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教案 > 高一语文教案

2016高一语文祝福教案设计

编辑:

2016-04-06

作者正是用白描手法,在对比中显示人物的境遇,内心的痛苦和悲哀。

初到鲁镇时,脸色表黄----生活艰辛,红润----青春的活力,顺着眼---善良、安分、温顺。可以看出祥林嫂一定在婆家生活境遇不佳,但我们仍可看到在她身上还有着青春的活力,但再到鲁镇时,这种青春活力已经不复存在,两颊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逞带些泪痕,眼光没有先前的那样精神。没有神采的眼睛---人生遭受惨重打击,内心痛苦而又难以表达。而第三处则更显示了不仅青春活力不再,甚至连生命力都已失去。眼珠间或一轮---长期的严重的打击与折磨,陷入极度悲哀,内心痛苦无法表露,精神完全麻木。三次肖像描写表现了祥林嫂悲惨的命运。

明确3:肖像描写是本文刻画人物的一个特点。本文围绕人物的遭遇,三次刻画了祥林嫂的肖像,尤其是她的眼睛。从开始时的“顺着眼”,到第二次来鲁镇时的“眼角带着泪痕”,“没有先前那样精神”,捐了门槛以后“眼光分外有神”,可四婶一声喝,第二天“眼睛窈陷下去”,到临死前的“瞪”着眼,“眼珠间或一轮”,都有丰富的内涵。眼睛与其他肖像描写相配合,展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反映了祥林嫂悲剧的几个过程。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要极节省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 《我怎样做起小说来的》

第二教时

教学内容:.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从动作、语言等描写入手,分析文中人物形象。

一、过渡衔接与情节发展的意蕴

过渡衔接的叙述语言有时不只起承上启下或前后照应的结构作用,还能推动情节的发展,概括故事的意蕴,收到“以言做事”的效果。

祥林嫂两次到鲁镇做女工,小说讲述人们对她的称呼,先后出现过三个结构相似的句子:

①大家都叫她祥林嫂。

②大家仍然叫她祥林嫂。

③镇上的人们也仍然叫她祥林嫂。

三个句子都是普通陈述句,句子的表层语义没有什么变化。①②句主语相同,主要指称鲁家上下人等,第②句仅增加了一个副词状语“仍然”;②③句比较,只是主语变了,多了一个连系副词“也”。表层语义似乎仅仅交待了人们对祥林嫂的称呼未曾发生变化,但只要回到情节的发展中,回到具体的语境中,细一咀嚼,便能体味出三个句子不同的丰富意蕴。

祥林嫂是死了男人的寡妇。初到鲁镇,鲁四“讨厌她是一个寡妇”,只是因为“她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又只是顺着眼,不开一句口,很象一个安份耐劳的人”,四婶看中了她的能做,看中了她的驯顺,勉强将她留下了。于是“大家都叫她祥林嫂”,从其夫名而呼之。封建时代,“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仪礼.丧服传》),妇女只能依附于男人生存,是不能自由主宰自己的命运的,出嫁之后,甚至姓氏也得“从夫”。祥林嫂夫家是卫家山人,“那大概也就姓卫了”,“大概”,不确切之谓 。丈夫姓氏尚不甚了了,更不必说祥林嫂本人了。小说未言及祥林嫂的姓字,这不是作家的疏忽,正是为了表现妇女低下的地位。这句话作为过渡句,通过一个称呼语交待人物的身份及其深蕴的文化历史内涵,也表明她终竟被鲁镇社会暂时接受和承认了,开始了她在鲁镇新的生活。故事由此逐渐把情节展开。

决定祥林嫂悲剧命运的并非因为她是寡妇,而是因为她的被迫再嫁。在“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的封建礼教观念占统治地位的明清两代,妇德的核心是必须遵守“从一而终”、“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的伦理信条的,寡妇倘若再嫁便是“败坏风俗”、“父母、国人皆践之”(《孟子.滕文公上》)。祥林嫂再嫁是不情愿的,然而,“她有小叔子,也得娶老婆。不嫁了她,哪有一注钱来做聘礼?”社会的贫困逼得穷苦的农家不顾社会普遍的伦理观念,强制她再嫁。祥林嫂似乎努力想保持自己的名节,她“真出格”,“闹得厉害”,“大约因为在念书人家做过事,所以与众不同”,看来她是深受“讲理学”的鲁四的影响,深受封建礼教观念的毒害,是恪守妇道的。然而,她终于还是再嫁了,夫死子亡,不得不再到鲁镇做女工。

“大家仍然叫她祥林嫂”。

称呼依旧。“仍然”,副词,表示情况继续不变或恢复原状。但祥林嫂的生活和命运已经改变了,故事情节已经发展了,再嫁的一段遭遇绝不是虚无的梦幻。她自身的改变姑且不论,“四婶的口气上,已颇有些不满了”。于是,往常最忙的祭祀时节,现在却轮到祥林嫂清闲了。祭神祀祖的典礼礼节原本有极严格的讲究。可见祭拜的典礼凡女人都是不能参加的,所以《祝福》写道:“拜的却只限于男人”。现在,祥林嫂连“一切饭菜”都不能做了,“败坏风俗”,“不干不净”,就因为她是寡妇而再嫁。然而,“大家仍然叫她祥林嫂”。这一淡淡的似乎不经意的过渡语,在具体语境中却隐含着深刻的蕴涵,反映出鲁四一家对祥林嫂的第二次婚姻冷酷而坚决地不予承认的态度。“仍然叫她祥林嫂”,而不是“贺六嫂”,绝不是习惯使然,而是反映了封建礼教观念对寡妇再嫁的完全否定。

“镇上的人们也仍然叫她祥林嫂,但音调和先前很不同;也还和她讲话,但笑容却冷冷的了”。整个鲁镇社会在伦理观念上与鲁四仿佛是形成了共识的,音调的变化,笑容的冷冷,反映出人物关系的变化,充分表现出社会环境与祥林嫂的严重对立。“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的,看得厌倦了的陈旧的玩物”,最终被人们彻底地抛弃了。故事循着三个句子描画出的坐标曲线逐渐发展到高潮。

这三个句子如祥林嫂命运轨迹上的三个点,深刻地呈现出人物的遭际变化,是人物与社会矛盾撞击出的三朵火花,像三个聚光点照亮了人物一生的悲剧。这三个句子是对情节的三次概括,其隐蔽在称呼语后的丰富的社会文化意义,表现出主体批判的锋芒所向正是要揭露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向人们暗示彻底反封建的必要性。在这里,作品通过“以言述事”实现了主体的“言之所为”,完成了主体的语言行为,而作品的文本意义也渐渐被显现出来被我们所读。

二、情节功能

在小说《祝福》中,作者花费了大量的篇幅多次渲染“阿毛被狼吃掉”这一情节,而鲁迅先生一向是惜墨如金的,因此,这一情节的背后必定寄寓着作者深刻的用意。那么,这一情节的设置有哪些功能呢?它给我们提供了哪些信息?

首先,这一情节是祥林嫂命运的又一次悲惨转折,并催化了祥林嫂彻底绝望感的产生??

??阿毛被狼衔去,使得祥林嫂惟一的生命支柱轰然倒塌,仅有的一点希望也变成了绝望。而由于阿毛之死,祥林嫂也就不再是名正言顺的贺家的人了,所以,“大伯来收屋”,也就是必然的了。失去了丈夫和儿子,又失去了惟一的居所,祥林嫂真的是走投无路了。

她对灵魂有无的疑问,除担心真有灵魂而被两个丈夫锯成两半外,更为关注的是“死掉的一家的人,都能见面的”,如果真有灵魂,到了阴间,她又可以见到她的阿毛了,这当然是祥林嫂求之不得的。可见,对灵魂的有无这一问题的答案的期待,祥林嫂本身又充满矛盾,而这一矛盾对祥林嫂来说又是致命性的。从这一意义上来说,“阿毛被狼衔去”这一情节催化了祥林嫂彻底绝望感的产生,也加速了祥林嫂命运悲剧的发生。

第二,各种不同叙述视角的重复叙述,展现了各种不同人物的心态,同时也暴露了国民性的弱点??

??在对“阿毛被狼衔去”这一情节的处理上,作者使用了不同叙述视角的重复叙述。先是卫老婆子的叙述,接着是祥林嫂自己的叙述,最后是鲁镇上听祥林嫂叙述故事的人打断祥林嫂的话进行的抢白。??

卫老婆子的叙述相对祥林嫂的叙述要简略得多,这是因为这一事件可以满足自己及别人的好奇心,因此有着强烈的叙述欲望;但毕竟事不关己,不必也不可能动情,也就不必也不会详细说来。??

? 而祥林嫂则是咀嚼这巨大痛苦的当事人,她的讲述是要释放自己巨大的痛苦,并力求博得别人的同情,从别人的同情中寻求一点点慰藉,因此,她的讲述就详细多了,但又由于这巨大痛苦的压抑,便欲说还休,因此,祥林嫂的叙述就成了概略叙述与详细叙述的交替过程。至于鲁镇的那些听众,他们本来就是带着极大的好奇心来赏鉴这一故事的,他们听祥林嫂的叙述并不是或不主要是出于对祥林嫂的同情,而是为了通过对别人的痛苦的玩味给自己的生活增加一点点乐趣,调剂一下单调的生活而已。因此,当他们的好奇心得到满足,当祥林嫂的这一叙述不能调剂他们单调生活的时候,他们也便不再有听祥林嫂叙述的兴趣了,所以他们对祥林嫂的调侃,也便非常可以理解了。

??第三,侧面反映了祥林嫂自身沉重的奴性意识,并揭示出性别压迫的残酷性??

??一个人在悲苦的处境中是有着强烈的叙述欲望的,因为在叙述的过程中至少可以缓解自己的痛苦。???祥林嫂一生的悲苦可谓多矣,除了“阿毛被狼衔去”这一事件之外,被婆婆卖到贺家 被迫改嫁,在鲁四老爷家连做一个奴隶的资格都没有,担心到阴间被两个丈夫锯成两半等等,都是祥林嫂难以承受的悲苦之事。但通读《祝福》,我们却发现,祥林嫂向别人倾诉的只有“阿毛被狼衔去”这一件事,因为,在祥林嫂看来,只有“阿毛被狼衔去”一事不会被别人嗤笑,自己在这一件事上至多是失职,并没有过错,并没有违犯封建伦理道德之处,而其他的事就不一样了。一女不嫁二夫,向来是古之遗训,一旦违犯这一遗训,便会被人唾弃,哪怕并非自己之愿,并曾作过极大反抗,但只要结果没有改变,也仍然会被别人所鄙弃。

??因此,在鲁四老爷家失去了做一个合格奴隶的资格,到了阴间被两个丈夫锯成两半,也便都罪有应得,于是,尽管自己的内心由于这些事件而极端悲苦,但并没有了向别人倾诉的勇气与欲望,因为那样不仅不会缓解自己的痛苦,反而会在别人的嘲笑与鄙视中增添自己的痛苦。从这里,我们不难发现祥林嫂自身沉重的奴性意识。

??但是,把这沉重的奴性意识归咎于祥林嫂自身是不公平的,也是不恰当的,因为祥林嫂本身就是一个封建伦理纲常与性别压迫的受害者,她的奴性意识也是被长期浸染的结果。

三、从艺术构思上看,祥林嫂是一个生命里没有春天的苦命人儿。

研究祥林嫂几次不幸遭遇发生的时间,我们发现祥林嫂从来就没有获得过春天般的温暖,她丧夫、再嫁、失子、死去几个关键情节都是在春天发生的。

1、丽春之日,丈夫夭折。“她是春天没了丈夫的”。在封建社会里,妇女地位最低,而一个寡妇的处境更艰难,更何况“她家里还有严厉的婆婆”。由于丈夫“比她小十岁”,没有留下后代,“夫死从子”之路与她无缘。再说婆婆也不会把她这个“克星”留在家里,无子守寡,此路不通,摆在祥林嫂面前的是一条受人唾弃的改嫁之路。但“生为夫家人,死为夫家鬼”不能自作主张。只能由夫家人任意摆布,即象商品一样被卖掉。看来春天是不属于祥林嫂的,春天也不会带给她温馨与柔情,在封建礼教的摧残下,她的一生里将是没有春天的一生。

2、孟春之日,被迫再嫁。祥林嫂在生命和“名誉”之间,它依然选择了“名誉”,即永远的有祥林名誉权的“不嫁二夫”的寡妇,于是她逃到鲁家后,非常勤快,然而“新年刚过”的一天,祥林嫂到河边去洗米时,突然被婆家人用极其野蛮的手段,像对待牲畜一样,生擒死拖,把她抢了回去,从卫婆子口里我们知道“她婆婆来抓她回去的时候,是早已许给了贺老六”,回家之后,不几天,也就装在花轿里抬去了,不难看出她是在春天被迫再嫁的。尽管当时她一路的嚎哭、叫骂,“喉咙哭哑了”,“头上碰了一个大窟窿”,“拜不成天地”,可结果还是被他们“七手八脚得将她和男人反关在新房里”。在祥林死后的第一个春天,祥林嫂被迫改嫁。春天,对于她简直就是灾难,春天,带给她的是疯狂的人格侮辱,春天,使她心灵备受摧残。

3、暮春之日,痛失爱子。祥林嫂被迫改嫁后,幸运的做了母亲,“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祥林嫂有了儿子,便取得了做人的权利。可“天有不测风云”,贺老六不久“断送在伤寒上”第二次丧夫又给她精神上一个沉重的打击。“幸亏有个儿子”这唯一的的亲骨肉,是她生命里仅存的一丝春光。但“祸不单行”、“春天快要完了”的一天,孩子竟“给狼衔去了”,命运之神不公平的从她怀里夺走了仅有的一丝春光。儿子死了,“大伯来收屋,又赶她,她真是走投无路了,只好来求老主人”。这个悲惨的情节再次发生在春天,而且随着“春天快要完了”,她的生命也将结束。

4、迎春之日,凄惨死去。祥林嫂再次来到鲁家,是想做奴隶而不得,四婶四叔柳妈对她的态度完全变了,沦为乞丐后,她的遭遇更是凄惨,常常连饭也要不到,最后带着对生的痛苦,对死的恐怖,在鲁镇祝福声中,在遭受了一连串的致命打击、迫害、摧残之下凄然死去。四叔的“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时候正是万家欢乐、全家团圆的时候,而祥林嫂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竟连春意都未来得及享受,便悄无声息地退出了人生的历史舞台,贫穷悬殊,反差巨大,这一结局的安排是祥林嫂的悲剧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四、从道具、服饰上看,“开裂的竹竿,破碎的心”,“白头绳,表孝心”。

鲁迅的作品,道具设置是非常独特的。祥林嫂一出场,一股浓浓的悲剧情调沉重的袭人心鼻。除了得力于作者细致的肖像描写之外,还要归功于作者精心制作的道具:竹篮、破碗、裂竿,“他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这个形象鲜明独特,极具个性化,人们的脑海里不由得会浮现出凄苦的乞丐形象,极其简单的道具,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碗“破而空”生活凄凉可想而知,竹竿下端“开了裂”可见沦为乞丐的岁月之长,读罢,怎能不让人心碎悲伤、怜悯。

祥林嫂在鲁镇一露面:“头上扎着白头绳”,第二次:“她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借此,我们很容易看出她的寡妇身份,表明她是死去的祥林的妻子,这一定位十分重要。头上的白头绳,把她的悲剧命运揭示出来了,注定了祥林嫂一生将在这个名份下生活,丈夫死了,本不是祥林嫂的错,可她却要扎上白头绳向世人宣告自己是个灾星,被人认为不吉祥。她本来是遵照封建礼教的规矩“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好女不嫁二男”,可是偏偏有个婆婆不让她守节,又偏偏有人嘲笑她,歧视她,说她“不干不净”。她苦苦蓄钱捐了门槛,可仍然消除不了白头绳带给她的灾难,带给她心灵的创伤,这样一位妇女,活着毫无自主权,死了还要受人唾弃,生得痛苦,死得恐怖——多么悲惨的命运啊。这一细节是对封建礼教吃人的有力控诉。

最后,希望精品小编整理的高一语文祝福教案设计对您有所帮助,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相关推荐:

人教版高一语文下学期第四单元教案:读《伊索寓言》

人教版高一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米洛斯的维纳斯教案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