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5-03-23
三、知识链接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本中活动题参考答案
(一)P71活动题:
1、略 2、略 3、植树种草 4、河流:流量变化加大,易发生洪涝;动物:物种减少;地下水:水量减少,水位下降;土壤:水土流失,土壤贫瘠。
(二)P73活动题:
1、区别:土壤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而成土母质是岩石的风化物,不具备肥力。
联系:成土母质是土壤的初始状态,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矿物养分元素的最初来源,并且成土母质的粒度与土壤质地关系密切,成土母质的化学成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土壤的化学元素和养分。
2、不对。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度,既与温度有关,又与降水有关。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地带,化学与生物风化强,有机残体归还多,风化壳厚,因而土壤层厚度较大;干旱或寒冷地区风化壳薄,发育的土壤层也较薄。
(三)P76活动题:
1、生物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也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生物的参与加快了成土过程,使土壤发育不断深化,形成土壤肥力。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它对成土母质的改造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有机质的积累过程;二是养分元素的富集过程。
2、黄河三角洲的冲积土是由黄河带来的大量泥沙在入海口处堆积,并在比较稳定的气候、生物条件下发育而成,发育程度最好。江南丘陵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化学与生物化学作用较强,因而红壤发育程度较好,但在坡度较大的丘陵地区,因地表疏松,物质的迁移速度较快,因而很难发育成深厚的土壤。青藏高原地势高,气温低,因而这里的寒漠土发育程度较差。
3、黄土高原的黄土疏松多孔,质地均匀,垂直节理发育,直立性强,它是第四纪历史时期长期的堆积物。黄土的堆积是经过风的吹扬、搬运、堆积而成。黄土堆积之后,又受流水等影响,发生再搬运,形成黄土状堆积物。
4、水稻土是人类生产形成的特殊土壤。它可以发育在各种自然土壤上。人们年复一年地在土壤上进行泡水耕耘、排水烤田、精整田面、轮作施肥,使大土块散碎,在土粒之间、微团聚体之间还闭蓄着一部分气体,使土壤耕作层具有一种特殊的软糊度,有利于水稻根系的发展。另外通过增施河泥,建造粘重的土壤质地,以利蓄水种稻。
?为什么说生物演化在地理环境的发展中扮演了极其活跃的角色
生物对地理环境的巨大作用,归根结底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其简单的化学反应式是:6CO2+6H2O C6H12O6+6O2↑ 光合作用的最大意义是固定太阳能和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并通过生物循环(有机物的合成与分解)促使自然界物质不断迁移运动,能量不断流动转化,从而把地理环境中的有机界和无机界联系起来。
?以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和海南岛为例,说明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地理位置西北内陆地区海南岛
纬度位置北纬40°附近北纬20°以南
海陆位置深居内陆,距海远四周为海洋包围
降水海洋湿润气流难以到达,气候干旱受海洋湿润气流影响,降水丰沛
地表水地表水贫乏,河流欠发育,且多为内流河地表水丰富
外力作用由于气候干燥,流水作用微弱,但物理风化和风力侵蚀、搬运作用显著,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终年高温多雨,岩石化学风化和流水侵蚀、搬运作用强。
植物气候干旱导致植物稀少,植物茂密,动植物种类丰富
土壤土壤发育差,有机质含量少,典型土壤为荒漠土。土壤发育好,典型土壤为砖红壤或砖红壤性红壤。
第三章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知识提纲
一、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自然地理环境是 圈、 圈、 圈、 圈、 圈、 圈等自然地理环境圈层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组成的有机整体。
表现一:每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表现二: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
表现三:某一要素的变化,对其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
(一)成土母质与土壤
1、成土母质是指岩石经过 作用后形成的风化物。它是土壤的初始状态,是土壤形成的 基础和植物 养分元素的最初来源。
2、成土母质的粒度与土壤 关系密切。
发育在颗粒较细母质上的土壤:质地一般较细,含 和 较多,含 较少
发育在颗粒较粗母质上的土壤:质地一般较粗,含 较多,含 和 较少
发育在残积物和坡积物上的土壤:含 较多
发育在洪积物和冲积物上的土壤:具有明显的 特征
3、成土母质的化学成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土壤的 和 。
基性岩母质上发育的土壤: 含量高
酸性岩母质上发育的土壤: 含量高
(二)气候与土壤
1、直接影响:气候通过土壤与大气之间不断进行的 和 交换,直接影响土壤的 和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 与 。
2、间接影响:气候通过影响岩石 过程、 地貌形态以及 和
的活动等,间接地影响土壤的形成和发育。
(三)生物与土壤
生物是土壤 的来源,也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土壤 的产生与生物作用密切关联。
(四)地形与土壤
地形主要通过对 、 的再分配间接地作用于土壤。
1、海拔高度与土壤:在山区,由于温度、降水和湿度随着地势升高的垂直变化,形成不同的垂直 带和 带,导致土壤的 和
均发生显著的垂直变化。
2、坡度和坡向与土壤:坡度和坡向可改变 条件和 状况,从而影响土壤的发育。
坡度地表疏松物质侵蚀迁移速度发育土壤厚度
陡峭
平坦
坡向温度状况水分状况
阳坡接受太阳辐射能 ,温度状况 。蒸发量较 ,水分状况 。
阴坡接受太阳辐射能 ,温度状况 。蒸发量较 ,水分状况 。
(五)人类活动与土壤
人类生产活动主要通过改变 作用于土壤形成的形成与演化,其中以改变地表 的影响最为突出。
人类活动对土壤的积极影响:培育出肥沃、高产的耕作土壤,如
人类活动对土壤的消极影响:造成土壤退化,如
三、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资源综合利用
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必然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影响,所以要有综合的考虑和对策。这是因为:
1、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其实就是利用自然地理系统中的某些要素,从而对地理环境产生影响。
2、某种单项资源,甚至单项资源的某一部分,都与其他自然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整体系统。
3、各地区之间的自然资源是相互影响的。
4、不可更新资源的利用,需要其他资源的配合,也影响其他环境要素。
高二地理教案: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就分享到这里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更多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高二地理教案栏目!
标签:高二地理教案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