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4-10-13
B.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女子没有什么不痛快的,士人的行为却前后不一致了。
C.静言思之,躬自悼矣:静下心来想一想,只能自己伤心。
D.信誓旦旦,不思其反:你的誓言是真挚诚恳的,你竟不想回头。
4.从所选的内容中,可以看出女主人公的思想性格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提示:第二段写到“静言思之,躬自悼矣”,而最后一段则写到“反是不思,亦已焉哉”,由此可以分析作者的态度转变。
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
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
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5.对这首诗中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黍”“麦”“苗”,分别指粮食、成熟的庄稼和未成熟的幼苗。从中可看出奴隶主无所不贪的面貌。
B.“莫我肯顾”“莫我肯德”“莫我肯劳”,用的都是词序倒置的特殊句式,这种句式突出了“莫”字。
C.“逝将去女”应理解为“将去女而逝”,“女”是“汝”的通假字,“逝”是“誓”的通假字。
D.“谁之永号”意为“谁还(会)长久地哭泣呢”,其中,“永”解释为“长”,“号”解释为“哭”,“之”是助词。
6.对这首诗的分析,恰当的一项是( )
A.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以奴隶们向“硕鼠”的乞求,表现出“硕鼠”贪婪凶残的本性。
B.三岁贯女,莫我肯德:奴隶们对“硕鼠”的为富不仁已忍无可忍,表现出清醒的认识。
C.逝将去女,适彼乐土:奴隶们觉醒后反抗意识萌生,表现出他们到达理想乐土的欢欣。
D.乐郊乐郊,谁之永号:奴隶们向往追求美好生活,表现出理想实现后悲泣全消的狂喜。
7.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的前四句重在揭露和斥责奴隶主阶级的残酷剥削,后四句重在表现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B.这首诗语言上最大的特点是:重章复唱,每句四字。
C.“永号”中的“号”读“háo”,“逝将去女”的“去”,是“去掉”的意思。
D.这首诗深刻地反映了奴隶社会尖锐的阶级对立,表现了劳动者对剥削阶级的憎恶与鄙视。
8.对于“乐郊”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和前面的“乐土”“乐国”一样,是指当时实有之地,被当时人称为世外桃源。
B.并非真有此处,这只是神话中流传的一个美好快乐的处所。
C.前面所指“乐土”“乐国”实有其地,而“乐郊”是奴隶们当时所设想的没有剥削的地方。
D.非真有此地,这只是当时受剥削者想象中的那种美好安宁的地方。
深层探究
9.你如何看待《氓》中女主人公的婚姻悲剧?
高考链接
10.(2010江苏宿迁高考模拟,21)下面是某作家写的一段文字,请用一句话概括他所要阐述的内容。(不超过30个字。)
我的作品能够在市场上流行,实际上近于买椟还珠。你们能欣赏我故事的清新,却忽略了那作品背后蕴藏的热情;你们能欣赏我文字的朴实,却忽略了那作品背后隐伏的悲痛。
作家批评有些读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2010全国卷Ⅰ,19)下面的材料从四个方面对二胡作了介绍,请筛选信息,保留各方面的主要内容,压缩成一段文字,不超过60个字。
二胡是中国的一种很奇妙的乐器,是胡琴的一种,比京胡大,也叫南胡。二胡的构造很简单:由一根长约80厘米的细细的木制琴杆、内外两根琴弦、琴杆下端的蒙着蟒皮或蛇皮的琴筒构成,琴筒呈茶杯形,用木或竹制成,蟒皮或蛇皮是制作二胡的重要材料;用马尾做的琴弓演奏,这与小提琴同样用马尾做琴弓是一样的。二胡声音低沉圆润,听起来略带忧伤,常用来表达比较深沉的情感。二胡产生的历史悠久,又比较容易学习,因此是深受中华民族喜爱的乐器,是中国民间普及率较高的乐器。
□□□□□□□□□□□□□□□□□□□□□□□□□□□□□□□□□□□□□□□□□□□□□□□□□□□□□□□□□□□□□□□□□□□□□□□□□□□□□□□□□□□□□□□□□□□□□□□□□□□□□□□□□□□□□□□□□□□
1.提示:A项“淇水汤汤”的“汤”应读“shānɡ”;?B项?“愆期”的“愆”应读“qiān”,“咥其笑矣”的“咥”应读“xì”;D项“踯躅”的“躅”应读“zhú”。
答案:C
2提示:A项中的“泮”通“畔”;B项中的“于”通“吁”;D项中的“说”通“脱”。
答案:C
3提示:D项,汤汤,古代指水势很大的样子,现代也有这个义项。
答案:D
4答案:305 风 雅 颂 风
1答案:(1)无食桑葚 无与士耽
(2)杨柳依依 雨雪霏霏
2提示:C项,载笑载言,是说女主人公见到男子又说又笑,不是车上拉着的人。
答案:C
3提示:C项中不仅有动作描写,还有神态表情描写。
答案:C
4答案:是女主人公说的。口气活泼俏皮,表现出女主人公率真、直爽的个性。
5提示:本题考查《诗经》常用手法,突出强调“比”的用法。比,就是打比方。
参考答案:以树木的枯萎凋零比喻流年带走的青春,曾经光彩照人的少女在岁月中蹉跎了美丽的容颜。再加上婚后长期过着贫困的生活,被弃的命运此时却降临到了她的头上。1提示:A项“三岁”应解释为“多年”。
答案:A
2提示:D项“铺陈”的说法不对,“细腻地”说法更是欠妥。
答案:D
3提示:A项中的“水花打湿了车上人的衣裳”应为“水花打湿了车两旁的帷布”。B项中的“没有什么不痛快的”应为“没有什么差错”。D项中的“不思”不是“不想”,而是“没有想到”;“反”不是“回头”,而是“违背誓言”。
答案:C
4参考答案:从忍辱负重转变为刚强决绝。5提示:B项中突出的是前置宾语“我”。
答案:B
6提示:A项中的“乞求”应为“指责”;C项中的“到达理想乐土的欢欣”不正确,应是对理想的追求;D项中的“理想实现后悲泣全消的狂喜”不当,只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并没有实现理想。
答案:B
7提示:C项中的“去”应是“离开”。
答案:C
8提示:A、C两项中的“实有其地”不对,只是一种理想;B项中“神话中流传”不对。
答案:D
9提示:本题要求同学们对全文进行有效的思考,只有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才能回答好这个问题。
参考答案:女主人公的悲剧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和普遍性,这是由社会特点决定的。在男权社会中,女性在经济上、政治上都处于附属地位,她们的生活天地很狭小,生活的幸福与否都维系在丈夫身上,如果遇上一个对感情、对家庭不负责任的丈夫,那她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10提示:本题考查同学们的语言概括能力。首先要读懂文章,然后根据文章内容,抓住要点进行概括。
参考答案:只欣赏自己作品的形式(情节和语言),而忽略了作品的内容(情感)。
11提示:此题为语段压缩题,实际上就是根据图文内容给二胡下定义。压缩时主要依据文字内容,也可参照画面内容。如从文字介绍中可以提取二胡的类属、结构、音质、历史等相关信息。提炼组合时要使用判断句式,并要注意字数限制。
参考答案:二胡是胡琴的一种,由琴杆、琴弦和蒙着蟒皮(蛇皮)的琴筒构成,用马尾琴弓演奏,声音低沉圆润,是深受中华民族喜爱的乐器。
精品学习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一必修2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课后练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高一语文同步练习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