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教学计划 > 高一生物教学计划

人教版高一上册生物第五章教学计划: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编辑:

2017-10-16

教学流程

环节一  情趣导入,引出概念

创设情境:

  1. 出示阳光下最大的魔术图片2.设疑:为什么说“光合作用是阳光下最大的魔术”呢?让我们再来看一组数据:


①地球表面上的绿色植物每年通过光合作用大约制造4400亿吨有机物;

②地球表面上的绿色植物每年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约为7.11×1018kJ,这个数字大约相当于240000个三门峡水电站所发出的电力,相当于人类在工业生产、日常生活和食物营养上所需要的能量的100倍。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光合作用的神奇,激发学生的兴趣,对光合作用产生进一步学习探究的欲望。

引入新课:什么是光合作用?试着回顾初中所讲的内容,归纳出光合作用的概念。

环节二  回眸历史,启发探究

给出光合作用的概念后,教师讲述:人们得出这一认识经历了漫长的探索历程,科学家们用了200多年的时间,经过无数次的实验才对光合作用有了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现在我们就沿着科学家们探寻的足迹,去体验他们认识问题的思维过程和科学探索的乐趣吧。

多媒体展示下面资料:

1、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结论:植物的物质积累来源于土壤。

2、1648年比利时医生Van Helmont的柳树实验。将一株2.3kg重的柳树苗种在90.8㎏的干土中,只用纯净的雨水浇灌,5年后柳树的质量增加了80㎏多,而土壤减少了不到100g。Van Helmon的结论是什么?

亚里士多德的结论只是一个经验的推测,并没有进行相应的科学实验。然后科学家又做了相关的实验。

请学生评价:你同意他们的结论吗?(A、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缺少科学依据;B、柳树实验则体现了比较科学的研究方法。)

科学的方法体现在那些方面?(对照原则)

你对Van Helmont的实验结论认同吗?(不认同)

为什么?从实验设计的过程看是不是有不严密之处?(没有对实验中某些因素(无关变量)严格控制)植物生长所需的物质从哪里来的呢?先请生物活动小组一组同学介绍一下他们模拟普利斯特利和英格豪斯所作的实验过程并展示一下实验结果。同学可以向他们提问:

投影展示实验结果

蜡烛熄灭时间(分钟)

人教版高一上册生物第五章教学计划: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就整理到这里了,希望能帮助教师编写本课的教学计划,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