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6-09-19
重点、难点突破(1)
2.出示图洞头乡村与温州市区城市有什么差别?
(看课本P2页。利用温州市区城市和洞头乡村的有关图片资料,对比分析城市聚落不同与乡村聚落的显著特点?)
聚落
项目
乡村
城市
规模
较小
较大
人口结构
农业人口为主
非农业人口为主
经济活动
农业活动为主
非农业活动为主
两者联系
城市是从乡村发展而成的,城市一般带动乡村发展。
学生填写。
城市与乡村相比,城市密集性、生产活动、产业结构、产生效率、经济效率、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城市人口、建筑、交通、信息、资金、文化和产业活动在空间分布上有什么不同?紧凑而密集。
1.密集——城市的最基本特征。
2.产业结构以第二、三产业为主
思考:城市为什么具有高效率和高效益的特点?
讨论:基础设施相对完善,交通方便,通信便捷,管理水平较高。现代科技、先进工艺设备、人才
3.高效率、高效益
城市与乡村的功能有什么不同?
乡村的功能简单而稳定,城市的功能复杂而动态
4.多功能、动态性
请同学归纳出:城市的特征。(填上表格)
城市与乡村之间存在着差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城市经过长期历史演变的结果。城市是怎样形成的?
重点、难点突破(2)
二、#FormatStrongID_30#
材料1:“城”是一种防御设施,用于防御野兽、敌人,有城墙、护城河等,“市”是商品交易流通的场所。早期没有固定位置,后常在居民点的井旁,有“市井”之称。后来在特定的地点按特定的时间交易,形成集市。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了经营上的方便,“城” 与“市”逐渐融合,形成多功能的城市。
材料2:早期城市是原始社会末期的产物,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促进了畜牧业与农业的分离,在劳动产品出现剩余的情况下,逐渐形成集市。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促进了手工业与农业的分离,城与市逐渐融合,集市逐渐演变成城市。随着城市的发展,私有制、阶级、国家的产生,城市中产生了保护统治阶级的国家机器——行政机构,行政职能产生。封建社会,城市进一步增大,资本主义社会,大工业迅速发展,形成了一系列的大城市,改变了城市的内涵,使城市成为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集聚空间。城市人口急剧增加。
农业生产技术创新、劳动分工。
图片:中国最早的城市遗址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
看材料1、2分析:城市是怎样形成的?城市的形成有几个阶段?
城市起源:①灌溉农业发达地区②农业技术得以创新③出现劳动分工,集市开始出现④集市逐渐演变为城市。
1阶段:原始社会末期到奴隶社会时期:产生
封建社会时期:增加
资本主义产业革命时期:大
从中归纳出:城市形成的基本动力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原因:
结合P3页活动:讨论城市的产生原因?影响城市形成的因素有哪些?
举例:武汉、石家庄等城市,要求学生分析其成因。
结合P5页课本,从上面的材料分析出:
1.城市的内容:人口向城市集中,城市内涵的提升。
2.经济增长是城市的基本动力。工业化城市化密切相关。
请同学阅读P6页世界城市的发展:归纳世界城市发展三个阶段的主要内容。
中国城市人口的增长表,对比说明世界、我国城市的发展规律。
历史阶段
发展状况(规模、数量)
产业革命前(前工业社会)
产业革命后(工业化社会)
20世纪(特别是二战以来)(后工业社会)
我国是典型的发展中国家,城市发展有什么特点?
重点、难点突破(3)
3.我国城市的
阅读P7页课文,分析我国城市发展的特点、加快城市化进程的意义和我国城市发展的趋势。
我国城市发展的特点:历史悠久、水平低、速度加快、东西部差异大。
归纳:我国城市发展的意义及趋势:P7页。
小结:本节课我们从城市的特征、形成、发展三方面,了解城市的发展历史和趋势规律,但是一个城市的主要区位因素会发生变化,许多因素在影响着城市的发展。
板书
1、城市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2、城市的形成原因
3、了解城市发展的含义
4.我国城市发展的特点
5.我国城市发展的趋势
课后作业:
作业本P1------P4 其中第20题选做。
反馈:
作业难度较大,题目较为灵活,其中第6、7、20题,错误率较高。
上文提供的中图版地理高三上册城市的形成与发展教案怎么写,大家阅读了吧。更多参考尽在精品学习网。
相关推荐:
标签:高三地理教案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