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5-05-12
三、课外延伸
阅读下面这篇小说,完成11~14题。
玩 笑
[法]莫泊桑
世界上有什么比开玩笑更有趣、更好玩?有什么事情比戏弄别人更有意思?啊!我的一生里,我开过玩笑。人们呢,也开过我的玩笑,很有趣的玩笑!对啦,我可开过令人受不了的玩笑。今天我想讲一个我经历过的玩笑。
秋天的时候,我到朋友家里去打猎。当然喽,我的朋友是一些爱开玩笑的人。我不愿结交其他人。我到达的时候,他们像迎接王子那样接待我。这引起了我的怀疑。他们朝天打枪,他们拥抱我,好像等着从我身上得到极大的乐趣。我对自己说:“小心,他们在策划着什么。”
吃晚饭的时候,欢乐是高度的,过头了。我想:“瞧,这些人没有明显的理由却那么高兴,他们脑子里一定想好了开一个什么玩笑。肯定这个玩笑是针对我的。小心。”
整个晚上人们在笑,但笑得夸张。我嗅到空气里有一个玩笑,正像豹子嗅到猎物一样。我既不放过一个字,也不放过一个语调、一个手势。在我看来一切都值得怀疑。时钟响了,是睡觉的时候了,他们把我送到卧室。他们大声冲我喊晚安。我进去,关上门,并且一直站着,一步也没有迈,手里拿着蜡烛。我听见廊里有笑声和窃窃私语声。毫无疑问,他们在窥伺我。我用目光检查了墙壁、家具、天花板、地板。我没有发现任何可疑的地方。我听见门外有人走动,一定是有人来从钥匙孔朝里看。我忽然想起:“也许我的蜡烛会突然熄灭,使我陷入一片黑暗之中。”
于是,我把壁炉上所有的蜡烛都点着了。然后我再一次打量周围,但还是没有发现什么。我迈着大步绕房间走了一圈——没有什么。我走近窗户,百叶窗还开着,我小心翼翼地把它关上,然后放下窗帘,并在窗前放了一把椅子,这就不用害怕有任何东西来自外面了。于是我小心翼翼地坐下。扶手椅是结实的,然而时间在向前走,我终于承认自己是可笑的。我决定睡觉,但这张床在我看来特别可疑。于是我采取了自认是绝妙的预防措施。我轻轻地抓住床垫的边缘,然后慢慢地朝我的面前拉。床垫过来了,后面跟着床单和被子。我把所有的这些东西拽到房间的正中央,对着房门。在房间正中央,我重新铺了床,尽可能地把它铺好,远离这张可疑的床。然后,我把所有的烛火都吹灭,摸着黑回来,钻进被窝里。有一个小时我保持着清醒,一听到哪怕最小的声音也打哆嗦。
一切似乎是平静的。我睡着了。我睡了很久,而且睡得很熟,但突然之间我惊醒了,因为一个沉甸甸的躯体落到了我的身上。与此同时,我的脸上、脖子上、胸前被浇上一种滚烫的液体,痛得我怪叫起来。落在我身上的那一大团东西一动也不动,把我压得喘不过气来。我伸出双手,想辨明物体的性质。我摸到一张脸,一个鼻子。于是,我用尽全身力气,朝这张脸上打了一拳。但我立即挨了一记耳光,使我从湿漉漉的被窝里一跃而起,穿着睡衣跳到走廊里,因为我看见通向走廊的门开着。啊,真令人惊讶!天已经大亮了。人们闻声赶来,发现男仆人躺在我的床上,神情激动。原来,他在给我端早茶来的时候,碰到了我临时搭的床铺,摔倒在我的肚子上,把我的早点浇在我的脸上。
我担心会发生一场笑话,而造成这场笑话的,恰恰正是关上百叶窗和到房间中央睡觉这些预防措施。那一天,人们笑够了!
1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小说以“玩笑”为题,记叙了一系列发生在“我”生活中的玩笑事件:“我”开人家的,朋友开“我”的,“我”假想中的。
B.“我”的朋友都是些爱开玩笑的人,所以他们那么热情的迎接“我”,策划着在晚上好好开“我”一个玩笑。
C.“我”在卧室里非常小心谨慎,检查了墙壁、家具、天花板和地板,是想搞明白朋友们会怎样开自己的玩笑。
D.“我”也觉得自己的高度紧张是“可笑的”,觉得一切都是平静的,所以最后放松了警惕,睡着了,而且睡得很熟。
E.“我”并没有逃开被人“笑够了”的命运,这个结局既让人觉得滑稽可笑,又充满悲剧色彩,引发人们笑后的严肃思考。
【答案】 C、E(A项“一系列”不合实际,并且小说也没写“我”怎样开别人的玩笑。B项是小说中的“我”的假想。D“放松了警惕”与后文“远离床”、“保持清醒”等情节相矛盾。)
12.小说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我”是一个:①开过别人玩笑,却又怕被人开玩笑,②敏感多疑,③胆小谨慎,④在现实生活中处处感到危机四伏的小人物。(①根据第1段,②根据第2~5段中的多处细节描写,③根据第5段,④第4、5两段里“我”对种种生活物品的猜疑可以认为是“现实生活危机感”在这个小人物身上的折射)
13.小说主要运用了哪两种描写手法刻画人物形象?请分别举例分析这样描写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心理描写,小说以第一人称为叙事角度,通过内心独白等方式表现了主人公的心理变化,准确生动地刻画出人物敏感多疑的性格特征,(举例略);
②动作描写,小说借助连续的动作描写推动着人物的命运走向,同时生动地刻画出人物胆小谨慎的性格特征。(举例略)(意思对即可)
14.小说结尾,“我”认为“造成这场笑话的,恰恰正是关上百叶窗和到房间中央睡觉这些预防措施”。对此你是怎样认识的?请结合小说内容,具体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从小说前文铺垫的情节看,这场笑话的出现的确与“关窗”、“挪床”的措施有直接关系,这样写符合情节的内在逻辑。 ②“我”之所以闹笑话有深层的社会性原因,就是当时的人们普遍存在的空虚无聊、相互愚弄、充满信任危机的社会弊病。“有什么事情比戏弄别人更有意思”、“引起了我的怀疑”、“ 一切都值得怀疑”等语句就是当时的社会缩影。③小说结尾这样写,恰恰进一步表现了“我”在这样的社会病中心理被扭曲的程度,以及不能觉醒、难以自拔的可悲,使小说的主题表达得更深刻。 (分析合情合理即可)
四、高考热点
15.将下面的句子改成以“鲁镇”为开头的句子,不得改变原意。
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满天飞舞,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
鲁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鲁镇被满天飞舞的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的有梅花那么大的雪花乱成一团糟。
16.某所高中的同学要在课外自行设计、编排一场现代话剧,话剧题目为《当刘兰芝遇到崔莺莺》,下面是他们设计的部分台词,请在横线处分别填一个词语,不超过4个字。
刘兰芝:我刘兰芝,________、________,却仍遭婆婆无情驱逐。
崔莺莺:你的命运确实叫人同情。我也曾和你有同样的遭遇,但我________、________,终得和张生白头偕老。
【答案】 多才多艺、任劳任怨 轻视功名、勇于反抗
17.仿照上下句的整体句式特点,在横线处写两个句子。要求:所写句子在意蕴上要与上下句保持一致。
若要优美的嘴唇,要讲亲切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优雅的姿态,要记住走路的不只你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若要可爱的眼睛 要看到别人的好处 若要美丽的头发 要让小孩一天抚摸一次你的头发
五、读写创新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目前,“戏说”、“大话”之风盛行。有《戏说乾隆》《大话西游》《水煮三国》,甚至还有《戏说〈孔雀东南飞〉》等等。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
【写作指向】
戏说的话题作文写作,就其构思来讲,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是选择一个戏说对象,如戏说历史、戏说经典、戏说名人……然后就其一点展开议论,阐发自己的观点。二是从戏说这一社会现象整体入手,或叙或议,表达自己的看法。就其立意方面来说,可以揭示戏说之风的害处,也可辩证看待,指出其利弊。
【佳作赏读】
戏说有禁区
如果承认“三国”“西游”是我们必须恭敬传承的文化经典,如果承认华夏史卷是我们必须尊重的严肃文化,那么,我们就不该,也不能把这些文化经典、这些严肃史实捏造得荒诞无稽,不能在这些文化史实前大加“戏说”“大话”之类的词。
文化经典是民族文化的浓缩,文化经典是人们精神的家园。沉浸在《梁祝》的乐曲中,谁不心驰神往;聆听着《二泉映月》的旋律,谁不感怀慨叹;捧读着《西游记》,谁不浮想万千;品味着《红楼梦》,谁不情随事迁而柔肠寸断……
这些经典,如片片落红,飘舞着落入文化的大江,散发着缕缕清香,漂流进我们的心灵深处,引起我们心灵的震撼与共鸣。这些经典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它们已经融入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血液中。
经典不容侵犯,史实又岂能戏说。戏说历史,在影视业形成了一个怪圈,以至于历史上的君王,哪怕再昏庸、再腐化,到了荧屏上,也是可爱的。不负责任地拔高封建君王,已经饱受非议;矮化或否定英雄,更令人寒心和不齿。言论自由不假,前提是必须言责自负。
当然我并不是说所有的作品都不可以“戏说”,只是对于那些经典的抑或是神圣的作品,我们必须认真对待。而对于某些无足轻重的题材,就算“戏说”也无伤大雅,我还是提倡“戏说”的,或许这还能增强我们的想象力,创造人类文化的多元性思维呢!
因此,“戏说”不是盲目的,不加以分辨的。我们应时刻保持清醒而又理智的头脑,戏说能“戏说”的,抑制、反对不可以“戏说”的,这样,文化才会显得和谐,才会大放光彩!
【名师点评】
在论证思路上,作者开篇提出自己的观点——文化经典、严肃史实不容戏说。然后分别论述文化经典不容侵犯,严肃历史不容戏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在文章结尾还辩证地论述了“戏说”,指出有些无足轻重的题材可以戏说一把,这样可以创造多元性思维。语言简洁富有文采,思维严密,论据充足,论证有理,不失为一篇考场佳作。
高一语文下册同步练习题:祝福就分享到这里了,更多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高一语文同步练习栏目!
标签:高一语文同步练习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