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一 > 高一语文 > 高一语文同步练习

2016学年高一下册语文《项链》课后习题答案

编辑:

2016-05-27

17.选出对下面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

[   ]

但是有时候,她丈夫办公去了,她一个人坐在窗前,就回想起当年那 个舞会来,那个晚上,她多么美丽,多么使人倾倒啊!

A.以当年舞会上的成功与欢乐来反衬玛蒂尔德现在的沦落与凄凉,寄托了作者的同情与怜悯之情。

B.通过对当年舞会的回忆,表现了玛蒂尔德此时痛苦、伤感的心情,寄托了作者的同情与怜悯之情。

C.十年之后还时时深情地回忆起那次舞会,说明追慕虚荣的思想还未从玛蒂尔德身上根除,在同情之中,作者也不乏一丝的讽刺。

D.通过对当年舞会回忆,反衬玛蒂尔德成为一个劳动妇女的可喜变化,表现了作者的赞许之情。

(二)阅读下文,完成18~20题。

她高高兴兴地拆开信封,抽出一张请柬,上面印着这些字

“教育部部长乔治•郎伯诺及夫人,恭请路瓦栽先生与夫人于一月十八日星期一光临教育部礼堂,参加夜会

她不像她丈夫预料的那样高兴,她  ①  地把请柬丢在桌上,咕哝着:

“你叫我拿着这东西怎么办呢?”

“但是,亲爱的,我原以为你一定很喜欢的。你从来不出门,这是一个机会,这个,一个好机会!我费了多大力气才弄到手。大家都希望得到,可是很难得到,一向很少发给职员。你在那儿可以看见所有的官员。”

她用恼怒的眼睛瞧着他,  ②  地大声说:

“你打算让我穿什么去呢?”

18.请在方格处填上恰当的标点

[   ]

甲  乙 丙  丁

A., (   ) 。”

B., (   ) ”。

C.: (   ) ”。

D.: (   ) 。”

19.在两个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词

[   ]

A.懊恼 不耐烦          B.沮丧 不耐烦

C.懊恼 不高兴          D.沮丧 不高兴

20.对路瓦栽说的这是“一个好机会”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因为妻子从来不出门,这是一次夫妻出门娱乐的机会。

B.这是赢得漂亮妻子欢心的好机会,平日里妻子常常不高兴。

C.这是可以看见所有官员,结交场面上人物的好机会。

D.这是难得出门的妻子,向周围人展现自己的容貌。

二、阅读理解

(三)阅读下文,完成21~24题。

她先看了几副镯子,又看了一挂珍珠项圈,随后又看了一个威尼斯式的镶着宝石的金十字架,做工非常精巧。她在镜子前边试这些首饰,,不知道该拿起哪件,放下哪件。她不断地问着:

“再没有别的了吗?”

“还有呢。你自己找吧,我不知道哪样合你的意。”

忽然她在一个青缎子盒子里发现一挂精美的钻石项链,她高兴得心也跳起来了。她双手拿着那项链发抖。她把项链绕着脖子挂在她那长长的高领上,站在镜前对着自己的影子出神好半天。

随后,她迟疑而焦急地问:

“你能借给我这件吗?我只借这一件。”

“当然可以。”

她跳起来,搂住朋友的脖子,狂热地亲她,接着就带着这件宝物跑了。

21.第一处方格应填入的词语是

[   ]

A.挑三捡四              B.犹豫不决

C.慢慢悠悠              D.坚定不移

22.这一段描写人物的方法是

[   ]

A.行动描写 心理描写

B.肖像描写 心理描写

C.肖像描写 语言描写

D.行动描写 语言描写

23.对这一段中玛蒂尔德的心理状态的描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   ]

24.选出对“我只借这一种”的分析最恰当的一项

[   ]

A.一个“只”字,强调给对方听,表现玛蒂尔德怕对方不同意,自己会失去好机会。

B.突出“只”和“一”,强调自己借的少,表现玛蒂尔德想马上 借到又怕不能如愿的心情。

C.强调“只”和“一”,表明自己决不多拿,表现玛蒂尔德坚决要把这挂项链借到手。

D.突出“只”和“一”,说给对方听,表现玛蒂尔德急不可待又怕在朋友面前丢了面子。

(四)阅读下文,完成25~30题。

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推开了,大李、小张和老马几乎是同时抬头转向门开处。仨人的眼睛猛然一亮,脸上的表情分明写着:好亮丽清纯的少女,来找谁?

看到大家惊愣的目光,少女文静地说:“我是来打工的王萍,请各位多帮助。”

亮明身份,大李、小张和老马的目光渐渐暗淡下来。打工妹的标签儿一旦插上,在这些国家大机关工作人员的心目中便骤然掉了身份。

来打工的王萍做起事来认认真真,待人谦和礼貌,倒也叫人说不出什么。一天,局长有事推门进来,大李、小张和老马争先向局长打着招呼,尤其喜爱事事拔尖儿的小张无话找话地同局长套近乎。局长三言两语交待完事情抽身欲出办公室,路过默默干事的王萍身边,王萍抬起头和局长的目光相遇了,她朱唇抿紧,送给局长一个甜甜的俏皮的眼神儿。这一微妙的变化被小张全都捕捉到了。a心想:一个打工的,敢和局长递媚眼儿。这一个不同寻常的眼神儿,立刻在小张心目中埋下了嫉恨的种子。

接连数日,尽管王萍不曾做错什么,却总是遭到小张的冷脸。一天,王萍干完自己的工作,见小张依然忙忙碌碌反复做着同一件事情而又屡屡出错时,王萍趁屋里没有其他人便试探性地问:“张姐,您累了吗?我帮你一块干。”b王萍犹豫了一会儿,又鼓足勇气问:“我帮你一块儿干行吗?”“就你能?不用!”一句冰冷的极不耐烦的声音横着甩了出来。王萍脸上红一阵白一阵,感到很难受。她不知道自己怎么得罪了小张,她感到委屈极了,泪花盈满了眼窝,连日来的不快一下子涌上心头……王萍抹掉泪,站起身气哼哼地走出了办公室。片刻,c她想了那天王萍看局长的眼神儿,该不会找局长告状吧!正起急,见王萍果然在敲局长办公室的门。“王萍你回来!”d心想:反了你了,一个打工的,敢如此放肆。你年轻漂亮怎么了?可惜我们局长不吃你这一套。一向对人毕恭毕敬的王萍听到没有丝毫反应,继续加紧敲门。无奈听不到里面的动静。小张风风火火奔过去拉住王萍往回拽,身后响起了局长的声音:“你们找我?”小张把王萍往身后一拉,抢 先说:“对不起,敲错门了。没事,没事的。”王萍火了:“你没事我有事!”她望着局长,有些孩子气地说:“我不打工了。快开学了,我想歇两天,隐瞒身份的日子真不好过。爸,我走了。”说完头也不回地下了楼。

25.下面四句是描写小张的话,是分别从文中a、b、c、d四处抽出来的,请根据情节推断它们的正确顺序

[   ]

①小张噘着嘴一声不吭

②小张有些怒不可遏

③小张像有什么事似的跟了出去。

④她(小张)脸色一沉,好大的不高兴。

A.a.④ b.① c.③ d.②

B.a.① b.② c.③ d.④

C.a.④ b.③ c.① d.②

D.a.④ b.① c.② d.③

26.文中写到王萍送给局长“一个甜甜的俏皮的眼神儿”,是否是小张所认为的“递媚眼儿”,请说明理由。(不超过40字)

□□□□□□□□□□□□□□□□□□□□□□□□□□□□□□□□□□□□□□□□

27.这种“微妙的变化”,为什么会全部捕捉到?请简述理由。(不超过35个字)

□□□□□□□□□□□□□□□□□□□□□□□□□□□□□□□□□□□

28.王萍“趁屋里没有其他人”时,并“试探性地问”小张要不要帮忙,可以看出王萍的什么性格特点。(不超过8个字)□□□□□□□□

29.大李、小张和老马仨人从“眼睛猛然一亮”到“目光渐渐暗淡下来”的原因,说法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因为少女不是来找他们的。

B.因为少女是个打工妹。

C.因为他们不知道少女是局长的千金。

D.因为身为国家大机关职员的他们,是瞧不起打工妹的。

30.小说塑造了“王萍”这个丰满的人物形象,对她性格特点的分析恰当的几项有

[   ]

A.是局长的千金,很任性,爱耍大小姐脾气。

B.谦和有礼貌,很尊敬他人。

C.做事认真,勤勤恳恳,不事张扬。

D.很有韧劲儿,做事不达目标不罢休。

E.很细心周到,善解人意。

F.虽然很能干,但也有点娇气,孩子气。

【参考答案】

1.A(B项中“瑰”应读gu9;“觑”应读q);C项中“粗”应读c&;D项中“惶”应读hu2ng)

2.A(A中的“气慨”应为“气概”) 3.C 4.C 5.D

6.A(B中“绝”应为“决”,C中“锲”应为“契”,D中“奥”应为“懊”。)

7.B(A排比,C比喻,D引用) 8.D 9.B(《两个朋友》是莫泊桑的作品) 10.A 11.C 12.D 13.B 14.B 15.C(没用衬托) 16.B 17.C 18.D 19.A 20.C 21.B 22.D 23.A 24.B

25.A(①“一声不吭”表明应在对话环境中,放在b处;③句有“跟了出去”,应是跟着王萍出去,填在c处;②④句难辨别,“怒不可遏”和“好大的不高兴”虽然都是小张对王萍的态度,但程度不同。开始小张发现王萍对局长的眼神儿时,只能说“不高兴”,而不至于“怒不可遏”,最后她认为王萍向局长告状时,才“怒不可遏”。)

26.不是,王萍的眼神儿只是女儿对父亲的一种亲密,可爱的目光,而不是有意去讨好的媚眼。

27.因为小张是个势利人,她密切注意着局长的一举一动,且事事爱拔尖儿。

28.细心周到、谦虚谨慎 29.D 30.B、C、E、F

有了上文为大家推荐的项链课后习题答案,是不是助力不少呢?祝您学习愉快。

相关推荐:

精编高一语文下册《过华清宫》课后练习题  

鲁人版高一语文第六单元《塞下曲》阅读答案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