不是好东西,请以“我看第一”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定立意,自选文体,除诗歌体裁外不限。
写作导引:这是一则引导我们真切关注自我,关注社会生活的命题作文。提示语用“然而”转折,又在引导我们理性探究“第一”,对有些“第一”保持警惕,甚至还可以用“反弹琵琶”的方式来剖析林林总总“第一”的实质和影响等,生活中处处有竞争,事事分高下优劣,就避免不了会有“第一”。当不了“第一”不一定就会山穷水尽。我们可以立志获求“第一”,却不可强求“第一”,这是我们首先应该论及的,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些虽然落后而仍然跑至终点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的竞技者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是中国将来之脊梁。”当然了,所有能洞悉社会现实的内容都可触及,但要避免因行文自由导致的抽象空谈。如我国经济增长世界第一,但自主创新亟待提高;高校扩招第一,但总与高水平的诺贝尔奖无缘;刚刚过去的奥运会我们金牌第一,但我国的群众性体育运动远逊于其他国家;搞各种“山寨”事情我国第一,但对各种产权的侵害也是不容置疑等等。为体现构思的思辨性,文中不应一概否定“第一”,而应先承认我们要追求引以为豪的“第一”,再来摒弃吹牛浮夸,满足虚荣心的“第一”。
精品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高一语文试卷分析,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相关推荐:
标签:高一语文试题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