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一 > 高一语文 > 高一语文试题

高一语文期中测试题(第二学期)

编辑:sx_gaohm

2016-04-21

一个人没有语文基础可以说是寸步难行。以下是精品学习网为大家整理的高一语文期中测试题,希望可以解决您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加油,精品学习网一直陪伴您。

第I卷(选择题  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吸吮(shǔn)   泅(qiú)水     憎(zèng)恶    凫(fú)水

B、间(jiàn)或    黑黝黝(yǒu)  蛮横(hèng)   搭讪(shàn)

C、监(jiān)生    驯(xùn)熟    歆(xīn)享    窈(yǎo)窕

D、炮烙(lào)     莞(wǎn)尔   负隅(yú)     殷(yān)红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祈祷    通宵    安然无恙    沸翻盈天

B、幅员    诡秘    残羹冷灸    食不果腹

C、轩辕    伶俐    礼尚往来    唉声叹气

D、辖制    犀利    咀嚼赏鉴    走头无路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台湾第一家庭近日连续爆出多宗丑闻,范围之广,金额之巨,罄竹难书,令老百姓瞠目结舌,轰动海内外。

B、眼下的这“名家”,那“大家”,多加过江之鲫,掂掂实际的文化体重,估估实际的文化身高,谁都心中有数。

C、譬如我任直隶总督时,我们那里发生了瘟疫,死了数万人,然而我向皇上写奏章时,一直都称我们这里相安无事。

D、在前几届的卡塔尔乒乓球赛中,中国男队均未能染指金牌,本次派出“五虎将”出征,就是希望取得实破。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今天我们最缺的不是对皇权的生疏,而是对民主的无知,对权利与义务的陌生。

B、由于自然和人类的作用,使地质遭到破坏而引发的灾害,称为地质灾害。

C、雄踞中部、肩挑长江,大山大河造就的浪漫气势使湖北自古以来就孕育出迥异于中原文化的楚文化。

D、他的作品被一个香港人办的全球华人画展入选了,给他寄来的信件中就有入选通知和参展证。

5、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无论他党当道,还是同党秉政,他都照例不受欢迎。

②可是,他毕竟太富于诗人气质了,禁不住有感便发,不平则鸣,结果总是得罪人。

③以苏东坡之才,治国经邦都会有独特的建树,他任杭州太守期间的政绩就是明证。

④他的诗名冠绝一时,流芳百世,但他的五尺之躯却不见容于当权派。

A、③②④①     B、③④②①   C、④③②①    D、①②④③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话   革    囊

齐昀

所谓革囊,即是由动物皮革制成的渡河用的皮筏子,又被称为浑脱、混沌、馄饨、鸱夷等,异名颇多。一般用牛羊皮制成,是旧时西北地区常见的、颇具地方特色的水上运输工具。

革囊渡河的历史悠久。《国语》载范蠡携西施浮海而去,自号鸱夷子皮之事。汉以后则更是史不绝书,且颇可见其演进之迹。《后汉书》载:护羌校尉在青海贵德领兵渡黄河时“缝革囊为船“。《宋史•王延德传》有”以羊皮为囊,吹气实之浮于水“的记载,这已可以让我们知道革囊渡水是需要将其“吹气实之”的。清人余庆运《维西见闻记:“馄饨,即《元史》所载革囊,不去毛趸剥皮,扎三足,一足嘘气其中,令饱胀,扎之,骑以渡水。”将制作、渡河之法说得很详细了。与后世不同者,只在皮革的处理上,后世制作皮筏子时,为了皮筏的经久耐用,要将羊皮囫囵剥下后,经浸水、褪毛、以植物油炮制等一系列鞣制过程之后方可合用。

筏子有羊皮筏子与牛皮筏子之分,驾驭筏子者称筏子客。清人李心衡《全川琐记》有对羊皮筏子的生动记载:“甘肃邻近黄河西宁一带,多‘浑脱’,盖取羊皮去骨肉制成,轻浮水上,骑渡乱流。李开先《塞上曲》有‘不用轻帆并短棹,浑脱飞渡只须臾’之句,其巧便已概见;但可渡一人,且下体不免沾濡。”乘皮筏,沾濡下体确乎难免,但也有例外,若是牛皮之独皮筏,则不会有湿身之虞。原因是乘牛内独皮筏渡河不似乘羊皮筏那样坐于其上,而是坐于其中的:乘客与行李俱入于皮筏中,筏子客将皮囊吹胀充气后扎好进气口,将其推入河中,筏子客爬在筏子上,手脚划水,横渡江河。给牛皮筏子充气,先用风皮袋,待用皮袋不能入气时,则用其所长嘴吹,饱胀为止,是名副其实的“吹牛皮”。

筏子有小有大,小者牛皮筏独皮即可,羊皮筏也仅2~4只皮袋组成,一般用来摆渡,可渡一二人而已;而大者则可由数十只乃至数百只牛羊革囊编排而成,用来长途运输粮、油、羊毛等诸般货物。最大的牛皮筏由128个皮袋组成,有6~8名水手操作,载重可达数十吨之巨。羊皮筏载重亦有惊人记录,抗日战争最艰苦的1942年,日寇封锁了入川陆路交通,国民政府急聘20多名筏子客入川,用羊皮筏子抢运军用物资,每个皮筏子用皮袋400多个,载重数十吨,在当时的重庆引起轰动。后遂有“土豆花胜牡丹,羊皮筏子赛军舰”之说,比之只“可渡一人”的袖珍皮筏,真让人瞠乎其大了。当然,皮筏子运输也有其显著的缺点,就是只能顺流而下,不能逆流而上。

今天,“皮筏子漂流”作为西北地区一个重要旅游项目,又使革囊重新焕发出光彩。                                  (选自《文史知识》2006年第2期)

6、以下不属于证明“革囊渡河的历史颇久”证据的一项是

A、《国语》中记载的范蠡携西施浮海而去,自号“鸱夷子皮”的故事。

B、《后汉书》记载护羌校尉在青海贵德领兵渡黄河时,曾“缝革囊为船”。

C、明代文学家李开先《塞上曲》诗中有“不用轻帆并短棹,浑脱飞渡只须臾”的句子。

D、《宋史•王延德传》有用羊皮作气囊,“吹气实之浮于水”的记载。

7、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古代革囊制作之法与后世大同小异,只是在皮革的处理上,后世制作更为精细。

B、坐牛皮独皮筏不会湿身,是因为不似乘羊皮筏那样坐于其上,而是坐于其中。

C、小筏子牛皮筏独皮,羊皮筏2~4只皮即可,大筏子则可由数十只乃至数百只牛羊革囊编排而成。

D、国民政府抗日战争时期用来抢运军用物资的是羊皮筏,而古籍中提到的“河渡一人”的袖珍皮筏则是牛皮筏。

8、依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革囊亦谓之“鸱夷”,极可能与《国语》载范蠡推西施浮海而去,白号鸱夷子皮的故事有关。

B、与筏子客“吹牛皮”不仅无贬意,反而是对他们工作的实录与赞誉,因为只有吹好牛皮,方可横绝江河。

C、皮筏子运输只能顺流而下,不能逆流而上,是因为它缺少充足的机械动力。

D、皮筏子虽然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它所承裁的厚重的历史、文化价值,有待于我们去发现、认识。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9-12题。

傅介子,北地人,因从军为官。先是龟兹、楼兰皆尝杀汉使者。元凤中,介子以骏马监求使大宛,因诏令责楼兰、龟兹国。

介子至楼兰,责其王教匈奴遮杀汉使:“王苟不教匈奴,匈奴使过至诸国,何为不言?”王谢服,言:“匈奴使属过,当至乌孙,道过龟兹。”介子至龟兹,复责龟兹王,王亦服罪。介子从大宛还到龟兹,龟兹言:“匈奴使者从乌孙还,在此。”介子因率其吏士共诛斩匈奴使者。还奏事,诏拜介子为中郎,迁平乐监。

介子谓大将军霍光曰:“楼兰、龟兹数反覆而不诛,无所惩艾(yì)。介子过龟兹时,其王近就人,易得也,愿往刺之,以威示诸国。”大将军曰:“龟兹道远,且之于楼兰”。于是白遣之。

介子与士卒赍金币,扬言以赐外国为名。至楼兰,楼兰王意不亲介子,介子阳引去,至其西界,使译谓曰:“汉使者持黄金锦绣行赐诸国,王不来受,我去之西国矣。即出黄金币以示译。译还报王,王贪汉物,来见使者。介子与坐饮,列物示之。饮酒皆醉,介子谓王曰:“天子使我私报王。”王起随介子入帐中,屏语,壮士二人后刺之,刃交胸,立死。其贵族左右皆散走。遂持王首还诣阙,公卿将军议者咸嘉其功。上乃封介子为义阳侯,食邑七百户。士刺王者皆补侍郎。

(节选自《汉书•傅介子传》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责其王教匈遮杀汉使    遮:拦截。

B、王谢服。              谢:感激。

C、于是白遣之。          遣:派遣。

D、介子与士卒赍金币。    赍:携带。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