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yanxf
2016-09-26
知识积累的越多,掌握的就会越熟练,精品学习网高中频道为大家编辑了高二物理选修3-2互感和自感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教学设计思路
“自感和互感”是人教版选修3-2第4章《电磁感应》第6节的内容,两者是电磁感应现象的两个重要实例,本质上都是由于电流变化引起的电磁感应现象。
本节课为了让学生经历必要的认知过程,尝试利用“延迟判断”的探究教学策略,适当改进演示实验,变陈述性问题为设计性问题,让学生积极参与物理规律的发现和推理过程,主要的特色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于“互感”的教学,采用“电磁炉”和“MP4”两个实验从能量和信息两个角度引出互感及其应用,充分激发学生探索规律的积极性。
2.对于“自感”的教学,采用“积木式”的结构,在教学过程中随着问题的展开,逐步“装备”其实验装置,让学生在质疑、猜测和不断探究中了解实验中发生的物理过程。
二、前期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包括互感现象、自感现象和磁场的能量三个部分,是在学生学习了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楞次定律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后才学习的,是电磁感应现象具体运用的两个实例。因此,对互感、自感现象的研究,既是对电磁感应规律的巩固和深化,也为以后学习交流电、电磁波奠定了知识基础。同时,互感、自感现象知识与人们日常生活、生产技术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学习该部分知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学生已经学习了分析电路结构,知道了判断产生电磁感应的条件、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以及感应电动势的大小的计算等电磁感应的规律,已经学会对互感现象的分析,但头脑中没有互感这个概念,也没有意识到当线圈通过变化的电流时,线圈本身也会产生电磁感应现象。学习中对自感现象的解释以及分析相关的自感现象的特点是学生遇到的最大挑战。
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方法和实验技能。
本校具备完善的实验设施与条件,有优越的多媒体和网络。
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自感现象和自感系数。
2.教学难点:分析自感现象产生的原因和特点。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互感和自感现象。
(2)能够利用电磁感应有关规律分析断电、通电时自感现象的原因。
(3)能说出自感电动势大小的影响因素、自感系数的单位及其决定因素。
(4)会运用互感和自感的原理应用和防止。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实验的观察讨论和体验,解释实验中发生的物理过程,具备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
(2)通过分析电路结构和实验探究,体会比较研究这一物理学常用的重要方法。
3.情感与价值观
(1)认识互感和自感是电磁感应现象的两种现象,体验特殊现象的普遍性。
(2)领悟科学家对科学执着和对名利的淡漠的科学献身精神。
四、教学准备
电磁炉、线圈、小灯泡、MP4、音箱、自制自感现象演示仪、电流传感器以及干电池、导线、小线圈若干组。
五、教学过程
1.互感现象
将一个与小灯泡连接的自制线圈放到一块绝缘毛巾上(内有电磁炉),如图1,发现小灯泡发光了。
针对这一实验提出问题:两个线圈没有直接用导线相连,为什么当电磁炉中大线圈电流变化时,与小线圈相连的小灯泡会亮?
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验现象,提出互感概念,并指出互感就是一种电磁感应现象。
提出问题:不直接用导线与MP4连接,能否利用互感知识让音箱响起MP4中动听的歌曲呢?你觉得还需要什么器材?怎么做?有没有办法让声音变响(变轻)?
将MP4与一个线圈相连,音箱与另一线圈相连,如图2,音箱果然传出了好听的歌曲,当手持MP4回路靠近和远离音箱回路时,声音会变响(变轻)。
让学生主动参与本实验的设计和操作。
列举变压器、磁性天线等生活实例让学生感觉到互感现象在生活中随处可见,通过互感实现了能量和信息的传递。
2.自感现象
为了让实验电路的结构及实验中所发生的物理过程清楚地展示,从互感中拆除一个线圈后的原始电路讲起,先理论分析通电时是否存在电磁感应,再设计实验电路进行验证,然后通过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讨论并改进实验电路,并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实验现象,从而引出自感的概念,断电自感的教学也用类似方法。最后,借助传感器更加准确直观地反映实验规律。整个教学流程如图3所示。
标签:高二物理教案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