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说课稿 > 高二语文说课稿

北京版高二上册语文第一单元说课稿范文:聂小倩

编辑:sx_yanxf

2016-08-31

精品学习网为大家带来了高二上册语文第一单元说课稿范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理清思路。

[教学内容分析]

我国的短篇小说源远流长,至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再次把短篇小说的创作推向了发展的高峰《聊斋志异》不仅融入了深厚的思想内容和丰富的社会意义,在灰暗的人生现实中建造了一座温馨的人生乐园,而且在思想艺术上取得了极高的成就《聊斋志异》已从唐代传奇以叙述故事为主,发展到以刻画人物为主,在人物塑造方面发生了质的飞跃《聂小倩》就是其中的一朵奇葩这是一个善与恶、美与丑构成强烈的对比,而最终善战胜了恶、美战胜了丑的动人故事

这篇文章的思想倾向、艺术手法都很能反映蒲松龄的思想艺术追求

[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已经在模块(一)中学习过小说,学生对小说原本即有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但往往容易被小说离奇曲折的故事情节吸引住,忽略对小说中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层把握另外,本课是篇幅较长的文言小说,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文字障碍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借助工具书了解课文大意,积累文言实词、虚词的能力;了解相关的文学常识

2.体会小说中人物的语言动作对于表现人物的作用;体会本课在动态变化中塑造人物的特点

3.体会本文作者通过人鬼相恋的故事,歌颂了不为色利所诱,勇于救人于危困之中的美好品德,反映了古代社会被侮辱被摧残的妇女对邪恶势力的顽强抗争和对美好生活的执著追求

4.搜集《聊斋志异》相关作品,进行比较阅读

[教学方法]

讨论分析、比较阅读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人物的言行分析人物的心理和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借用谈狐说鬼的艺术形式,来寄托作者的孤愤,表达美好的理想

[教学设计思路]

本篇小说是文言文,篇幅较长,但文字较浅显,因而可以安排学生课前利用工具书疏通大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自主性,养成积累文言实词虚词的习惯设计口述故事情节这一环节,可以使学生避免过多地纠缠于文言字句,引导学生关注故事情节,从而为鉴赏艺术形象作好准备

本文堪称短篇小说中成功塑造人物形象的典范文章善于通过言行细腻地表现人物的心理变化小说中人物的语言、行动、神态等都是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因而让学生梳理聂小倩由鬼变成人的过程,既进一步熟悉了情节,又引导学生透过言行洞悉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小说除塑造了美丽、娇弱又不失智慧、狡黠,最终摆脱凶恶势力的要挟和控制,悔过自新的聂小倩外,还塑造了慷慨正直、不被色利所诱,能急人之困的宁采臣这一形象教师引导分析完聂小倩这一主要形象后,学生基本把握了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宁采臣这一形象可以放手交给学生自己分析

总结作者的创作目的,可以使学生体会到小说的创作目的在于反映现实生活

课外拓展可以有效地实现精读与泛读的结合

[教学过程]

一、预习阶段

1.搜集有关蒲松龄和《聊斋志异》的相关资料;

2.利用工具书,疏通文章大意,积累重点实词、虚词;

3.练习口头叙述故事梗概

二、课堂教学阶段

(一)导入

蒲松龄《聊斋自志》:“集腋成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他的《聊斋志异》,巧妙采取谈狐说鬼的艺术形式,演绎了一个个经典动人的人鬼相恋、人狐相爱的精彩故事,这些鬼狐既个性鲜明,又丰腴饱满;既有深刻的现实内涵,又展示出纯真的人性的善、美,个个形象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同时,这些异类形象也担负了作者寄托孤愤和表现理想的双重任务,作者和着眼泪,饱含爱憎谱写了一篇篇人情与人性的赞歌《聂小倩》即是女鬼和书生相爱相依的爱情绝唱

(二)检查预习作业

1.学生介绍关于蒲松龄和《聊斋志异》的相关知识

蒲松龄的生平和创作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县(今淄博市)人19岁应童子试,即以县、府、道三试第一补博士弟子员后屡试不第,43岁时补“廪生”,71岁高龄才补上了“岁贡生”其间,蒲氏于31岁时曾随同乡孙蕙在宝应县帮办文牍,次年即辞幕归家,从此在家乡的一些缙绅人家设馆授徒,前后达40年之久蒲松龄科场失意,一生贫困,对现实生活有深刻的认识,这些,都反映在其积数十年时间完成的《聊斋志异》近500篇作品之中此外,他还著有《聊斋文集》、《聊斋俚曲集》、《日用俗字》、《农桑经》、《婚嫁全书》、《家政内外篇》等《聊斋志异》,以今人张友鹤辑、校的“会校会注会评本”最为完备

《聊斋志异》的思想内容

《聊斋志异》谈鬼说狐,却最贴近社会人生在大部分的篇章里,与狐鬼花妖交往的是书生、文人,发生的事情与书生、文人的生活境遇休戚相关,即便是没有直接关系的,也没有超出他们的目光心灵所关注的社会领域,从这里也就表现了一种既宽广而又集中的独具的视角

(1)揭露科举弊端

《聊斋志异》创作的这个特点,以写书生科举失意、嘲讽科场考官的篇章最为明显蒲松龄长期困于场屋,感受最强烈的是科举弊端,关键在于考官的昏庸,黜佳才而进庸劣《聊斋志异》里许多篇章对科场考官冷讽热嘲,不遗余力,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司文郎》、《叶生》、《贾奉雉》、《王子安》、《考弊司》等篇均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