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一 > 高一语文 > 高一语文同步练习

人教新课标高一下学期语文必修三寡人之于国也同步练习

编辑:

2014-10-15

室也遭诛灭。贪官哪能做呢?想要做个清官,遵纪守法,忠于职守,到死都不敢做非法之事。唉,清官又哪能做呢?像楚相孙叔敖,一生坚持廉洁的操守,现在妻儿老小却贫困到靠打柴为生。清官实在不值得做啊!”于是,庄王向优孟表示了歉意,当即召见孙叔敖的儿子,把寝丘这个四百户之邑封给他,以供祭祀孙叔敖之用。自此之后,十年没有断绝。

 

寡人之于国也同步练习2

一、基础训练

1.选出对下列句子加点字的音、义判断正确的一项(  )

A.故不积跬步(jí,积累)

B.驽马十驾,功在不舍(nǔ,低劣)

C.锲而不舍(shě,遗弃)

D.金石可镂(lòu,雕刻)

2.选出对下面句中加点字“一”和“十”判断正确的一项(  

)

 

①骐骥一跃  ②用心一也  ③不能十步  ④驽马十驾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3.选出加点的“而”所表示的关系不同的一项(  )

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B.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4.“疾”字有以下几个常用义:①小病,②苦痛,③痛恨,④快、迅速,⑤强、猛烈,⑥通“嫉”,妒忌,⑦弊病,缺点。试确定下面句中的“疾”字该选用哪一个义项,在后面括号里标明号码。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  )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

君有疾在腠里,不治将恐深   

                   (  )

 

(海瑞)素疾大户兼并                        (  )

寡人有疾,寡人好色                          (  )

会长老,问人民所疾苦                        (  )

5.“绝”字有以下几个常用义:①杜绝、断绝,②隔绝,③极、尽、穷尽,④停止、消失,⑤无路可通,⑥很、非常,⑦渡过。试按“疾”字要求做练习。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  )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  )

佛印绝似弥勒                            (  )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

二、阅读训练

(一)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典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6.这段话论述了什么道理?论证上有何特色?

7.翻译下面的句子。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二)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①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疆本②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③备而动时④,则天不能病⑤;循道而不忒,则天不能祸。故水旱不能使之饥,寒暑不能使之疾,妖怪不能使之凶。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故水旱未至而饥,寒暑未薄而疾,妖怪未至而凶。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故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

(荀子《天论》)

注:①应:适应。②疆本:疆,通“强”;本,指根本,农业生产。③养:指养生的东西。④动时:指耕作适时。⑤病:有“害”的意思。

8.借助于工具书,读通这段文字,然后说一说,这段文字主要说了什么,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点。

9.依次解释文中加点的词,假如一时解释不出,则想一想学过的课文中是否有同义或近义的。

(1)之_________(2)循_________(3)道_________

(4)之_________(5)倍_________(6)薄_________

(7)以_________(8)然_________(9)于_________

(l0)分_________

【想一想,延伸与提高】

下面三节文字选自《荀子•劝学篇》,按要求完成题目。

甲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蠕而动,一可以为法则 。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乙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丙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注: ①端而言,蠕而动;端,微言;蠕,微动。意思是说极细微的言行。②禽犊:小的禽兽。古人相见,常拿小禽兽作礼物。③兰槐:一种香料。

10.选出加括号的词中没有古今异义的一项( )

A.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B.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C.诚宜(开张)圣听

D.近岁(风俗)尤为侈靡

11、.指出“所以”的用法、意义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 )

A.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B.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之所以兴隆也。

C.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D.吾知所以拒子矣,吾不言。

12、.选出与“教使之然也”中的“然”的用法与意义相同的一项( )

A.沛公然其计,从之

B.杂然相许

C.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

D.昭阳以为然,解军而归

13、.翻译下列句子。

(1)一可以为法则。

(2)形乎动静。

(3)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

(4)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14、.根据课文内容,这三节文字分别应插入课文的哪节之后?

甲文在课文______后;乙文在课文 ______后;丙文在课文 ______后。

参考答案:

1解析:A.jī;B.nú;C.放弃。答案:D。

2解析:①一次,②专一,③④数量词。答案:D。

3解析:前三句表转折,译为“却”;D.表承接。 答案:D

 

4解析:要准确理解实词在句中的意思。答案:⑤④①③⑦②。

5解析:要准确理解实词在句中的意思。 答案:⑦④⑥②。

6解析:概括文段内容并把握论证方法及表达效果。答案:①学习的重要作用。②作者用了五个比喻。开头作者用“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先来阐说,接着就用“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这个比喻,形象说明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使学习产生显著效果。为了把

道理说得更透辟,作者顺势而下,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四个比喻,从见、闻、陆、水等方面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善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最后由此得出结论,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与一般人有差异,而完全靠后天善于学习。

 

7解析:要准确

把握实词含义。 答案:登上高处来招手,手臂并没加长,但远处的人都能看到;顺着风来呼喊,声音并没有增强,可听到的呼喊声很清楚。

 

8解析:综合全篇把握主体内容,不能拘泥于一字一句。答案:这段文字主要说了天行有常,事在人为,也就是说:自然的发展变化有它的客观规津,这种客观规律不是人的主观愿望所能改变的,但是人能够认识它,顺应它,运用它,以趋吉避凶,消祸得福。社会治乱的根源不在天而在人。这段话论证方法的特点是正反论证。

9答案:应之以乱则凶——它,指自然规律。循道而不贰——“循”,遵循、依照。“道”,规律。使之饥——它,指国家、社会。倍道而妄行——通“背”,违背。寒暑未薄而疾——迫近。读bó。不可以怨天——因为[后面省略“之(这)”]。其道然也——这样。故明于天人之分——“于”,对。“分”,职分。读fèn。

10、D(A.学者:古指求学的人;今指学术研究有一定造诣的人。B.以为:凭借……获得。C.开张:此指广泛,今指开业)

11、B(表原因)

12、C(A.认为……对 B.……的样子 D.对)

13、(1)一切可以给人作准则。

(2)表现在言行举止上。

(3)若把它浸入臭水中,那么君子就不愿接近,平民就不愿佩戴。

(4)蓬草生长在苎麻中,不用扶持就可以长直;白色的沙子混入黑泥之中,就会和黑泥一同黑起来。

14、文末 第三段 第二段

在高中复习阶段,大家一定要多练习题,掌握考题的规律,掌握常考的知识,这样有助于提高大家的分数。精品学习网为大家整理了高一下学期语文必修三寡人之于国也同步练习,供大家参考。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