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教案 > 高一语文教案

高一第一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旧人教版):《中国当代诗三首》

编辑:

2015-09-21

……

而他是不能够流泪的,

也没有流泪,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这是对战争的直接感应,然而没有叫喊,只有一种静静的叙述,着眼的是落在农民头上的忧患,到未了才随着“一个民族已经起来”的断言而变得高昂。这句话也是诗中几次重现的迭句,显示了穆旦对诗的形式的关注:即便在惠特曼式的滔滔长句中他也是要保持完整的结构的。

穆旦诗歌语言是他情思深化的化身。他忧患、多情、痛苦、迷惑,感情的繁复和热烈形成诗的语言的扭结,部分诗几乎是喊出来的,他的诗扭曲、多节,内涵突破文字,满载以至超载。他智力的意志又使得诗篇得到艺术的和谐。在穆旦最好的诗句中,总有一种情理的交合,一种在概念间抒情的完美,二种庄严、热烈得冷漠的赤诚,一种苦味、永恒和亲切的混合,一种空前深刻的生活感……这些都使他的诗与别人的诗判然有别。

附1:《赞美》板书设计

1.我坚忍地承受灾难                            2.忧患着农民的忧患

我深情地拥抱人民                                感应着战争的冷酷

一个民族已经站起来

3.为民族和人民的灾                            4.历史在无声地推进

难而哀哭,博爱是诗                              山河,人民在等待一

人的本能                                        个民族已经站起来

附2:参考资料

1.上海辞书出版社  《新诗鉴赏辞典》

2.余世存  《穆旦现象的意义》

3.王佐良  《一个中国诗人》,选自《中楼集》

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10月版。

【有关材料】

一、关于徐志摩

徐志摩(1896—1931),笔名云中鹤、南湖。浙江海宁人。1918年到1922年,先后曾留学美国、英国,学习银行学、政治经济学。获硕士学位。1921年开始写诗。1922年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1923年新月社在北京成立,他是主要成员之一。徐志摩的诗、散文以及艺术观,受英国浪漫主义影响较深,注重意境创造与音律和谐。1931年11月19日,诗人从南京飞往北平,在山东济南开山遇难,年仅35岁。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等。

二、闻一多思想发展的轨迹

1.1931年,闻一多在沉寂三年之后,写出《奇迹》一诗。

我也不再去鞭挞着“丑”,逼他要

那分背面的意义;实在我早厌恶了

这些勾当,这附会也委实是太费解了。

我只要一个明白的字,舍利子似的闪着

宝光,我要的是整个的,正面的美。

2.1944年,闻一多与费孝通说:“这往往是知识分子对现实无可奈何的一种想法,我自己过去就有过,而且钻进故纸堆,就像你们所知道的,听任丑恶去开垦,看它去造出个什么世界。结果呢,明哲可以保身,却放纵反动派把国家弄成现在这样腐败、落后、反动,所以我们不能不管了,决不能听任国民党反动派为所欲为了。”    (费孝通《难得的良师益友》)

3.1946年,闻一多在《最后一次讲演》中说道:“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我们有力量打破这个黑暗,争到光明!”

高一第一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已经呈现在各位教师面前,更多精彩尽在精品学习网开学季专题栏目!

相关推荐:

高一年级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教案(旧人教版):中国现代诗三首

高一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教案:毛泽东词二首(旧人教版)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