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说课稿 > 高一语文说课稿

高一语文:归去来兮辞说课稿

编辑:sx_songj

2014-07-03

摘要:为大家整理了高一语文:归去来兮辞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希望小编的整理可以帮助到大家,也希望大家努力学习,天天向上。

老师们:大家下午好!

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归去来兮辞》。这篇文章是是鲁人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走进自然”中的第一篇课文。作者陶渊明。这篇文章也是2003年山东省教学能手评选时我抽到的课题。根据文本特点和文本在教材中的位置,我确定本文如下学习目标、重点、难点: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体会洋溢在字里行间的辞官归隐、放飞心灵的欢快喜悦之情。

2、品味语言,体会融情于景的写法,落实文言知识点。

学习重点:

1、把握文意,体会感情。

2、落实文言知识点:

(1)实词活用:怡、日、悦、乐、棹、善

(2)重要虚词:以

(3)文言句式: 被动句:既自以心为形役。

倒装句:复驾言兮焉求?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乐夫天命复奚疑?

学习难点:

1、在文言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2、让学生在体味文章情感的基础上,理解陶渊明的辞官归隐不是消极避世,而是坚守高贵、不与黑暗官场同流合污。

学习时间为1课时。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入了解陶渊明的精神世界,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

当代作家周国平在他的《灵魂只能独行》一书里讲了北宋大文豪苏轼的一个典故:有一次苏轼饭后踱步,他掂着大肚子问他的侍从:我这一肚子装的是什么?他的前呼后拥的侍从们纷纷回答,有的说是文章,有的说是见识,苏轼皆不以为然,只有他的侍妾朝云一语中的:先生藏了一肚子的不合时宜。是的,苏轼是一个不屈己媚人的大丈夫,他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他满腹经纶,却仕途坎坷,他最崇拜的人就是陶渊明,(出示陶渊明的头像),他曾经和了陶渊明的全诗,对陶渊明的诗文备加推崇。欧阳修说:“两晋无文章,唯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宋庠也说:“陶公之《归去来兮辞》,是南北朝文章之绝唱。”今天,就让我们走近陶渊明,一起欣赏他的《归去来兮辞》。

学习内容和步骤如下:

一、诵读文本,整体感知。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文言文的教学,诵读是不可或缺的环节,我对学生的要求是:文言文的课堂要不断传出书声琅琅。本文的诵读分三个层次:

首先让学生明确文言文诵读的基本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语气后指名学生朗读,学生初步感知。

其次,教师指导诵读,引领学生把握几个重点句的情味。首句“归去来兮”应读出冲出牢笼、放飞心灵的解脱、畅快之情,第三段首句“归去来兮”应读出享受家园之乐的舒适、宽慰之情,末段首句“已矣乎”则要读出诗人参透一切、彻底放下的旷达之情。

指导后,再指名一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读,引领学生进一步感知文意,体会情感。

再次,老师范读课文,请同学们体会诗人辞官归隐的欢悦之情。

然后,师生共同朗读,在书声朗朗中体味情感,品味语言。

二、赏析文本,品味语言。

因为是文言文,所以,进入写法、意境等鉴赏之前,首先要落实文言知识点。所以,四个语段,基本的学习步骤都是先疏通文意,落实知识点,然后,再根据不同的语段特点设计不同的鉴赏内容。

1、学习第一段。

(1)学生对照注释翻译此段。

重点把握实词“谏、追、是、非”的含义。

注意被动句“既自以心为形役”的准确翻译。

(2)学生概括段意。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