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教案 > 高二语文教案

2016届高二语文登高教案设计

编辑:

2016-04-07

⊙可复习意象与意境的知识:意象:诗歌中寄寓了作者思想感情的物象。如王维的《山居秋暝》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中的“明月”、“清泉”。意境:诗人的主观情意和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即情与景的和谐统一。如王维《山居秋暝》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表达了诗人投身清新的大自然中,无比喜悦、闲适的意境。①师生一起简单回忆一下8种常用鉴赏方式。②学生独自思考,写下鉴赏要点。③四人一组交流鉴赏内容,教师巡回答疑。④课堂交流:投影部分有代表性的鉴赏内容,师生共同品评。   猿啸哀——夔州一带多猿,鸣声凄切,曾经有过这样一首渔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所以诗人在此写到了猿啸,并且用“哀”字来描写,一个“哀”字,不仅写出了猿鸣的特点,而且同时也传达出了诗人心中的浓浓哀愁。渚清——“渚清沙白鸟飞回”紧承上句,继续描写诗人站在高处所见到的景象。“渚”是江中的沙洲,站在高处朝下看,水中的沙洲显得既小又空,在萧瑟的秋风中给人一种凄清之感,所以说“渚清”。沙白——接下来诗人由沙洲自然写到了沙子,在描写沙子的色彩时,作者用了一个“白”字。从色彩学角度来看,蓝白黑之类的色彩属于冷色调,这种冷色调的“白”沙,与前面的“清”字一起构成了一幅苍凉的画面,形象地传达出诗人内心深处那种沉郁的情感。鸟飞回——然后,诗人又抬起目光,看到了在江上飞动的鸟。由于风大,鸟在风中飞得非常吃力,所以用“回”,回旋地飞。如果我们联系到诗人当时的艰难处境,就不难理解他为什么要写到“鸟飞回”了。为什么呢?因为在风中吃力地盘旋的鸟,让诗人不由得想到了自己,想到了自己的艰难处境。在这里,鸟已经不是鸟了,而成了诗人的化身。鸟飞倦了可以归林,而到处飘泊的诗人却因为战乱而远离家乡,有家难回,这怎能不让人感慨万端呢!补充: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总结:首联所表现的意境是很凄清的。可见诗人心中之寒,心中之哀,心中之孤。我们读的时候,就让我们化身为杜甫,站在高天下、急风中,面对清渚、白沙、孤鸟,诵读一下这两句。“风急”——要读得很凄寒,似乎在牙齿间颤抖着读出这两个字;“天高”——调子要很高并带拖腔,冲上去,描绘得很辽远,但内心很孤单渺小;“猿啸哀”——要有欲哭的调子;……读“鸟飞回”——要想,我杜甫孤独漂泊,远离家乡,我多么想回家呀,我已是晚年了,我还有回到家的那一天吗?

㈡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下面我们看第三四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是两个千古名句,这两个千古名句,使作品的意境在前两句所描绘的凄清氛围的基础上变得悲壮、变得苍茫、变得壮阔起来。无边落木萧萧下——写山景,“无边”写落叶之多,“萧萧”写落叶之声。在秋风中纷纷飘落的黄叶,不能不让人联想到人生的短暂,而身心交瘁的诗人更不能不联想到自己的处境。当诗人想到,在这动荡不安的社会中,自己也将要象这随风飘零的黄叶一样,结束这短暂的一生,这样的联想是多么的悲凉啊。问:把“落木”改成“落叶”,哪一个更好一些?为什么?明确:“落木”更好,落叶有很多种,给人的感觉也不同,“落木”给人感觉比较沉重,“落叶”比较轻飘。“落木”给人感觉光秃秃的样子,而“落叶”让人感觉到树上还有许多叶子。从颜色上看“落木”往往让人联想到树干的颜色,枯黄。 李白《早发白帝城》:“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全是欢歌笑语,不见半点伤心,是因为李白的好运与老杜的潦倒天差地别之故。   ⊙补充问:诗人毛泽东笔下也写过一种鸟,“鹰击长空”;诗人王维笔下也写过一种鸟,“鸟鸣山更幽”。它们有什么不同吗?毛泽东笔下的鸟是充满活力和朝气的鸟。王维笔下的鸟是悠闲自在的鸟。因为毛泽东当时正处在立志改造中国的青年时期。王维特别向往幽静大自然。杜甫笔下是“鸟飞回”,有几只鸟?一只,把‘回’变成了‘来’,这有什么不同?” “回”说明鸟在盘旋。曹操的《短歌行》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旅夜书怀》。这里写出了鸟的孤单无依,鸟的孤单无依背后是什么?是作者的孤单无依。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九歌》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 再问:那这里为什么要用“萧萧”不能用“飘飘”?明确:实际上与杜甫的感情有关。“萧萧”让我们想到萧瑟,作者的感情到底是沉重还是轻飘?沉重!所以用:“落木”“萧萧”比较好。不尽长江滚滚来——诗人由写山景,又转为写江景,“不尽长江滚滚来”,“不尽”呼应前面的“无边”,写出了江水的源远流长,“滚滚”呼应前面的“萧萧”,写出了江水的滔滔气势。而这日夜流淌,永不停息的江水,不能不让人既联想到时光的易逝,又联想到时间的永恒。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光就像长江中的水滴浪花,很快就会消失,而永远流淌不止的整个长江,又多么像永恒的时间,“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短暂的人生,在永恒的时间面前越发显得短暂,两相比较,就更让人感慨万端了。提问:“滚滚”换成“滔滔”可以吗?表达效果不好。明确:古人用江水往往比喻什么?时间!举例: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江水的流逝往往让我们想到年华的流逝,青春的流逝,岁月的流逝。‘滔滔’只强调水势很大,而滚滚强调翻滚向前,一年春夏秋冬四季一滚,“滚滚”似乎是年复一年,有一种圆润绵长不绝的味道在里面,更能够表现出时间的流逝。本诗是他暮年的作品,他看到江水的时候就想到,唉,老了,岁月不待人呀!因此这个地方要用‘滚滚’,不能用‘滔滔’。

这里我们就可以想到杜甫的心情,什么样的心情?悲凉。教师归纳小结:前两句诗人以传神之笔渲染出一种寒凉凄苦的氛围。后两句在前两句所描绘的凄清氛围的基础上变得悲壮、苍茫、壮阔起来,显出诗人的大手笔来。若用电影镜头来比方,前两句是一系列镜头的组合,后两句是江和树的一个大全景。全四句无一字抒情,却处处皆情,这些事物很好地传达出了诗人当时的感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这两个诗句,之所以成为千古名句,是因为这两个诗句悲凉而不哀怨,感伤而不消沉,很好地表现了杜甫的诗歌风格,那就是苍凉、雄浑、沉郁、悲壮。总结:我们读这两联,就感觉满世界的黄叶往下掉,而江水永不停息地滚滚向前,那种一浪接一浪、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滚滚而来的长江的雄浑壮阔,永无尽头,似乎整个空间都溶进了这萧萧落叶滚滚长江之中,深深地感染了我们。读的时候,大家应该把这种豁达、坦荡,那种气魄读出来。应该读得昂扬一些。站在长江岸边面对汹涌的波涛,目光远望,音调略高。尤其“滚滚”二字应该读出磅虑的气势。待到这里,已经是第三句了,前三句一直低沉,此时应该高昂一些。下面,就让我们把自己当成杜甫,站在高天下,急风中,面对清渚、白沙、孤鸟、无边萧萧落木、滚滚东逝的江水,再次朗读这四句诗——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以上可以作为第一课时的内容。  ㈢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过渡:无边落木仿佛就是唐帝国衰败的写照,从江河东去中我们分明可以感受到无情的历史变迁,萧瑟的秋意中饱含着杜甫多么深厚的忧国忧民的感情。接下来,我们共同赏析诗作的第二层次——⒈朗读。⒉涵咏。这里能体现诗人感情的关键字是“悲”,其实这里何止秋季让他觉得可悲呢?这里又有多少让他觉得可悲的事情?这两句虽然只有短短十四个字,但意思却十分丰富,宋代的罗大经曾说这两句诗中含有八层意思。如第一层意思:“万里,地之远也。”“万里”,这两个字写出自己距离故乡之远,浓浓的思乡之情,溢于言表。下面请同学们仿照我刚才的解说来讲讲其他七层的意思。要求:先独立思考,再组织语言,把你所知道的其他层次的意思说给同桌听,每人不能少于四种。万里——这两个字写出了距离自己故乡之远,身在万里之外,远隔千山万水,那种浓浓的思乡之情,溢于言表。这是第一层意思。补充: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悲秋——写出在秋天的悲凉感受。秋天是衰草凄迷,百花凋零的季节,人在秋天往往会有一种悲凉感觉,所以宋玉《九辨》中说“悲哉,秋之为气也”,柳永词云:“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曹雪芹在《秋窗风雨夕》也说:“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等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哪堪风雨助凄凉。”再联系诗人所处的时代和四处飘泊的经历,就能够体会出“悲秋”中这个“悲”字的沉甸甸的份量。这是第二层意思。作客——诗中的作客,不是到别人家里当客人,到别人家里当客人,应写成“做客”,诗中的“作客”是寄居他乡,而寄居他乡的人,当然难免会有思乡之情,这种思乡之情,在秋天就会更加浓烈。这是第三层意思。常——在“作客”前,加上这一个“常”字,说明什么?它说明在诗人的一生中,经常要到处飘泊,四处流浪。如果说“作客”他乡,已经让人心怀愁绪的话,那么“常作客”就更令人倍感凄凉。这是第四层意思。百年——不是说一百年,也不是像书上注释那样是一生,而是指“暮年”也就是老年。当时作者已经五十五岁了,这么大年纪还在外飘泊,这就不能不让人非常感伤。这是第五层意思。   多病——在多年的飘泊生活中,诗人身患多种疾病,一个身体多病的人,往往多愁善感,更何况是在凄清冷落的秋天呢。这是第六层意思。登台——诗人登上高台所见到的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种凄苦悲凉的景象,让诗人心中产生了无限感慨,再联想到时局的动荡不安,联想到自己的一生遭遇,心情就会更加沉重。这是第七层意思。

⊙同桌交流看法;课堂交流。(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云:“万里,地之远也;悲秋,时之惨凄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八意”,即八可悲:他乡作客,一可悲;常作客,二可悲;万里作客,三可悲;又当萧瑟的秋天,四可悲;年已暮齿,一事无成,五可悲;亲朋亡散,六可悲;孤零零的独自去登,七可悲;身患疾病,八可悲。 “百年”是虚写,是说已经步入了老年。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767年(代宗大历二年),55岁,即去世前三年写的。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有糖尿病,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补充:登临纵目,正故国晚秋。——王安石《桂枝香》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独——在“登台”前面加一个“独”字,就使“登台”更加悲凉。在传统的重阳节到来之际,诗人既不能会亲访友,又不是举家齐登,而是独自登高,那种孤苦无助之感,可谓是表达得淋漓尽致。这是第八层意思。看只有十四个字,却能够写出八层意思,除了杜甫还能有谁写得出?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在这两个诗句中,这八层意思不是并行排列在一起的,而是融合在一起,叠加在一起的。它描绘出这样一幅景象:一位年过半百,远离家乡,多年飘泊在外,疾病缠身的老人,在一个冷风萧瑟,落叶飘零的秋天,孤单单一个人,登上江边的高台,面对着滚滚江水,慨然长叹。此情此景,多么悲凉。只有一层意思已经十分沉重了,两层意思加起来就更加沉重,更何况是八层意思呢?所以这两个诗句,就使诗人那种十分复杂而沉重的心情,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达。总结:九月九日重阳节,双九是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意思。人们普遍把重阳节当作“老人节”,登高是为了祈求长寿,可是杜甫到了人生的秋天,得到的不是天伦之乐,功成之勋,不是荣华富贵,飞皇腾达,而是穷愁老病,百业无成,而是颠沛流离,形影相吊,此刻登高有何乐可言,人生还有什么希望?人生的希望又在哪里呢?满纸悲凉,满腹悲凉。读的时候,要努力传达出杜甫那种沉郁顿挫的深层次的内心感情。首先心中要有具体实在的体验。读“万里悲秋常做客”,要心中眷念着家乡,“万”“悲”“常”都要重读,如“万”,开口要大,腔调要拖长,以描绘迢遥万里之状;读“常做客”,要倍感身世凄凉。“百年多病独登台”,要深感自己老病孤独,孤苦伶什,形单影只,无所依傍。“百”“多”“独”都要重读,其中“独”字要读得特别痛苦。

㈣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提问:是什么造成杜甫登高时的处境?诗中哪一个词可以看出,请作进一步解释。明确:艰难,国家艰难,连连战乱,社会动荡;个人艰难,颠沛流离,坎坎坷坷——几乎一直伴随着杜甫。因为杜甫此时已经是“百年”,也就是晚年了,而且浑身是病,他估计自己恐怕也活不多久了,所以此时的杜甫想的更多的应该是自己艰难的不容易的一生。提问:“苦恨”什么意思?——极度痛恨。“极度痛恨”什么?明确:极度痛恨自己已经老了,以致两鬓斑白,在这战争年代,不能为国效力了,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提问:老是不可避免的,诗人为何极度痛恨自己已经老了?明确:因为杜甫想为国家出力,平定战乱,但是由于年老多病而不能为国家出力了。恨自己无法救济天下苍生。小结:这是一种什么心情?忧愁还是忧愤?忧愤,心急如焚。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样表现出杜甫的忧国忧民。读到上一联,诗人的苦难令我们动容,可读到这里,诗人的精神令我们震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古代许多知识分子常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作为处世准则,而杜甫既不像苏轼,也不像李白。苏轼在政治上失意时,能旷达自解、“倚杖听歌声”;杜甫做不到,他终生坎坷,却从不谈清风明月,即使晚年走投无路,也未曾问过桃园仙踪,他活得太执著。杜甫更不是李白。李白总是在自我张大,一会儿上九天揽月,一会儿下五洋捉鳖;杜甫却总在自责自己不能挽狂澜于既倒,不能救生民于水火,这才是“苦恨”的真正底蕴,这才是独一无二的杜甫心哪!他以自己病弱的双肩担起了天下这沉重的悲。唐民间云:唐朝诗圣是杜甫,能知百姓苦中苦。杜甫之所以被人们尊为“诗中圣哲”,杜诗之所以被人誉为“博大精深”,毛泽东称其诗为“政治诗”,“民间疾苦,笔底波澜”(郭沫若语),其主要原因便在于杜诗中回荡着强烈而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这是杜甫为人景仰的根本原因。提问:重阳节习俗: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杜甫这个人也爱喝酒,乐也喝酒,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忧也喝酒,如“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不仅杜甫,很多古代文人都好喝酒。你能举例吗?明确:曹操“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李白“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提问:此时的杜甫正是需要“一醉解千愁”的时候,却为什么“新停浊酒杯”呢?明确:“浊酒”是不好的酒。酒味很薄。但是连这样的酒也不能够喝了,什么原因?可能是他有肺病等多种疾病,因病戒酒。也可能是因为贫穷,买不起酒。愁苦无法排解,只能抑郁在心头!总结:“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这两个诗句的含义也是十分丰富的。其中“艰难苦恨繁霜鬓”是承接“万里悲秋常作客”,正是因为社会动荡,诗人才远离家乡,常年在外飘泊,正是因为常年在外漂泊,所以才感到生活的艰难,这是一层意思;正是因为生活的艰难,才有了心中的“苦恨”,这是第二层意思;正是因为生活艰难,心中苦恨,所以头发才变得花白,才有了“霜鬓”二字,而一个“繁”字,则写出了白发之多,这是第三层意思;正是因为生活艰难,心中愁苦,再加上身体衰老多病,所以诗人才越发觉得潦倒不堪,这是第四层意思;在这种情况下,正需要借酒浇愁,好来个“一醉解千愁”,可是又偏偏因为生病而刚刚戒了酒,心有万千愁绪,而又无法排解,这就更令人愁苦不堪,这是第五层意思。而诗歌至此就戛然而止了,诗人似乎还有千言万语,万语千言要向世人诉说,但却又不说了。人在忧愁苦闷的时候,如果能够向人尽情诉说,或许可以排解一些苦闷,而诗人却不说了。不是不想说,也不是不能说,而是心中的愁苦太多太重,说也说不完,诉也诉不尽,所以索性不再说下去了。这就为读者的进一步体会,进一步感受留下了无限广阔的空间。我们读的时候,也应该把这种有愁不能解的深沉苦闷表达出来。“艰难”要读得稍慢、稍低,“苦很”要快、要高、要特别重,从牙缝间吐出这两个字,“繁霜鬓”又要稍缓,但声音不能低。当读  “新停浊酒杯”时,要把欲罢不能的情绪表达出来。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定风波》  ⊙诗歌鉴赏是训练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很重要的一环,因此,在教给学生鉴赏方法的基础上,让学生从不断的训练中提高鉴赏水平。 五、请同学们诵读,并点评感情的把握。配以音乐《二泉映月》。请两位同学配乐朗诵。六、艺术特色《登高》是杜甫七言律诗的代表作品,是一首“拔山扛鼎”式的悲歌,曾被人誉为“古今七言律第一”,除了因为内容的丰富深沉外,在艺术上也具有极高的成就:一是对仗工稳,音调铿锵。胡应麟曾说这首诗“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而实一意贯穿,一气呵成”诗一开头就以对仗领起,八个诗句,两两相对,非常自然、工整,这种结构上井然有序的排列,给人一种神清目爽的对称美,使全诗曲折顿挫,在抑扬有致的韵调中,表达出诗人需要抒发的感情。同时诗中所用词语,声调和谐,韵律流畅,读起来有一种抑扬顿挫的音乐美,如三四两句。(作用:结构上井然有序的排列,给人一种对称美。)二是情景交融,笔法错综变化却又相互照应。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落笔的角度虽然不同,但都围绕着诗的中心——“悲秋”。在写景之中,又有声(风声猿啼声)有色(沙白渚清),有动(鸟飞叶落)有静(沙渚),有局部景(首联),有整体景(颔联)。而且一三两句相承接,都是写山景;二四两句相承接,都是写江景。在抒情上,颈联的“万里”与“百年”又与颔联的“无边”与“不尽”相互应,从时空两处着笔,由异乡漂泊写到多病残生;尾联从白发日多,因病停杯,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而且五、七两句相承接,都是写悲苦;六、八两句相承接,都是写多病。因“悲秋”而勾引起“苦恨”,因“多病”而造成“停杯”,在诗的内容上又是互相紧密联系的。全诗情景交融,浑然一体,中间虽有如此丰富的内容,如此复杂的感情,但笔势却一气直下,造成了一个既有变化又和谐统一的艺术整体。

三是语言凝炼。首联两句写六种景物,对每一种景物都只用一个字加以形容,而且都非常恰切,可以说是凝炼准确。“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两句诗14个字却包含有八层悲哀的意思,可谓含蕴丰富。教师归纳小结:《登高》内容丰富博大,艺术成就极高,只有诗圣,才能写出如此精品。用广告中的一句话就是:“高,实在是高”,所以也就不奇怪它有“古今七言律第一”的美誉了。请同学们带着感情再次诵读全诗。七,总结全文辗转江湖,身不由己,凶多吉少,有家难归,此为“万里”之悲;常年累月,马不停蹄,聚会离合,欢少苦多,此为“常客”之悲;人生苦短,多灾多难,年迈体弱,疾病缠身,此为“多病”之悲;登高远眺,临风怀想,天地一儒,形影相吊,此为“孤独”之悲;落魄潦倒,艰难苦恨,愁生白发,岁月不多,此为“霜鬓”之悲;时局动荡,生灵涂炭,忧国伤时,一筹莫展,此为“家国”之悲;异乡飘泊,多病残生,因病断酒,添愁惹恨,此为“断饮”之悲。……凡此种种,悲恨万端,“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八个诗句,两两相对,非常自然工整。就这一特点作具体分析,并说说其作用。   ⊙明代胡应麟《诗薮》 “五十六字,如海底珊瑚,瘦劲难名,沉深莫测,而精光万丈,力量万钧。通章章法、句法、字法,前无昔人,后无来学,微有说者,是杜诗,非唐诗耳。然此诗自当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

纵观全诗,无论是写景还是抒情,通篇关目,全在一“悲”。古往今来,身世家国,荣辱人生,沉浮世态,得失人心,多少离愁苦恨,多少艰难困厄,全由杜甫一肩挑住。他像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一肩挑起了推排不尽、驱赶不绝的千斤悲愁,我们惊诧,生命是如此的沉重而悲壮!八、迁移延伸,提高能力。秋是一个丰富的季节,秋是一个多愁的季节,秋也是一个充满想象的季节,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写下了许许多多伤秋、感秋或赞秋的诗文,以此来表达他们对秋的感悟与理解:“……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笼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欧阳修《秋声赋》)山川寂寥、草木零落,惨淡、萧条、凄切,秋天景象也是作者心中块垒。“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吴文英《唐多令》)在骚人墨客的笔下,“秋”往往与“愁”关联:有人见秋霜而悲百发,有人睹残花而伤红颜,有人望归鸿而思亲人,有人闻寒蝉而叹余生,有人拂秋风而觉萧瑟,有人触秋雨而感悲凉……“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宋玉《九辨》)萧瑟冷落的秋景与幽怨悲哀的情绪有机联系起来。……在大量“悲秋”诗词中,有三种情怀较为突出:⒈抒发离别之苦,思念之情。满目苍凉的秋色常常勾起游子思乡的情思,秋天所特有的几个节日,如七夕、中秋、重阳等,更容易引人伤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可以说这是游子的共同心声。在古典诗词中,秋月,尤其是中秋圆月,几乎成了人们寄托思乡情怀的特定物象:“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苏东坡《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此外,古典诗词中常用来表达思乡之情离别之苦的秋天物象还有很多,诸如菊花酒、梧桐树、南飞雁……“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孟浩然《早寒有怀》)北风、落叶、归雁触发诗人怀念故乡的深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心。”(刘长卿《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古台上草木凋零,秋天来临引起了思乡的情绪。“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萧瑟悲凉的秋景与惆怅凄清的心情水乳交融。“寒蝉凄切……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柳永《雨霖铃》)作者借冷落凄清的秋天意象,倾诉难以割舍的离愁,同时也抒发生平遭遇不幸的感慨。“莫道男儿心如铁,君不见满川红叶,尽是离人眼中血!”(元代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借秋叶抒写离愁别绪,给人强烈震撼。“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用一连串的物象构成深秋荒凉的景象,蕴涵着游子悲凉的心情。除了抒写游子情怀的作品,有不少诗词抒发征人思乡怀人的情怀。“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王昌龄《边愁》)萧瑟秋风正合征人愁苦心境。一些征人悲秋的诗词,既有痛苦、悲愤和无奈,又不失军人所特有的英雄豪迈。

与游子、征人的“悲秋”情怀相对应,有不少诗词抒发闺妇怀人的愁绪。“夫戍边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陈玉兰《寄夫》)“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王维《秋夜曲》)秋月初生秋夜凉,害怕孤单不回房,表现出思念丈夫的少妇哀怨、凄凉的心境。 与此相似的是宫女幽怨。“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清冷、阴凉的秋天景物、环境,暗示出宫女孤寂、幽怨的心情。虽未著一“愁”字,但整首宫怨诗愁绪浓郁,委婉含蓄。⒉表现处境悲凉,命运多舛。处境悲凉、惆怅失意的诗人,往往被秋天的萧瑟、冷落、荒凉触动敏感的心灵,引发无穷的愁绪。“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湘夫人》)主人公惆怅的心境同凄凉的秋景融合在一起。哀愁、伤感之情显然也是诗人长期遭放逐的苦闷心情的自然流露。“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骆宾王《在狱咏蝉》)秋天蝉儿在哀婉地鸣叫,被囚禁的我,不由得生出阵阵悲伤。被捕入狱的诗人,借秋蝉的哀鸣来寄托自己哀伤,十分适宜。“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李白受权贵排挤,惆怅失意,寒秋登楼怀想与自己有相似经历的谢朓,思绪万千。浓重的秋色正好寄托诗人内心的愁思。“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李白《夜泊牛渚怀古》)抒发怀才不遇的心情。“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许浑《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夜晚红叶被秋风吹得萧萧作响,在长亭饮下酒一瓢……明天就可以到长安了,夜里还梦见隐居的生活。诗人赴京途中,在潼关驿楼观赏景色,抒发了自己矛盾的心情。“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马戴《灞上秋居》)在萧瑟的秋意,流露出诗人孤独凄清的心情和壮志难酬的愁绪。

⒊悲叹英雄迟暮,人生短暂。秋天万物凋零,容易引起那些经历了种种生活艰难或已经年老的诗人内心的共鸣。“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少壮几时兮奈老何。”(刘彻《秋风辞》)秋风劲吹、白云翻飞、草木黄落、北雁南归的秋景,时光易逝、人生苦短、青春不再的感伤,两者和谐融合。“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英雄人物的悲伤中往往仍带着几分豪壮。“悲秋”的内容还又许多,如“行多有病住无粮,万里还乡未到乡。蓬鬓哀吟古城下,不堪秋气入金疮”(卢纶《逢病军人》),诉说征人生活的艰难困苦。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杜甫名篇《登高》,此诗被称作“杜集七言律诗第一”,乃至“旷代之作”,本诗理当有着很多的赏析点。学习中,咱们着力发散引申,着眼联想想象,致力融会贯通,在篇内篇外的名句境界中去自然感知诗篇的魅力与意韵;也引领大家尝试着写了诗歌,希望大家能在国家现代化的大潮中,固守我们的民族意识和民族传统,延续我们民族文学的文学样式。大家牢记一句话: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九、作业布置⒈选做题:⑴把《登高》一诗改写为现代诗歌。⑵以“悲秋”为话题,写一首诗。要求:①写诗要注意韵律;②写诗要选择鲜活的意象;③写诗要意蕴丰富;④写诗要有充沛的感情⒉背诵《登高》。⒊将《登高》用诗的形式译出来。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空鸟儿在盘旋。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穷困潦倒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天高风急秋气深,猿声断续只自哀。清清河洲白沙岸,鸥鹭振翅低处飞。落叶飘飘逐风舞,一任萧萧与纷纷。长江无尽何汹涌,滚滚奔腾天际来。身在江湖悲秋老,久作游子客思深。多年病苦仍缠身,独自登高思茫茫。时世艰难生活苦,常恨两鬂早染霜。困顿潦倒感浮生,因病戒酒暂停杯。

2016届高二语文登高教案设计分享到这里,更多内容请关注高二语文教案栏目。

相关链接

2016人教版语文高一下册蜀道难怎么写 

高二语文蜀道难教案检查总结范文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