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yangk
2014-10-11
大家把理论知识复习好的同时,也应该要多做题,从题中找到自己的不足,及时学懂,下面是精品学习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必修1高一语文上册沁园春长沙课后练习,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同步达纲练习】
基础知识强化:
1.下面加黑字的音、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廖廓(liáo kuò) 百舸(ké) 碧(bì)透 橘(jú)子洲
B.苍茫(cāng máng) 沉浮(fú) 携(xié)带 竟
(jìng)自由
C.峥嵘(zhēng róng) 遒(qiú)劲 挥斥(chì) 岁月稠(chóu)
D.惆怅(chóu chàng) 遏(è)阻 激(jī)扬 万户侯(hóu)
2.下列语句朗读节奏错误的一项是( )
A.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B.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C.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D.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3.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说明错误的一项是( )
A.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夸张)
B.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反问)
C.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对偶)
D.粪土当年万户侯(比喻)
4.词受格律的制约,与散文的句法有较大的差别,“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如用散文表述,其语序应是( )
A.寒秋时节,我独自站在橘子洲头,凝望着滚滚北去的湘江
B.我独自站在寒秋之中,凝望着从橘子洲头流过的滚滚北去的湘江
C.寒秋时节,我独自站在滚滚北去的湘江边的橘子洲头
D.
我独自站在寒秋之中,湘江滚滚北去,从橘子洲头流过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在形式上不是以句子为单位,而是以行为单位。分行的主要根据是节奏,而不是内容。
B.词是我国古代一种可以配乐歌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又名长短句、诗余等。它始于唐,盛于宋。
C.古人按字数的多少把词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沁园春 长沙》属于中调。
D.“沁园春”是词的词牌,它规定了这首词的字数、平仄、押韵等;“长沙”是这首词的题目,它揭示了这首词的主要内容。
6.词的下阕写同学少年,表现他们的精神面貌和活动志趣的句子分别是:
精神面
貌:
活动志趣:
素质优化:
1.补写毛泽东诗词的上句或下句。
①雄关漫道真如铁,
②五岭逶迤腾细浪,
③ ,我自岿然不矾。
④
,更无豪杰怕衍罴。
⑤天若有情天亦老, 。
⑥神女
应无恙, 。
⑦ ,纸船明烛照天烧。
⑧待到山花烂漫时, 。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雪
毛泽东
一九三六年二月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饣余 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
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写出这首词的词牌:
3.解释下列词语
①馀 ②须晴日
③妖娆 ④竞折腰
⑤略输
⑥风流人物
4.上阕“望”字,据文义,领起哪几句?
答:
5.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在全词中的作用是:
6.“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在结构上的作用。
答:
7.结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有何寓意?
答:
8.概括全词内容:上阕大笔挥洒, ,下阕纵横议论,
(均不超过8字)
9.试分析、比较《沁园春·长沙》与本词在意境上的不同
答:
10.把《沁园春·长沙》一词中写景的部分改写成一篇写景状物、融情于景的散文,300字以内。
创新深化:
1.阅读毛泽东的《虞美人·枕上》一词,选出解说不当的一项( )
谁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夜长无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
晓来百念都灰尽,剩有离人影。一钩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
A.上阕的
“愁”,既有夫
妻离别的相思之愁,更有对革命前途的忧虑。
B.“数寒星”三字有奇趣,透出作者寂寞、孤独的处境和情怀。
C.下阕末两句,作者触景生情,愁绪倍添;月圆思团圆,月残伤别离乃是人之常情。
D.这首词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毛泽东的感情世界。革命者也有自己的爱情生活、离愁别绪。
补充练习:
(一)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2-6题
有意境的艺术形象,必然是独创的艺术形象,它能给读者带来一种新鲜、独特的美感。如王国维所说:“一切境界,无不为诗人设。世无诗人,即无此种境界。……遂觉诗人之言,字我心中所欲言,而又非我之所能言。”(《人间词话》),这种独特性既来自内心世界的独特体验,又来自对外部世界的独特发现,它体现着作家充分发展的个性和个体意识,因而决不会与别人雷同。陶渊明笔下的意境常常离不开(1甲),它是作者恬淡自然的胸襟的外化;李白笔下的意境往往有(1乙),它是作者化胸中块垒为不平之气的催化剂;苏轼笔下的意境,常常带(1丙),表现出作者对理想世界的憧憬与追求;陆游笔下的意境时
时有(1丁),显示着作者品格的高傲与纯洁。各人各诗的意境各不相同,有“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王维《汉江临泛》)的(2甲),有“气吞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2乙),有“无边落木箫箫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的(2丙),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的(2丁)
等等。
意境是作家对自我、对生活的独特发现和创造,但是这种创造不是靠镂金错采、刻意雕琢得来的,更不能有丝毫的虚假和做作,它是在内容的真实和形式的自然二者结合的基础上所进行的独特创造。王国维在强调“真景物、真感情”的同时,提出意境的描写必须做到“不隔”。所谓“不隔”,就是真切自然,如王之涣《登鹳雀楼》,全诗
写登楼所见与登楼者的心情十分真,语言如行云流水,自然天成,所创造的意境深刻而独特,可谓千古绝唱。
2.文中(1甲)、(1乙)、(1丙)、(1丁),应分别填进哪一项?(只填序号)
A.雪 B.梅 C.梦 D.月 E.酒 F.菊 G.松 H.莲
甲 、乙 、丙 、丁
3.文中(2甲)、(2乙)、(2丙)和(2丁)应分别填进哪一项?(只填序号)
A.豪放 B.淡泊 C.婉约 D.悲慨 E.雄阔 F.缠绵 G.悲怆 H.朦胧
甲 、乙 、丙 、丁
4.第一段中,引用王国维的几句话是为了说明意境 ,它是 的独特发现和创造。
5.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不仅创造了 的独特意境(不超过4个字)
,表现了诗人 的雄心(限六个字),更告诉人们一个朴
素的真理: (限填一个成语)
6.本段所阐析的意境审美特征为 。
(二)
比较阅读下面两首词,回答1~2题
卜算子·咏梅
陆 游
驿处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
对两首词的词意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驿处”、“断桥”、“黄昏”、“更著风和雨”,写出了梅花所处环境的荒凉、恶劣,写出了受到打击的情景。
B.“一任群芳妒”,表明了作者面对排斥、打击而无可奈何的心境,孤独苦闷的心情。
C.毛泽东的词用“飞雪”、“悬崖”、“百丈冰”,写出了梅花凌风傲雪,不畏严寒的品质。
D.“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意为当春天来临,百花盛开之时,梅花虽已凋谢,但凋落的花瓣处在万花丛中,仍露出欣慰的笑容。
2.对两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两首词均以写景入手,通过景物描写很好地渲染了气氛,
为梅花形象的塑造提供了有效的背景。
标签:高一语文同步练习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