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6-04-22
参考答案:
1、A(B、“当”读“dāng”;C、“氛”读“fēn”;D、“丧”读“sàng”。)
2、D(A、石栈(zhàn)B、幽咽(yè)商贾(gǔ)C、孝悌(tì)谄媚(chǎn))
3、C(叶公好龙:爱好某事物,其实并不真爱好。此处应为“掩耳盗铃”:自己欺骗自己。
A不归之路:指生活或工作中无法后退的选择。B两败俱伤:指争斗的双方都收到损失。
D上下其手:比喻玩弄手法,串通作弊。)
4、A(B成分残缺,应在“保险”后加上“制度”作“建立”的宾语;
C“目的不是……,而是为了……”成分赘余,应把“为了”删去;
D“最高已达”后面只能紧跟确数。)
5、B(⑥句的“珍惜它”承原文“无价之宝”,“本应”引出下文②的转折,⑤①是上句“处置”的表现,④指出上述做法的错误,并提出建议③。)
6、B.绝:越、渡
7、C、(构成所字结构的助词 A、句中语气词,表停顿 句末语气词,表判断
B、结构助词,的 取消句子独立性 D、多么什么)
8、C(“于”是动词“给”,一般陈述句 A、B、D都是以“于“字为标志的状语后置句。)
9.C(颖:物品末端的尖锐部分)
10.A(介词,拿/动词,认为;B.都是代词,代左宗棠;
C.都是附在动词前,构成所字结构,起指代作用;D.都是介词,跟、和。)
11.C(①是说左宗棠归隐之事;⑤是说左宗棠在廉洁、勤勉方面的事。)
12.B(A.胡林翼游说左宗棠,左宗棠才走上仕途。C.两人的志趣有时相同有时不同。
D.将俘虏放回家在文中无根据。)
13.(1)张亮基任湖南巡抚,以礼征召左宗棠为官,(左宗棠)不赴任。(“辟”1分,补出省略的“左宗棠”1分,大意1分;“巡抚”译为“巡视抚察”也可。)
(2)但(左宗棠)喜好自我夸耀,所以出自他门下有德行成大器的没有曾国藩门下的多。(“好”1分,“矜”1分,“盛”1分,大意1分)
译文:
左宗棠,字季高,湖南湘阴人。宗棠是道光十二年的举人,以后三次参加礼部的考试都没有考取,于是他断绝了在仕途上的打算,而专心研究舆地、兵法。他平时喜欢说豪言壮语而惊人,在公卿士大夫中间颇有名声。曾经自比为诸葛亮,大家都觉得他狂妄。胡林翼却非常欣赏他,认为看遍全国,没有一个人才能超过左宗棠的。咸丰初年,广西盗贼蜂起,张亮基任湖南巡抚,征召左宗棠为官,左不赴任。胡林翼多次相劝,左才出任。后评议守长沙的功劳等第,从知县提拔为直隶州的长官。张亮基转赴山东任,左宗棠就归隐于梓木洞。骆秉章到湖南,又想办法请左宗棠出来辅佐军务,依赖他如同自己的左右手。
左宗棠用兵善于审时度势,把握时机,不只用一种计谋策略。筹措西线战事,尤其注重以节制兵丁人数,保证粮饷充足为根本。刚开始西征,左宗棠担心各行省协助军饷不能按时到达,请求向外国作些借贷。沈葆祯反对他的建议,皇帝下诏说:“左宗棠以西线战事为己任,国家又何惜千万金?给拨款银两五百万,再准允他向外国借贷五百万。”左宗棠部队出塞共二十个月,x疆南北各城能全部收复,(实在是)军饷供给充足的功劳。当初议论西部边防事务时,左宗棠主张发展屯田,听到的人都认为左宗棠迂腐。等看到左宗棠上奏论述关内外过去屯兵的弊病,以及说既然挂名兵籍,就不能改为从事农业生产,因此应该将兵农划开为二,挑选精壮的人为兵丁,让老弱的人去屯田垦地,大家这才佩服左宗棠老谋深算。入朝觐见后,皇上赏赐左宗棠可以在紫禁城内骑马,可由内侍二人搀扶上金銮殿,授予军机大臣职,兼负责译署。国家太平久了,军事废弛不振作了,而海外各国争相声言富强,虽然中国屡次平息大难,他们还是私下议论认为中国非常脆弱。等到左宗棠平息帕夏,外国人才渐渐传说他的战功。
左宗棠为人极富智慧策略,自身修养也很诚笃,天性刚毅严厉。光绪帝曾经劝诫左宗棠不要心胸狭隘。当初,左宗棠还未出来做官的时候,就与曾国藩、胡林翼相结交,但气势却凌驾于曾胡二人之上。中兴各将帅,大多都是曾国藩举荐,尽管显贵,但都尊敬地对待曾国藩。左宗棠是唯一与曾国藩相抗衡的,一点也不退让,主意、志趣时而合,时而不相合。曾国藩以学识深厚而约束自己,讨论外交时常主张和局,而左宗棠对敌人常锋芒毕露,非常厉害,士人因此而更加附合他。但左宗棠好骄傲自夸,所以出自他门下,有德性成大器的没有曾国藩门下的多。
评论说:“左宗棠功勋卓著,品行忠贞方面,也有超出常人的地方。廉洁不说自己贫穷,勤劳不说自己劳累。以诚信对待将士。善于治理百姓事务,每攻克一处地方,都招安当地人民,让大家感觉到好像到了自己的家。”评论者说左宗棠有霸才,但治理百姓却以仁义安抚方法来实行,确实这样。左宗棠刚出来治军,胡林翼就写信告诉湖南人说:“左宗棠不顾念家庭,要求湖南省每年筹集三百六十两银子赡养他的家属。”曾国藩发现左宗棠居住的帐幕窄小,为他另外修造二间屋送给他,左宗棠廉洁节俭就是这样。起初左宗棠跟曾国藩商议事情并不融洽,但等到得知曾国藩死的消息,就说:“谋国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志趣也是很远大的。
14.(1)“望”字起统领全诗景物描写的作用。举目北望,望见的是不尽的渺渺白云,永不停歇浩浩东流的悠悠江水;斜阳西沉,映照着归鸦飞过的寒空,望穿茫茫四极不见的故园神州。(3分)
(2)“大江东去水悠悠”抒发了作者身处国家衰亡不可挽救之时的悲痛心情,侧重现实。苏轼的诗句表达了对历史流转、英雄不在的感慨,侧重怀古。(4分)
15、(1)羁鸟恋旧林 守拙归园田 (2)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3)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4) 多情自古伤离别,杨柳岸晓风残月。
(5)庄生晓梦迷蝴蝶,蓝田日暖玉生烟。
16、BD.(A.“鸟叔时代宣告结束”,无中生有。C.“掌握了全部戏种唱腔精髓”,范围扩大。是掌握了“串烧”中所含戏曲种类的“唱腔精髓”,而非所有剧种。E.《最炫民族风》与中国梦无关)
17、D.(因果关系不成立。另外,“它们没有统一风格”漏掉了“似乎”改变了文意)
18、①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具体的环境:美丽的港口,晴好的天气。②为下文游客与渔夫的对话内容作了铺垫:天气晴好,适合出海打渔;打渔赚钱后,享受美好生活。
(4分。“交代环境”“为下文作铺垫”各1分,作用说明各1分)
19.①从他的着装,可见他生活寒伧;②“……结实得像个角斗士……”,可见他身体健壮;③与游客的对话中,他只是“点点头”“摇摇头”,所说的话不多,可见他言语不多;④他自称早已享受着游客所描绘的美好生活,可见他易于满足,懂得享受生活。
(5分。前三点每点1分,最后一点2分)
20.渔夫知足常乐,善于发现自己身边的美好,而游客物欲较强,追求不断。渔夫的价值观念,固然有值得肯定之处,不追求太高的目标,不受物欲所制,安然闲适;但是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游客的价值观念也不必批评,假如没有游客这样的人不断追求,不断为社会创造财富,提供发展机会,这个社会也很难发展。渔夫和游客最终的目标看似一致,但是他们享受的质量是不一致的。游客经过一生的努力得到的会比渔夫轻易得到的更有体验,更加享受。
(6分。能够概括渔夫和游客的价值观念,各得1分。能够分别对两人的价值观念作出评价,且能够自圆其说,得4分。允许有不同的看法,只要言之成理,均可酌情给分。)
21.雨声轻灵,是黄昏里泉苔上栖着的蜻蜓的翅;雨声清脆,是山沟里柳阴下激石的溪水;雨声舒缓,是微风里孩子们温温的耳语。(散句改整句,注意句式结构一致)
六、作文分析
本次作文侧重学生思维的考查。材料提供的三个家长的观点和材料中朗朗父亲的观点,都是培养孩子成功的案例,但是背后的深刻含义却不尽相同,无论选取快还是慢的观点,都会发现,另一个相反的观点都将是无法逾越的障碍,也就是说你认可朗朗的快的教育方法,就需要解释清楚为什么梁启超的慢的方法不行。
预计有学生为了避免这种尴尬,会在作文中采取单一论证的方法,只说快或是慢的好,而不去面对另外一个方面为什么不好,偏题之嫌明显,这其实是一种考试思维的躲避,忽视对论题的辩驳,使文章整体看来不给力。这点望师生务必注意。
无论是快还是慢,都不可避免的一个方面,也是材料中重复出现的一个词汇:培养孩子!很多学生上去就抓住快或是慢,接着拟题亮剑:人生、世界需要慢生活等等之类,这就难免贯通性审题思维之下的跑题,偷梁换柱的跑题,因为忽视了对快或慢的界定,就是材料中的关键词:培养孩子!也就是说,无论是快还是慢,我们都必须要重视培养和成长的问题。
此次作文看着似乎没有审题难度,但是陷阱还是有的,平时还需要加强对审题的训练,毕竟在考试中,符合题意是第一要务。
范文:
人生乐章的变奏
——教育之早快与求学之长远
(开篇:分析材料,运用反例引入。)
一段段铿锵有力的节奏、行云流水的指法,背后有多少挥汗如雨、枯燥机械的练习。感人的乐曲、宏伟的作品、伟大的灵魂,往往都需要经历最为痛苦的历练。当我在聆听和阅读的时候,可否思考过背后伟大人物成长的历程,并在作品之外对人生产生更深刻的反思呢。
朗朗父亲的教育让我深受启发,父亲如山,严教如爱。朗朗成功的经历让人感叹勤奋的力量和家教的严格。然而,我们也不得不反思,80年代中国第一批钢琴热,为何只出现了朗朗一人,难道就没有第二人历经了如何巨大的磨练吗。我们也不得不反思,是否朗朗的成功可以被复制和值得被复制。教育的目的、意义,是否只能靠不断地提前、加快、从严来实现。
(分析:正例、反例,文史积累和现实眼光兼具。)
严父之形象、棍棒之下出孝子的形式,似乎在中国的传统教育里已经成为了家教的榜样。不断地加快和赶早,是否符合教育的规律和受教育者的现状呢。我想,一味求快求早不会是真正科学的做法,而只是一些家庭和家长的一厢情愿。而为孩子选择的理想,又是否真正符合社会未来的需要、孩子的兴趣志向,则完全是一种猜测。王安石笔下的仲永可算是中国启蒙教育成功的典范了,但没有后期持续的努力和真正治学的精神,早慧可能只是昙花一现。我们今天的英语教育已经不断地尽早、赶快了,从小学提前到初中,再到幼儿园甚至到胎教,但我们今天还没能产生梁实秋、林语堂这样英语语言大师。今天,我们有让美国都感叹的扎实的基础教育,我们的学生已经提前掌握了很多知识和技能,但为什么我们却没有对应地产生更多影响人类的成就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似乎在前几日的阅读中找到了灵感。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公司出版的一套《西方名著入门》的序言中,有这样一段精神的论述:“教育的目标如果是传递现时的信息和灌输现时的做法,则这种教育必然会失败,因为现时的信息和做法正在逐渐过时”。长远的教育不是让孩子在填鸭式的教学中,一边忍受教学的痛苦,一边渴望着成功,而应该培训求知的能力和兴趣。“真正有效的教育是关于理解力的教育”,作者说,如果给年轻人一个建议,就是“随时准备好去做任何事”。所以,快学早学未必是真正的好事情,热爱知识、长久地发力,才能踏上真正的大师之路。
鲁迅先生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中曾经说过“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让孩子少承担一些未来的重负,并不是不负责任。但让他们体会到青春的快乐、健康的成长,也是不可牺牲的人生财富。鲁迅的儿子周海婴,在摄影界里做出了自己的一番事业,无愧于父辈的教导,也无愧于自己的一生。我看这也是一种成功。
(辩证:对立统一,结合时政,关注其现实意义。)
当然,成为一个钢琴家的确需要童子功,天份与努力同样重要。孩子需要父亲母亲的成熟的指导和督促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坚定前行。但是,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必须成为朗朗。模仿别人的人生,永远只能亦步亦趋,难以成为大师。以米歇尔访华为标志,我们开始慢慢开始寻找中美教育的互补。特别是美国教育中,对个性的尊重、对兴趣的培养,尤其值得我们深思。在哈佛和耶鲁的招生中,分数并非唯一的标准,一个学生怎样认识自己和构建未来,才是他是否可以成为一个有建树的人更重要的标准。而想实现这一点,完全依靠家长严苛的训练和监管绝不可能实现,这也就是为何很多中国中学生在摆脱高中的学业重压进入大学后,很可能放松放纵的原因。所以,培养对于知识的热爱、学业的追求,给予其一生永不放弃求学精神的态度,更加重要且富有远见。
(尾段:结合自己,畅谈感想。)
18岁的我,可能已经错过了成为钢琴大师最好的练习期,但我并没有错过探究学问最美的青春。像一篇乐曲,也许我的前奏合缓,但每一个音符都铿然有力,我无愧于人生的抉择。我感谢父亲、师长对我严苛而智慧的教育,让我一直有着对于知识的热爱、求学向上的决心。大学的学业会让我找到治学的方向,未来我会在所爱的知识中勇猛精进,也会徜徉在博学的海洋享受智慧的快乐,在快与慢中演奏人生的乐章。
高中是人生中的关键阶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的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希望大家喜欢。
相关推荐:
标签:高一语文试题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