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6-04-11
——(出录音)
林华:我们过去老觉得西方国家冷漠,老人一到晚年和孩子分开过,我们会以非常怜悯之心,看着这种孤寡老人一人单独过。后来,当我和国外的朋友交往深了的时候,我发现,西方老人有一种观点,很对我们的东方老人有作用,就是老年人的尊严在于老年人的独立性。到了晚年,自得其乐绝对是老年人的一种能力,一种必备的老年人的生存能力。
——(录音止)
记者:专家的观点不无道理。但是让带着几十年固有观念走来的中国老人学习西方老年人的独立性显然不能一蹴而就。
生活中我们也的确看到,有很多老年人在努力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比如扭秧歌、练书法、上老年大学等等。社会上的一些机构也在给老年人提供各种交流活动的机会,让他们的精神充实愉快起来。
但是来自子女的一次探望、一个电话、一封家书,对老年人似乎有着永恒的魅力。
人口学博士陈功分析说:
——(出录音)
陈功:对于老年人来说,亲情上的精神需求是别的东西所无法替代的。比如说在日本就有一种亲情的公司,专门为老年人特别是失去了亲人的老年人提供各种角色的亲人。你要是想儿子了,你可以打电话,付给这个公司钱,这个公司会派一个人来,会像儿子一样侍奉这个老年人,让老年人感到,儿子好像还存在,但是它也只是对老年人亲情的部分的替代,老年人对子女精神上的需求还是没有得到完全的解决。
——(录音压混)
记者:有人形容说,孩子像风筝,亲情是拴住风筝的线,线的终端握在父母的手中。而当我采访了一位22岁的大学生之后,我不敢肯定,那条拴风筝的线是不是断了。
——(出录音)
记者:你想过怎么做算是孝顺父母?
大学生:平时没想过这种事情。
记者:你假期的时候是怎么安排的?
大学生:因为有学校的安排,还有对自己今后发展的安排,要上一些辅导班,经常会放假就不回家了。
记者:你知道你父母怎么想吗?
大学生:不知道。他们肯定想我,但想到什么程度就不知道了。
记者:反过来说,你想不想你父母呢?
大学生:平时没有空闲时间想。父母把生命给了你以后,尤其到了这种时候,大家都独立了,谁对谁都没有太大的依赖性了。
记者:你平时和你父母是什么联系方式?
大学生:打电话。半个月打一次吧。
记者:说些什么?
大学生:没什么好说的。
记者:你没说让他们注意身体啊?
大学生:这个,我想得很少。
记者:你的那些同学呢?
大学生:有的人一个学期都不给家里打电话。
记者:写信吗?
大学生:也不写。因为,他们有的从小学就开始在学校住校了,独立生活已经非常习惯了,对父母、对家的概念已经不那么清晰了。
记者:那你的概念呢?
大学生:现在也不是特别清楚吧。
——(录音止)
记者:这位大学生的回答很让我惶恐。10年后,当他成为老年人物质赡养和精神赡养主体的时候,他的父母亲会是怎样的境遇呢?或许社会学教授周孝正的一席话会让他一些模糊的概念清晰起来。
——(出录音:社会学教授周孝正)
周孝正:创新的前提是保守。保守什么?实际上是人类文明的成果。孝顺父母当然是人类优秀的文明成果,它是维持一个社会、一个家庭、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文明的可持续发展的最主要的一种价值观念。有些年轻人觉得我们要有个性,我们要独立,你独立是一种形式,问题是你独立,你干吗?你是把这种文明给独立到断了代,你的父亲母亲都不管?这种独立是没有价值的。
——(录音压混)
记者:当传统的延续在现代年轻人身上出现断裂的时候,我们不妨问问自己,置身社会变革的巨浪中,我能做些什么?巨浪过后,我们能留住什么?
——(出音乐)
——(出录音:四位社会学家)
周孝正:亲情,是人类最基础的一种美好感情,(而且是人的一种基本需求,如果说这种基本需求都没有了,说我们发达了,我们有钱了,那整个就是“搬砖砸脚”。)面向21世纪,作为中国的国情,我觉得应该特别强调亲情。
李钝:中国的情况不在于几代同堂,而在于在人们的生活中有一种观念,代代人之间一种相互的关系,父母对子女的照料、子女对父母的孝顺,要求一种很融洽的关系。相对物质条件来说,更多的是一种观念上的问题。
李强:会有一部分父母,他们会因为子女的出走、子女的不在、子女的不关心而感到心里很忧郁,从社会的角度看,还是应该有一些呼吁的声音,使得这部分孩子能更多地关心父母。
陈功:社会不管怎么发展,不管怎么强调人的独立的意识,但亲情是人类难以割舍的精神上的家园。
——(录音止、音乐渐隐)
记者:我的一位朋友,他父亲已经去世5年了。没有父亲的日子,他时常会想起父亲。
——(出录音)
魏先生:我爸临去世的那年春节,我回到老家了。我和我爸住一个房间,他就老试图和我说些什么,就是唠叨他自己小时候的事情,而这是我不愿意听的。晚上,11、12点,1、2点,他还唠叨个不停,而我困得要死,他老跟我说。我说,爸,你别说了行不行?呆了一会,他又说起来。或者,他让我倒点水,弄得我实在没有脾气,我忍无可忍地说,爸,你不要再跟我说了,你再跟我说,我就到另外的房间睡去了,说完,我就走了。
记者:你爸在这个房间怎么样,你知道吗?
魏先生:我捂上耳朵。他不是真的想喝水,我知道他就想要我在旁边,但那时候我的的确确不愿意跟他在一起,听他唠叨。
记者:现在回想起这件事情,你觉得是不是那时候太年轻了,不知道老人的需要是什么?
魏先生:不知道吧,的确不知道,反而觉得他没事找事。事情过去了,才慢慢明白,可明白的时候已经晚了。(叹息声)
魏先生:能多陪父母呆会儿就呆会儿,能跟他们多聊聊天就多聊聊天。他们不单单需要我们给他多少钱,多大的房子,多请一个小时工或保姆来伺候他们,不是这样的。你小时候对父母有一种依恋,他们老了,变得很弱小了,他们需要你的安慰。
——(录音止、音乐起、音乐压混)
记者:“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有些事情永远不能追回,有些遗憾永远无法弥补。做儿女的你,也有悔之晚矣的叹息吗? ——(出拨电话、通话声)
儿:妈,是我。
妈:你怎么样?
——(压混)
记者:又一位游子在给远方的父母打电话。一根细细的电话线隔山跨海,能否承载得了父母的期盼和儿女的责任呢?
——(音乐扬起:渐隐)
创作谈:于“有我之境”梳理思想
《白发的期盼》应该算是有感而发之作。作为老年节目的编辑,我在接触、采访众多老人的过程中,似乎体会到了当今老年人的切肤之痛——精神赡养的匮乏。当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告诉我,她收到千里之外的儿子寄来的明信片能高兴好几天时,我作女儿的心被一下刺痛了。我知道,老年人不敢要求太多,他们最怕成为儿女的累赘。“孩子们忙”成了他们为儿女不能探望、很少写信、几个星期不打电话开脱的最好理由。但老年人内心最想得到的是什么呢?为儿女者能否知晓老人的心思?这是我对老年人精神赡养问题的最初始、最粗浅的感受。
为什么当今的中国老人会遭遇精神赡养问题的困扰?深入思考的结果是,中国正处在一个变革的时代。近20年来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变化之一是传统大家庭模式的改变。到外地求学、工?作的年轻人越来越多,?“父母在,不远游”的传统已经变成了千万里之外通过电话嘘寒问暖。老年人需要亲情的慰藉,作儿女的却于奔波忙碌中鲜有顾及。
如何解决传统的传承与现代生活方式之间的矛盾?在中国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是不是一定要以牺牲老年人对亲情的需求为代价?年轻人在精神的独立和现实的忙碌之外还能为白发爹娘做些什么?这是我的思考和我的节目创作的动机。
在确立了选题之后,我开始了“大剂量”的采访。从去年春节过后到7月份的那段时间里,我先后到河南、上海、成都、西藏等地出差,不管采访的任务是什么,我都顺便问一些和精神赡养有关的问题。从老年人到年轻人、从专家到老年工作者,共采访了六十多个人物,整理出的音响素材近两万字。广泛撒网,企望能捞到大鱼。我捞到的一条大鱼是以鸟为伴的老人——高大爷。当初,一心想找一个生活孤单又能带有特别音响的老人。找过弹钢琴的老人,也找过养狗的老人。有一天,我父亲晨练回来跟我说,他认识了一位养鸟的老头,特爱聊天。我不由得眼睛一亮,养鸟该算是有中国特色吧!在父亲的引见下,我结识了高大爷。我前后四次到高大爷家,跟他聊天,看他给鸟喂食、洗澡,跟鸟说话。聊得熟了,高大爷告诉我:“我想孙子,特别想。现在,把鸟当孙子养了。”听到高大爷的这番话,我一方面高兴高大爷说了心里话,让我录到了那么真实难得的音响;另一方面,心里又有着说不出的感伤,鸟儿欢叫声后高大爷的孤单寂寥,我真切地体会到了。
在寻找年轻的采访对象时,我选择了家在外地、只身在京求学的大学生。采访前没有太多的设想,但采访的结果还是出乎我的意料。这位大学生告诉我,他不想父母,也没工夫想,他22岁,虽然经济上还没独立,但人格上已经很独立了。听着他侃侃而谈,我心里暗骂:“这个混小子,你父母要是知道你的想法,还不知多难过呢。”但这是真实的声音,它代表了一部分年轻人。
采写《白发的期盼》的过程,是我有意识体察老中青三代人对亲情的理解及其需求程度的过程,也是我不自觉地投入情感、与采访对象感同身受的过程。在一次次和采访对象的交流中,面对老年人的渴望、等待、怅然,面对中青年人的无奈、遗憾和淡然,一种有话要说的冲动,使我不得不跳将出来,以第一人称“我”来串联此篇。
王国维先生把诗词创作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是典型的“有我之境”。套用过来,当我试问“白发期盼盼何为”时,便已然进入了“有我之境”。在这样一个每个人都能遇到、每个人都有感受的关于“亲情”的话题前,我的身份是双重的,既是记者又是一个年轻人,或者说首先是一个在生活中感受亲情的人然后才是一个记者。因而,在这个节目里进入“有我之境”可谓是顺理成章,因为这样的表情达意最顺畅。此番“有我之境”有我的采访、我的议论、我的情感、我的思考。
于“有我之境”中采访,意在达成与采访对象的真诚交流;于“有我之境”中梳理思想,以期有层次地一步步接近事物的本质;于“有我之境”中连缀节目,试图让听众能与我同步感知到白发之期盼。“有我之境”的《白发的期盼》是篇感性文章,但我希望其中蕴涵的一些理性思考能在平实、自然、娓娓道来中给人以回味。
感谢我的搭档王惠敏在复制合成时同样地投入到“有我之境”中,在音响的衔接、音乐的推拉中费尽思量,使《白发的期盼》获得了“体现了很高的制作水平”的评价。同时,也感谢同事给予我的帮助。
现在,静下心来回想《白发的期盼》采写的过程,感到有很多的遗憾。如果重新来过,我会在采访对象的选择上更求精,在音响的处理上更有设计,尤其在含蓄的讲述中,还缺少“绵里藏针”的味道,需要很好的锤炼。最为重要的是,新闻分析作品,除“有我”之外还需“无我”,“无我”才能更理性地分析,更深广地挖掘,从而提升作品的层次与内涵。回头思量,《期盼》的成功在于“有我”,缺憾也因为“有我”过多而“无我”不足。这是今后我应当吸取的。
“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这将是我在今后的新闻写作中努力靠拢的目标。
苏教版语文高二下学期白发的期盼教案模板参考范例分享到这里,更多内容请关注高二语文教案栏目。
相关链接
标签:高二语文教案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