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学习 > 文言文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注释中古今字和通假字的辨析

编辑:sx_gaohm

2016-03-17

文字作为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作为社会交际的工具,总是随着语言和社会的进步而发展、变化。精品小编准备了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希望你喜欢。

一、古今字及其产生原因

(一)古今字的内涵

“古今字”这一术语最早出自《汉书·艺文志》中的“孝经家”部分,但这一卷《古今字》早已失传。现在所能见到的这一术语的最早出处是东汉经师郑玄对儒家经典的注释。《礼记·曲礼下》:“予一人。”郑玄注:“余,‘予’古今字。”后代文字训诂学家师承汉学,一直沿用这个术语来说明古今异字的现象。

古今字是汉字在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古今异字的现象。它是指“在某一种意义上先后产生的形体不同的字”。[1]产生在前的称“古字”,产生在后的称“今字”。这里的“古”和“今”是相对而言的。正如清代语言文字学家段玉裁所说:“古今无定时,周为古则汉为今,汉为古则晋宋为今,随时异用者谓之古今字。”[2]不过,需要说明的是,所谓“古今无定时”,是就古字和今字产生的先后关系而说的。就一般情况而言,先秦时代多用古字。后来,随着语言的发展,复音词的大量出现,用古字的现象也就相应地减少了。

(二)古今字产生的原因

1、同源分化形成古今字

由于汉字的分化,母字与后造分化字构成了古今字。这里所谓的汉字的分化,是指由于汉字记词职务的分化而导致的汉字的增益。上古字少,一个字往往承担着多项记词职务,为了减少其兼职,后世便另造新字来分担。比如共字,在上古就兼有多个记词职务,分别表示不同的意思:

①父之仇,弗与共戴天。(《礼记·曲礼》)

②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烛之武退秦师》)

③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政》)

④民不知礼,未生其共。(《城濮之战》)

例①是共同的意思,例②是供给的意思,例③是拱揖的意思,例④是恭顺的意思。一个字身兼四职,也就是分别记录了四个不同的词。这对运用文字来说是经济,但字的兼职过多,容易造成表意的含混、模糊。为了增强表意的明确性,后世就造了供、拱、恭三个新字来分担它的兼职,共字本身就只用来表示“共同、总合”这一个义项了。像这样,我们把原先一字多职共用字的“共”称为母字,把后来特地为分担母字兼职而造的供、拱、恭等称为分化字。从记录同一个词(比如供给的供)所用字的时代先后来说,古用“共”而今用“供”,于是“共”与“供”构成古今字。同样,“共”与“拱”、“共”与“恭”也分别是古今字。古今字的绝大多数是母字与其分化字构成的。

2、同音假借构成古今字

书面汉语在发展过程中,往往使用同音假借来调剂汉字的记词职务。原本由某个字担负的记词职务,到了某个历史阶段,因为种种原因,便改由另一个音同音近的字来承担了。而且往往一直承担下来,成为记录这个词的正字。于是前后两个字在彼此交接的那个词义上构成古今字,也就是被借字与借字构成古今字。

由假借构成的古今字,常见的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古字(被借字)只把部分记词职务转移给今字(借字),而自身仍然承担着余下的职务。例如“何—荷”就是这样。《说文》:“何,儋也。”儋即担字。段注:“何俗作荷。”[3]由于“何”字经常要承担记录疑问代词“何”的职务,于是本义就另借荷花的“荷”字,而除本义之外的其他职务仍由“何”字自身承担。类似的古今字还有:内—纳、见—现、女—汝、等等。这类古今字,在古字将部分词职务转移给今字之后,古字与今字分别记录的词,往往组词不同,词义也不同,因而在读音上也略有差异。

另一种是古字(被借字)把自己的记词职务完全转移给了今字(借字),今字通行为正字之后,古字往往被废弃。例如:“彊—强”就是这样。“彊”,《说文》:“弓有力也,从弓畺声。”[4]引申为强劲之意。这个字产生得很早,在西周金文中常用以表示强力、强大的意思。“强”,《说文》:“蚚也。从虫弘声。”[5]本义是一种虫子“蚚”,产生在战国之后。由于彊与强形近易混又同音,且强的本义极少用,于是后世便借“强”为“彊”,久借不还,遂使彊字完全被强字取代而废亡。类似的古今字还有:辠—罪、迻—移等。这类古今字往往是古字的义项单一,今字的义项也不多,且本义罕用,所以今字在淘汰了古字之后,不仅不会影响表义的明确,反而能使习用的汉字字数为之减少。这是社会对用字的正确选择。

由假借构成的古今字与由母字分化构成的古今字,虽然都是社会为某些字的兼职调剂职务而分工的结果,但是二者毕竟不是一回事。前者是借用已有的同音字来转移部分职务,即用增加乙字的兼职来减少或取代甲字的职务,不造成汉字的增益;而后者是采用新造分化字的办法来分担兼职,造成了汉字的增多。

由假借构成的古今字与后面要讲的通假字也有区别。通假字是共时(同处于某个时代)的暂时借用现象,在某个词义上通假字不能完全取代被通假字的地位而成为记录这个词的正字;而由假借构成的古今字则是历时(前后不同时代)的永久性的借用现象,在某一词义上,借字(今字)完全取代了被借字(古字)的地位而成为记录这个词的正字。例如“早”与“蚤”是通假字,在早晚这个词义上,“蚤”只能在某一时代暂时借用为“早”,并不能最终取代“早”而成为记录“早”这个词的正字。“见”与“现”是由假借构成的古今字,在“显现”这个词义上,自从“见”把相应的兼职借给现字以后,“现”在后世便完全取代了“见”而成为记录“显现”这个词义的正字。

二、通假字及其产生原因 (一)通假字的内涵

通假字是文言文学习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古字通假是文言文里常见的现象。阅读文言文,不明了古字通假,只照字面意思理解,往往会解释不通或者解错句意。即能否识别出通假字直接影响到对文本的解读。那么什么是“通假”?

所谓通假,“通,就是相通、通用;假,就是借。通假,又叫通借,就是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本字”。[6]所谓“本字”,是指造字时,表示某种特定意义的那个字。使用时由于种种原因,在使用时有时不用本字,而借用另一个意义本不相关的、具有音同或音近特点的字来替代它,这就形成了通假。用来替代本字的字就叫做通假字。

通假字产生很早,甲骨文、金文中就有通假字存在。秦汉时期的典籍中通假字特别普遍。钱玄同在《汉字革命》中说:“周秦诸子、史记、汉书、汉碑等等,触目都是假借字”。[7]隋唐以后,大量通假字仍在沿用,同时又产生一些新的通假字。

(二)通假字产生的原因

1、汉字自身的性质特点

大家都知道一个汉字是一个音义结合体,每一个汉字,在造字之初,都是根据一定的意义制造出来的。人们在用字时会根据语境、意义来选择自己需要用的字。但是“汉语的音节,古今却只有一千多不到二千个”,[8]而汉字的形体,在许慎的《说文解字》中就已经有9353个了(不包括重文)。到《康熙字典》中,更收有汉字四万七千多个。汉字的形体(不同形体代表不同的意义)与音节之间的矛盾现象,造成了同一音节可以用几个不同形体的汉字来记录,有的甚至可以用几十个乃至上百个不同形体的汉字来记录。这就使书面上有把“早”写成“蚤”,把“简”写成“柬”的可能,也就是出现了据音用字的现象。

换句话说,就是写了一个别字。这种别字有的没有得到社会承认,有的得到了社会的承认,约定俗成,就成了普遍使用的通假字。由此可知:通假字的产生,是汉字的表意体系(据义用字)同它自身的职能(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相矛盾所决定的。汉字同它自身的基本职能的矛盾,是通假字产生的直接的、根本的原因。

2、讹误和就简

通假字在先秦典籍中最为盛行。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后,古书几乎都被烧光。到汉代,相当部分书籍都是凭一些读书人的背诵、记忆重新写出来的。由于当时背诵者只记住读音,未记住其字形,书写者往往会因方言的差异或其文化程度的影响导致记录时将同一个字记录成不同的形体。古人认为语言凭借声音而存在,强调既有此音,即表此义,闻者听音则知义,因而古人在记录时往往依据声音来记录。清代学者王引之在《经义述闻》就这样说“训诂之要,在声音不在文字。”这种传递方式与汉字的表意体系是相矛盾的,因而在传递中便颇多讹误。如“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鸿门宴》高中语文第二册)中将“拒”写为“距”等等。

另外,汉字繁多的字形比字音更难记,导致书写人常常用简便易写的同音或音近的字来代替。这种就简,也是产生通假字的一个原因。有一种说法,认为先秦时代字少,不够用,所以才有通假,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先秦时代比后代字少,这是事实,但是由此而造成的应该是假借而不是通假。通假必须两个字都有,放着本字不用,却用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代替。因此,通假字不是由于字少造成的。

唐宋以后,一般只沿用古已有之的通假字,不再另造新的通假字了。如果写了,便会被认为是写“别字”,社会上不再予以承认。这种情况告诉我们:通假字的产生有它的时代性和社会性,特定的社会历史,是通假字产生和存在的客观条件。

三、古今字和通假字的区别

古今字和通假字,从这两个术语的字面意思来看,二者似乎不难分辨,但在实际运用中却十分容易混淆。其重要原因是两者的语音相同或相近,意义也有间接联系。如“取”和“娶”,在洪成玉的《古今字》和高中语文教材的文言文注释中都认为它们是古今字,但在高启沃的《古籍通假字选释》中却明确注明为通假字。

从理论上来说,古今字和通假字两者有着明显的区别。

(一)时间上的区别

古今字是汉语同词先后异字现象,是汉字发展演变过程中由孳乳产生的一种文字现象,是汉语中的某个词在不同的时代先后产生的不同的书写形式。故古字与今字不处在语言发展的同一历史平面上,它们具有先后相承的关系,是历时的文字现象。如高中语文第二册《过秦论》中:“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的“景”,它的今字是阴影的“影”,在先秦两汉的著作中几乎都写作“景”。许多研究《说文》的人提到,东晋葛洪编的《字苑》才收有“影”字。

通假字中的本字和借字是一对相对的概念,失去任何一方,也就不存在通假问题。因此,通假字中的本字和借字必须以两者同时存在为前提,是共时的关系。如没有“蚤”字,就无从假借为“早”(《鸿门宴》高中语文第二册)。

(二)意义上的区别

古今字的古字和今字存在着意义上的联系。上古字少,一个字往往承担着多项记词职务,为了减少其兼职,后世便另造新字来分担,母字与后造字构成古今字。故而,有的今字表古字的本义,有的今字表古字的引申义,有的今字则表古字的假借义。

而通假字就是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本字,其本字和借字并无意义上的联系,只借其音同而已。如“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藩”(《勾践灭吴》高中语文第一册)中的“帅”,其注释为:“帅,同‘率’。”《说文》:“帅,佩巾也。”而率在《说文》中释为:“率,捕鸟毕也。象丝罔。上下其竿柄也。”可见,“帅”和“率”的初始意义毫无联系,但在《古代汉语词典》中,“帅”的第④项意义“通‘率’,率领、带领。”[9]由此说明,它们应为通假字。

标签:文言文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