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一 > 高一语文 > 高一语文试题

2016年下册高一语文期中试卷

编辑:sx_gaohm

2016-04-21

文学水平是体现一个人内在气质和文化修养的重要途径。精品学习网为大家推荐了高一语文期中试卷,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精明强干/强词夺理    言简意赅/形骸    煊赫一时/寒暄    荒谬/绸缪

B.殚精竭虑/箪食壶浆    钟灵毓秀/熨帖    虚与委蛇/贻误    缥缈/剽悍

C.骁勇善战/矫揉造作    舳舻千里/压轴    徇私舞弊/殉葬    恪守/炮烙

D.螳臂当车/独当一面    淡泊明志/湖泊    熏陶渐染/逐渐    起哄/哄骗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安详  脉搏  黯然失色  既往不咎      B.编篡  肆业  轻歌慢舞  异曲同功

C.泥淖  装璜  黄粱一梦  欢呼鹊跃      D.厮杀  桎梏  立杆见影  积腋成裘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他虽然很年轻,作品也不多,但在漫画创作方面已是头角峥嵘,小有名气,受到同行的普遍赞赏。

B.央视主持人久久不愿走下神坛,正襟危坐,与公众的距离越来越远,有一些失误出现时,观众也就很难贴心地理解。

C.由NBA球星组成的美国梦之队,在球场上往往所向无敌,他们的高超球技和完美配合令其他球队望尘莫及。

D.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虫鸟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记者日前通过调查发现,中国人不爱喝牛奶的原因主要是人们的饮食习惯还没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相应地改善所致。

B.虽然情感生活不是我们 生活的全部,但谁又能否认它不是我们整个生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呢?

C.来自全国各地的400多位中小学校长及主管电教的负责人会聚北京育才学校,参加全国中小学现代化教育技术与网络教育,探讨其诱人的发展前景。

D.当今社会生活中,信用缺失已成为一种普遍化的短期行为,它扰乱了市场秩序,降低了经济活动效率,使企业难以正常的成长和发展,对整个社会贻害无穷。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诗本身是最具经典性的艺 术。它不但是语言艺术的最高形式,还常常是社会变革的前驱,甚至是革命的“号角”。雪莱说:“诗人们是世界上未经公认的立法者。”诗在富有“诗教”传统的古代中国更具有经典性。很多中国文人都将曹丕的名言牢记于心:“盖文章者,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诗文通常是中国文人实现兼济天下理想的重要工具。由于新诗与现实过近的距离,在一个“革命”、“运动”和“改革”此起彼伏风云激荡的时代,许多新诗人争当时代的弄潮儿和政治思想文化改革的急先锋。这使新诗承担了很多诗歌以外的社会功能。而社会功能的过多承载往往伤及新诗的审美意蕴,而高度的严肃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新诗地经典意识。

经典常常与传统相依相存。新诗是以反对甚至彻底打倒崇尚经典的古代汉诗的“造反者”角色登上历史舞台的,坚持的是反传统立场。这种“出身”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新诗是一种缺乏经典意识,甚至抵制经典化的特殊文体。新诗孕育诞生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正是中国全方位发生巨大变革的特殊时代。清末的“诗界革命”和民初“白话诗运动”要求打破包括汉诗格律传统在内的一切传统。新诗具有平民诗歌与通俗诗歌的性质,甚至过分强调通俗性和社会性。新诗革命的领袖们的理想是赋予普通人写诗的权利和能力。

新诗产量较高,最近20年产量最高。 不可否认,新诗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传统,一些新诗人也写出流芳千古的经典,甚至可以说产生了“经典诗人”、“经典诗派”、“经典诗体”和“经典写作”。新诗的诗体建设是最薄弱的,却也建立起了四种准定型诗体:现代格律诗、散文诗、小诗和长诗。诗作更多,仅在新诗草创期就有:胡适的《朋友》、刘半农的《晓》、沈尹默的《三弦》、郭沫若的《天狗》、闻一多的《死水》、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戴望舒的《雨巷》……但是总的说来,过去百年新诗严重缺乏经典意识甚至精品意识,有优秀诗人少诗歌大师,多庸品少精品,堪称经典的诗作更少。

新诗史上的一些经典作品与某种诗体的出现与成熟息息相关。如刘半农的《晓》标志着中国散文诗的问世,沈尹默的《三弦》则是这种诗体成熟的标志。再如冰心的《繁星》和《春水》,系新诗草创期“小诗运动”的代表作,具有相当重要的“历史价值”,所以通常情况下,新诗史只能称其为“经典”了。由此可以把新诗史的“经典”结论为四种产生方式的结果:著名文体造就的经典,著名诗人造就的经典,著名诗派造就的经典和优秀作品自成经典,前三者,特别是第二和第三者占大多数,却是最不可靠的,产生了很多伪经典。另外,新诗缺乏经典也是新诗没有地位甚至缺乏文体“合法性”的重要原因。网络诗歌的繁荣带来了新诗新一轮的世俗化和反经典化。很多诗人急于在网上发表,不愿意使用剪刀与磨石,更缺乏精品意识和经典意识,导致大量“垃圾诗歌”问世。(选自2009年7月28日《人民日报》,略有改动)

5、下列对“新诗”这一概念的有关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

A.新诗诞生于中国全方位发生巨大变革的特殊时代,带有鲜明的“革命”、“运动”和“改革”的标志。

B.新诗虽然产量高,但严重缺乏经典意识,有优秀诗人少诗歌大师,多庸品少精品,没有流芳千古的经典作品。

C.在百年左右的新诗史上,最为薄弱的环节当属诗体建设,只建立起了区区四种定型的诗体。

D.新诗的一些代表作品,如刘半农的《晓》、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和冰心的《繁星》均是“小诗运动”的代表作。

6、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诗人们是世界上未经公认的立法者”,雪莱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诗人的作品具有法则的意义。

B.诗歌在中国古代更具有经典型,更多的是因为它富有无可替代的教化功能。

C.文章引用曹丕“盖文章者,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名言,是为了说明诗歌对语言形式具有特殊要求。

D.由于过重的使命感,使得许多新诗人在创作实践中淡化了经典意识。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地经典性往往表现在它对优秀创作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失掉传统必然会丧失经典。

B.新诗对社会功能的担当使得它丧失了审美意蕴,要增强审美意蕴就必须减少社会担当。

C.在产生过程中即否定汉诗的创作传统,这是造成新诗缺乏真正经典的先天原因。

D.创作的普及与提高往往是一对矛盾,强调诗歌创作的大众化必然伤及诗歌的经典化。

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宋均字叔痒,南阳安众人也。以父任为郎,时年十五,好经书,每休沐日,辄受业博士,通《诗》《礼》,善论难。至二十余,调补辰阳长。其俗少学者而信巫鬼,均为立学校,禁绝淫祀,人皆安之。迁上蔡令,时禁人丧葬不得侈长,均曰:“夫送终逾制,失之轻者。今有不义之民,尚未循化,而遽罚过礼,非政之先。”竟不肯施行。迁九江太守,郡多虎暴,数为民患,常募设槛阱而犹多伤害。均曰:“夫虎豹在山,鼋鼍在水,各有所托。且江淮之有猛兽,犹北土之有鸡豚也。今为民害,咎在残吏,而劳勤张捕,非忧恤之本也。其务退奸贪,思进忠善,可一去槛阱,除削课制。”其后传言虎相与东游渡江。中元元年,多蝗,其飞至九江界者,辄东西散去,由是名称远近。浚道县有唐、后二山,民共祠之,众巫遂取百姓男女,岁岁改易,既而不敢嫁娶,前后守令莫敢禁。均乃下书日:“自今以后,为山娶者皆娶巫家,勿扰良民。”于是遂绝。永平元年,迁东海相,在郡五年,坐法免官。而东海吏民思均恩化,为之作歌,诣阙乞还者数个人。显宗以其能,七年,征拜尚书令。每有驳议,多合上旨。均尝删剪疑事,帝以为有奸,大怒。诸尚书惶恐,皆叩头谢罪。均顾厉色曰:“盖忠臣执义,无有二心。若畏威失正,均虽死,不易志。”帝善其不挠,迁均司隶校尉。数月,出为河内太守,政化大行。均尝寝病,百姓耆老为祷请,旦夕问起居,其为 民爱若此。以疾上书乞免,帝使中黄门慰问,固留养疾。司徒缺,帝以均才任宰相,均流涕而辞。均性宽和,不喜文法,常以为苛察之人,身或廉法,而巧黠刻削,毒加百姓,灾害流亡所由而作。及在尚书,恒欲叩头争之,以时方严切,故遂不敢陈。帝后闻其言而追悲之。建初元年,卒于家。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夫送终逾制,失之轻者      失:过错。

B.常募设槛阱而犹多伤害      募:招求。

C.有唐、后二山,民共祠之    祠:祭祀。

D.帝善其不挠,迁均司隶校尉  挠:阻碍。

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宋均恩德感动民众的一组是(    )

①禁人丧葬不得侈长 ②诣阙乞还者数千人

③百姓耆老为祷请   ④其为民爱若此

⑤使中黄门慰问     ⑥后闻其言而追悲之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③④   D.④⑤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均早年任郎官时好读经书,常用休息日从师学习,精通《诗》《礼》二经,长于论辩。任上蔡令时执政平稳,不做偏激之事,体现了宽厚的风格。

B.宋均任九江太守时,认为虎豹鼋鼍所以为害,在于未能善待它们,应屏除贪欲,撤除槛阱;对于共祠唐、后二山的习俗,主张不应当因此肆扰百姓。

C.宋均在尚书令任上正直敢言,任地方官又有治绩,固而深受皇帝赏识。他因病请求辞职时,皇帝给他优厚待遇,不仅派人问候,同时仍想委以重任。

D.宋均认为烦苛的人,可能廉洁守法,而那些狡诈刻毒的人,却会带来灾祸;早年任尚书令时即想以此向上陈告,只是限于当时形势,因而未敢上奏。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