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政治学习 > 高中哲学

高中政治哲学唯物论选择题精选50道

编辑:lvzw

2012-12-03

编者按:精品学习网小编为大家收集了“高中政治哲学唯物论选择题精选50道”,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给大家找了一些比较经典的高中政治哲学唯物论的选择题,很不错的,可以看下

1.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在他的《娃娃日记》中写道:“儿童最初的世界完全以他自己的身体和动作作为中心的,它完全是无意识的,然而这种无意识并不类似于洛克所说的‘白板’,事实上,主体的心灵不可能是一张白纸,它没有一定的内容结构就不可能具有任何认识能力,它具有遗传得到的心理本能结构,并用来同化客体的信息。”这段话表明

A.大脑天生就具有意识B.意识是对物质的正确反映

C.意识是人脑特有机能D.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2.“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去天堂的路太黑了,妈妈怕你碰了头,快抓紧妈妈的手,让妈妈陪你走……”5.12汶川大地震的灾难侵蚀人们心灵时,一首首优秀的诗歌作品抒发了情怀,激励了国人,唤起了希望。这体现了

A.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B.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C.意识具有目的性和创造性D.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3.宋朝画家代与可为了画好竹,他又种竹又观竹。在他动笔作画之前,心中就有了轮廓。正如诗曰:“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胸有成竹”说明

①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②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③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④意识的产生可以离开客观存在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4.苹果并不是真实存在的东西,而是人们看到一定的形状和颜色,闻到某种香气,尝到某种滋味,把这些感觉组合在一起,而后给这感觉的组合起个名字,叫苹果。这种观点

A.承认客观事物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B.否认了思维是世界的本原

C.正确回答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

5.2008年9月27日“华南虎”案中的周正龙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6个月,11月周正龙上诉又被释放。“华南虎”照片是用老虎画拍摄的假虎照。对假虎照进行调查处理,是因为它:

A.割裂了运动和静止的关系B.否认了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C.违背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D.没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6.为防止雷雨对北京奥运会闭幕式的影响,北京市人工影响天气部门从闭幕式当日14时起,启用8架次飞机分别进行催化消云作业,有效解除了北京境内的险情。这表明

A.自然界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B.认识了自然规律就能造福于人类

C.人们可以把握规律、改变规律D.规律是可以被人们认识和利用的

7.山海协作工程是对浙江省内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区域经济协作的形象化概括。几年来,该工程为推进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注入强大动力,山海协作工程作为统筹区域发展的重要抓手,为浙江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这体现了

①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②在实践中坚持了辩证的思维方法

③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

④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接现实性改造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8.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会旗中间是深黄色的图案。图案由“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三个词组的汉语拼音第一个字母“Q”、“S”、“Y”组成。“Q”、“S”绘成三个相互扣结的环状,象征各民族体育健儿紧密团结;字母“Y”绘成一只展翅飞翔的雄鹰,象征着少数民族体育运动的蓬勃发展。雄鹰由四条线组成,象征跑道。图案的象征内涵说明广

①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②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

③意识是人脑想象的产物④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9.“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清幽意境,闲适心情,切切思念,无边寂寥,丰沛的情感如潺潺流水,在蟾宫桂树间悠然而过,月亮成为艺术世界中永不干涸的灵感源泉。这表明

A.艺术创作必须运用合理想像B.艺术源于艺术家的主观想象

C.灵感是艺术创作的源泉D.与客观事物相一致是艺术创作的特点

10.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只要我们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礼会主义道路,就一定能够胜利实现这一宏伟蓝图和奋斗目标,、这里的“不折腾”可以理解为()

A.规律是客观性,人无法限制规律的破坏作用

B.规律是客观的永恒不变的,所以只能按规律办事

C.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出发,稳妥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没

D.改变世界是以承认规律和客观事物的存在为前提的

11.“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与“四季循环,昼夜更替”的共同点是

A.都是物质运动的规律B.都是事物运动过程中的人为联系

C.都是事物的本质联系D.都是事物运动过程中的必然联系

12.5.12汶川特大地震震惊世界,许多人发问,这么大的地震为何没能预报?目前,对地震的准确预报还是个世界性的难题,这是因为:

A.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B.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

C.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D.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13.“郑人买履”的故事启示我们要

A.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B.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C.坚持两点论、两分法D.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14.古城选址都很讲究,一般都依山傍水,城市布局也是依势随形,追求人工与自然的协调。如泉城济南,南依千佛山,市内泉群广布,汇入大明湖,形成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独特景观。从哲学上看,城市布局追求人与自然的协调体现了()

①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的辩证关系

②城市布局要深刻地把握人与自然的联系

③城市布局要追求各自的个性④依山傍水是城市选址应遵循的一般规律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科学家日前成功地在山羊体内“种出”了猴子细胞,创造了生物技术的一个“奇迹”。这向利用家畜作为“器官生产工厂”迈进了一步。据此回答15—16题。

15.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在不断地制造“奇迹”。这表明

A.自然和人类社会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由客观变成主观的了

B.人类科技的发展使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越来越强了

C.人类实践能力的提高使得人们检验真理的能力越来越强了

D.人类自我否定能力的增强使得人们创新意识和能力越强了

16.科学家要创造“奇迹”,必须

①发挥科学家们的主观能动性②割裂生物体之间联系的客观性

③改变生物体的遗传变异规律④坚持从生物体的生理构造的实际出发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17.时下,一些农民在种植品种的选择上出现了两种情况:一种是上年市场上什么东西好卖、价格高,来年就种什么,类似“刻舟求剑”;另一种是不管市场怎么变化就抱定一个品种,好比“守株待兔”。从哲学上看,这两种选择所犯的共同错误是

A、违背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和实事求是

B、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泥潭

C、忽视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实践活动缺乏目的性

D、不承认相对静止的存在,认为事物的运动是没有规律

18.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低估的战略地位和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他希望中国社科院努力开创社科院工作的新局面,这是因为

①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②哲学社会科学是关于方法论的科学学说③哲学社会科学对社会发展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④掌握必备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对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十分重要

A.②③B.①②C.①④D.③④

19.”当人类砍倒一棵树的时候,代明开始了;当人类砍倒最后一棵树的时候,代明结束了”。这句话的哲学启示是

A、自然界是向前运动变化发展着的B、人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自然规律

C、人类应全面看待自身活动的影响D、广大人民群众是人类代明创造者

20.一盆兰花放在这里,诗人看见气质:“啊,多么高洁的气质,冷峻清丽,典雅脱俗。”画家瞧见造型:“哦,多么优雅的造型,茎游叶舞,婀娜多姿。”医生关注药性:“呵,多么珍贵的药材,行气解郁,镇心怯烦。”这说明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具有

A.目的性B.计划性C.自觉选择性D.被动复制性

21.《左传•曹刿论战》有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意思是说:“作战是靠勇气的。第一次击鼓振作了勇气,第二次击鼓勇气低落,第三次击鼓勇气就消失了。”从哲学上看,“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说的是

A.哲学是指导处理实践的艺术B.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C.大脑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D.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22.右图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

B.要尊重知识,尊重权威

C.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D.想问题、办事情应从实际出发

23.恩格斯说:“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下列能够充分说明这一论述的是

①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②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物质的

③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④意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客观的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4.2008年9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用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在全党分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上述决定的哲学依据是

A.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反映B.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C.科学发展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D.意识能指导人们能动地改造世界

25.为防止雷雨对北京奥运会闭幕式的影响,北京市人工影响天气部门从闭幕式当日14时起,启用8架次飞机分别进行催化消云作业,有效解除了北京境内的险情。这表明

A.自然界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B.认识了自然规律就能造福于人类

C.人们可以把握规律、改变规律D.规律是可以被人们认识和利用的

标签:高中哲学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