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学习 > 基础知识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练习题:正确使用词语(近义词、易混虚词)

编辑:lvzw

2012-11-09

【粤题精讲】

2007年广东)在下面各句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应该以实际运用能力来         我们的学习效果。

②老百姓说得好,         常年无灾情,不可一日不防备:

③这小伙子整体素质的确不错,         诚实温和。

A.考查   宁可  品性      B.考察   宁愿   品性

C.考查   宁愿  品行      D.考察   宁可   品行

名师剖析:考查正确使用词语,能力层级是E级。“考查”:用一定的标准来检查衡量(行为、活动);“考察”:实地观察调查;细致深刻地观察。“宁可”:表示比较两方面的利害得失后选取的一面(往往跟上文的“与其”或下文的“也不”相呼应);“宁愿”:宁可。“品性”:品质性格;“品行”:有关道德的行为。要用“考查”,也就是候选项只有AC;可、宁愿都可以; “诚实温和”是属于品质性格,要用“品性”,故选A。

答案:A

【粤考趋势】

2004年开始,将“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调整为“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扩大了考查的范围。通常以选择题形式考查。

近几年,实词类考题在高考中都以近义词选用的形式出现,重在考查辨析近义词,准确运用词语的能力。

虚词类考题在高考中并非每年都出现,有时也跟近义词的辨析合并出题;熟语中成语的考查是多年必考的内容。

此外,词语通常还与句子、修辞、语言的连贯得体等内容有着密切联系,因而,在辨析修改病句、修辞方法的正确运用、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等专题中也经常牵涉到词语的问题。

本考点以选择题的形式有三种:

①用选择填空的形式考查近义词(包括近音近义词)的使用能力。

②在具体的语境中判断选择常用词语使用得正确与否。

③用选择题的形式判断常用词语解释得正确与否。

所选词语:多为生活中常见,但又易忽视的词语。考查的是理解基础上的运用。

2010年极有可能考查同义词辨析。

【考点透析】

1.正确使用实词

一般来说,考生在词语使用题上出现的失误原因有以下四个方面:

①不能全面准确地理解词语的内涵。高考侧重考查的词语一般是那些似曾相识,但又常常用错的词语,如果只凭对该词语的感性认识,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仔细揣摩与辨析其意义和用法,就难免牵强附会,失之偏颇。

②不能正确理解词语的外延。汉语的词语多义性强,色彩丰富,同一个词语,使用的场合或对象不同,其表达效果就会迥异。如果不能仔细审查词语的使用对象、色彩、程度以及语法功能等,就容易把词语用错。

③词汇贫乏,只凭语感答题。有些考生平时重理轻文,懒于读书,或者即使读书,也是心不在焉,不注重丰富词汇,充实词语仓库,其结果,在解答主观题时,心里想到了,就是没有恰当的词语来表达;在做词语使用题时,无章可循,只能“跟着感觉走”。

④临场习惯不好,心态不佳。有些考生平日小考时词语使用题做得较好,但是一到正规考试就丢分太多。其主要原因在于基础知识掌握得不扎实,缺乏主见,顾虑重重。

正确使用实词主要考查近义词的辨析,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⑴意义

①词义范围不同。如“财富”和“财产”;“边疆”和“边境”。②词义轻重不同。如“毁坏”和“损坏”;“竭力”和“努力”。③词义重点不同。如“精巧”和“精美”;“诡辩”和“狡辩”。

⑵色彩

①感情色彩不同。如“结果”和“后果”;“鼓动”和“煽动”。②语体色彩不同。如“小气”和“吝啬”;“寿辰”和“生日”。

⑶用法

①适用对象不同。如“年龄”和“年纪”;“伺候”和“侍候”。②搭配关系不同。如“保持”和“维持”;“必须”和“必需”。③语法作用不同。如“诞辰”和“诞生”;“品位”和“品味”。

2.正确使用虚词

虚词使用的错误主要包括关联词语使用的错误和单个虚词使用的错误两个方面。

⑴关联词语使用的错误

①错用关联词语。即没能很好地理解上下句的关系,把用于彼关系的关联词,用于此关系的句子之间。②滥用关联词语。一个句子如已有表示某一关系的词语,就不能再用表示这一关系的关联词语。如“……的原因,是因为……”的句子就是经常出现的这类错误。③关联词语搭配不当。我们要记住一些经常搭配使用的关联词语,以免误用。④关联词语位置不当。一个复句,如果各分句主语相同,则关联词语放在主语之后;如果各分句的主语不同,则关联词语放在主语之前,否则就错。

⑵单个虚词使用的错误

①介词使用错误。介词的主要作用是与后面的名词、名词性短语、代词等构成介宾短语,充当状语或补语。但要注意有时多用了介词会导致缺少主语,少用误用会导致语意不清。②副词使用错误。副词的作用是用来修饰动词或形容词,不能修饰名词。可作状语,表示时间、范围、程度、肯定、否定、语气等,不作定语。这些都要注意。③助词使用错误。助词是附着在别的词、短语或句子后面,起辅助作用,表示一些附加意义的词。包括结构助词“的、地、得、所”、时态助词“着、了、过”和语气助词“啊、呢、吗、啦”等。其语法特点,一是不作句子成分,二是最没有实在意义,三是除“所”外都读轻声。不能误用、混用。

从历年高考试题来看,虚词考查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其实掌握虚词的使用错误及修改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

1)贪多滥用

所谓滥用,就是不该用的地方用了,造成语意不明。一般有关联词滥用、介词短语滥用、重复矛盾等几种错误。对于这一毛病,修改方法是把滥用的虚词删除。

本品是用银花、连翘等中药配制而成,并且具有祛寒退热的功能。

此句前讲配制,后讲功能,两者之间并无语意上的并列关系,故"并且"这个关联词就滥用了。

2)苟简漏用

漏用就是少用,少用了虚词,会造成语意不完整或语病。这一类错误主要有单个虚词漏用、关联词语少用。对于这类毛病,修改的方法是把漏用的虚词补上。

这种习性是动物长期求食活动中发展起来的。

这个句子缺少了一个虚词"在",没有词语与后面的"中"呼应,使得介词短语不完整。

3)搭配乱用

这一类错误主要有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和一些习惯性短语搭配错误。像这类习惯性短语搭配有:从……出发,以……为出发点(为主、为核心),从……起,把……看作,把……作为,由……组成,从……中,在……上等等。

对于这类毛病,修改的方法是选用配对正确的词来换掉配对不恰当的词。

只要你能在一小时内完成这篇两千字的文章,虽然够不上发表水平,也可以录用你。

句中"虽然……也"是不能搭配的,结合语境,在这里当选用"即使……也"。

4)位置倒用

关联词语位置不当,往往会造成语病。对于这类错误,我们的方法是:各分句的主语相同时,关联词语放在主语的后面;各分句的主语不同时,关联词语放在主语的前面。

尽管他行车超过三十万公里,却从没有发生过重大事故。

此句中关联词"尽管"放在句首导致这个句子缺少了主语,"他"应放在"尽管"之前。

5)易混误用

虚词中很多是属于易混虚词,对于易混虚词误用,我们的方法是辨。平时要对这些近义虚词特别当心,尽量分清它们细微的差别。

他拿起望远镜看了一阵,想了一会儿,接着在地图上飞快地画了一些符号,然后用望远镜仔细地再看了一阵。

这个句子因没有分清"再"与"又"的区别而误用了"再"。"再"与"又"尽管都表示一次又一次,但"再"表示的是动作还没有发生,是将来时态;"又"表示动作已完成,是完成时态。

上述五种错误是虚词使用中的主要错误,如果我们对此能熟练掌握,那么对虚词的使用就不必再恐惧了。

应考方法盘点

一、复习指津

①在复习中,应多查阅《现代汉语词典》等有关工具书,了解词语的确切含义。这是正确使用词语的基础。平时要注意积累。

②理解、把握和运用词语,要体会词语的语境义,有时甚至需要考虑文章的主旨。当然,还应该注意句子的逻辑关系和词的意义、色彩的谐调搭配。加强积累,扩大知识面。注意按词义、用法、例句的方式进行积累。

③不死记硬背词性、词的结构等词汇知识,强调理解和体会;加强诵读,注重积累,结合语境理解记忆词汇。

二、答题指要

1.实词辨析题

对实词的辨析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①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意侧重点、词语的词意的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②辨析色彩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跟语体色彩。③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

辨析近义词常用以下四种方法:

(1)结构分析比较法

通过对构成近义词的语素及其结构方式的分析,找出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例如:

①你这种想象是非常奇特的。

②在这样的时代,人们对许许多多的自然景物都产生了新的联想、新的感情。

③他对着大海,上天下地地遐想个没完没了。

上例中的“想象、联想、遐想”是一组近义词,含有共同的语素“想”,都有“对不在眼前的事物用脑筋思索出它的形象”的意思,都既可作动词,又可作名词.但由于它们的另一个语素不同,语素间的结构关系也不同,所以也就有了细微的差别。“想象”是联合式合

成词,着重于想出事物的具体形象;“联想”是偏正式合成词,侧重于由别的人或事物而想起其它类似的人或事物;“遐想”则着重指比较悠远地去思索或想象。

(2)句中对照替换法

把词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里,经过对比、分析和替换,找到它们各自不同的适用范围、搭配关系以及词性、句法功能方面的差别。这种方法需要找一些或自造一些例句。例如:

①他们两个人正估计情况,交换意见.

②为了交流经验,互相提高,纺线也开展了竞赛.

为了找到“交换”与“交流”的差别,我们可以仿照这三句,试着给这两个词替换一些“交换”或“交流”的对象,则可以发现,“交换”一词主要与“实物、礼物、纪念品、资料、产品、眼光、俘虏”等具体名词相搭配,有时也与抽象名词“意见”等搭配;而“交流”则一般都与“思想、经验、文化、物资”等抽象名词相搭配。这样,我们也就找到了它们之间的差别:“交换”着重于“互换”,即双方互相给予某种东西;而“交流”则着重于“对流”,即双方经常地互相流通或给予.由此可知,上例中的二词不能互换。

(3)运用反义词推究法

通过近义词的各自相应的反义词的不同来找出它们之间的差别。例如:

①敌人的退却是虚假的,要引我们上钩才是它们真正的企图。

②你以为她拒绝我,是故意地虚伪么?

要辨析上例中的“虚假”与“虚伪”的细微差别,可通过它们的反义词来判断.“虚假”与“真实”构成反义词,着重于“假”,指情况与实际不相符合,多用于形容事物的内容、证据、情况、情节、因素、成分、成绩等较抽象的事物,有时也用于人的言行;而“虚伪”与“诚实”构成反义词,着重于“伪”,用于形容故意作假,不诚实,多指言语、行为、作风、态度、道德、品质等有关人的言行表现。

应试思路:

①词语本身所蕴含的意义是否符合具体语境。

②使用对象是否超出了词语的使用范围。

③感情色彩是否与具体语言环境相吻合。

④该词语的语法功能是否有所越位。

⑤词语的使用程度是否恰如其分。

此外,要多侧面多角度地仔细辨别,全面考虑,不可先入为主,主观臆断,信马由缰,凭想当然办事。要善于通过上述五点来选择突破口,灵活运用平时解题时积累的各种方法,准确、快速解题。

 

2.虚词辨析题

虚词的使用正确与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虚词搭配要正确。

③由于《古文观止》具有特色,自问世以后近三百年来,广为传布,经久不衰,至今仍不失为一部有价值的选本。(2000年春招卷)

④他的话方音很重,何况又说得快,我几乎没有听懂。

虚词大多数是单独使用,也有配套使用的,出题人往往在这个配套上做文章。句③的连词“由于”后面分句缺少表结果的照应连词,应在“至今”前加上“所以”。句④中“何况”与“况且”都表递进,但“何况”引出的后分句重在与前句构成对比;“况且”引出的后分句重在举例(程度比前分句更重的例子),所以此句应改为“况且”。

(2)虚词位置要正确

⑤过去产品的质量不是比沿海的低,就是成本比沿海的高。

⑥3月17日,6名委员因受贿丑闻被逐出国际奥委会。第二天,世界各大报纸关于这起震惊国际体坛的事件都作了详细报道。(1999年全国卷)

句⑤中前后分句主语不一致,所以前一分句的关联词“不是”应放在“产品的质量”前。句⑥中“关于”的位置不当,如果说要保留“关于……”这一介词结构,那就应将它移到主语“世界各大报纸”的前面去,否则就将“关于”改为“对于”。

(3)虚词不能滥用

⑦他的艺术见解独到、深刻,近年来,常被应邀到许多高校发表演讲,深受学生欢迎。(2001年春招卷)

⑧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对种种不爱惜人民币的错误做法,以及随意将人民币放大后销售的违法行为,尚未引民社会的广泛关注。(1997年全国卷)

句⑦“应邀”就已包含了被动的成分,再用“被”重复多余,应删掉“被”。句⑧的主干是“严重性在于对种种不爱惜人民币的错误做法……广泛关注”,显然介词“对”是多余的,应删掉。

考点对应直练

(一)实词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

A.中药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用以防治疾病的药物,以植物为最多,也包括动物和矿物,其药效一般比较缓和。

B.虽然平时工作很忙碌,但只要有时间,我就整顿家务,让家里变得洁净、整齐、漂亮。

C.海滨公园是附近居民喜爱的运动场所,在花海中无论是散步、慢跑还是骑车锻炼都令人神气十足。

D.诗评家所谓“老杜饥寒而悯人饥寒者也”,跟白居易“饱暖而悯人饥寒者也”是不同的,饥寒让杜甫刻骨铭心,所以他写出的诗句更加深刻感人。

答:D(A中“药效”和“缓和”不搭配,应用“缓慢”。B中“整顿”和“家务”也不搭配,“家务”是“家庭事务”,自然不能整顿。只能“操持家务”。C中“神气十足” 形容摆出一副自以为高人一等而了不起的样子。带有傲慢的神气,而语境是“神定气闲”。)

2.(2008年北京卷)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下面这段话的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位于日本藤川市海滨的聂耳纪念碑,用素净的大理石            成,稍稍倾斜地平置于长方形基座上。四周的石砌边缘内,         着匀称的海滨卵石。碑石        “耳”字形,有如        在地上的一只巨大的耳朵,日日夜夜倾听着大海的呼啸和浪涛之声。

A.雕   铺   呈   贴

B.塑   铺   像   画

C.塑   摆   像   贴

D.雕   摆   呈   画

答:A(对“纪念碑”所用材料用“雕”字准确,“摆”有放的意思,不固定,而“石砌边缘内”应该用“铺”,碑石的形状是有意设计的,所以用“呈”,“贴”与前面的“铺”相照应)。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教育是打开个人智慧之门的金钥匙,也是改变国家和民族命运的铺路石,更是人类文明传续的不竭动力。

B.草原上,帐篷像蘑菇一样四处散落,帐篷前篝火点点,军马安闲地吃着夜草,隐隐的鼾声在大地上沉浮。

C.千百年来,湘江培育着两岸的乡村和城市,湘江之水不仅流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荡漾在他们的梦境中。

D.树立大国风范,涵养大国心态,让世界看到中国的开放、包容和自信,看到中国人民的团结、理性和智慧。

答:C(培育:培养幼小生物,使其发育成长,培育良种;使某种感情得到发展,培育友谊;培养教育,培育新人。B本指在水面上出没,比喻盛衰、消长,也指随波逐流,与道沈浮俯仰。(《淮南子•原道训》) 与世沉浮。涵养:修养,很有涵养; 滋润养育 用造林来涵养水源。)

标签:基础知识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