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说课稿 > 高一政治说课稿

高一政治必修一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说课稿(第四单元)

编辑:sx_gaohm

2015-12-09

高中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不可忽略,要在教学日常活动中不断宣传,使教师和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加大对高中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精品学习网为大家推荐了高一政治必修一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说课稿,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

一、说教材

1、说本课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人教版必修一《经济生活》第四单元第十一课第一框题的内容。前三单元分别围绕“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为谁生产”这三个经济学的基本问题,介绍了我国经济活动中有关交换、消费、生产、分配的基本内容。如果说前三单元介绍的是我国经济生活的具体内容,那么第四单元介绍的就是经济生活的背景与舞台。第十一课介绍了我国当前所处的国际经济大背景。本课两框内容逻辑展开坚持由一般到具体,本框一般性的介绍了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经济全球化给世界经济带来的利与弊,为下节课具体切入我国,引导学生思考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如何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奠定了基础。因此,本框题在第四单元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

2、说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2)难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依据:高一学生的知识占有量少,理论联系实际理解问题的能力较差;另外,高一学生尚未学习哲学常识,缺少辩证思维能力。

3、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和主要表现、载体。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及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的能力;经济全球化机遇与挑战并存,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自身的忧患意识,树立努力学习的责任感

二.说学情

我所授课的班级是普通班学生,基础较差,良好的学习习惯尚未形成。在语数等科上投入的学习时间过长,预习时间不足,课堂参与缺乏主动性。尽管广泛的社会接触面、频繁的社会交往,使他们思维活跃,已初步形成对经济全球化的评价和理解,只是这种理解是分散的、感性的,没有形成一个体系,因而也可能是片面的、偏激的。但部分学生家里拥有上网条件,只要引导得当,非常有利于学生的主体参与。

结合这样的学情,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教学目标,依据思想政治课的性质和课程标准的要求,我计划采取以下教法和学法。

三、说教法与学法

1、教法:①情景教学法②自学阅读和讲授结合法③讨论式教学法④诱思探究法

2、学法:①自主学习②探究学习③合作学习

四.说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五、说教学过程

(一)复旧导新(3—5分钟)

1.复习旧课 (提问)

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什么作用,如何起作用?

设计意图:一是督促学生养成课后复习的好习惯,二是为本节课对经济全球化原因的理解奠定基础。

2.导入新课

课堂探究:(阅读课本91页给出的图片,结合课前搜集到的资料回答课本上设置的第一个问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我们不出国门就可以购买到世界各地的商品,这就是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影响。在思考并踊跃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感受经济全球化全面侵入,渗透到最具体的生活内容跟细节之中了。 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迅速集中注意力,通过导入中的问题来激发学生对本课内容产生兴趣。过渡到经济全球化新课的教学。

强调:要求学生在课前搜集相关资料。

(二)新课教学(30分钟)

1.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阅读课本)

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信赖、相互联系的趋势。

强调:A.经济全球化的传统形式是商品流通。

B.指出经济全球化是一种趋势、一种潮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用找关键词的方法准确掌握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2)经济全球化出现的原因是什么?(拓展延伸)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四组,每组提供一个关键词(资源、分工、利润、市场开拓)诱导学生思考,每组选代表回答。

多媒体展示:(帮助学生系统理解讨论成果)

第一组:生产越来越发展,分工越来越细,要求各地、各国相互联系,共谋发展。 第二组:各国各地人、财、物等资源有限,需要充分利用外地资源来补短。

第三组:追逐利润的要求,哪里有利润可图,资本就流向哪里。

第四组:国内市场有限,需要不断开拓国际市场。

设计意图:一是拓展该问题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理解经济全球化为什么是一种趋势,突破本课难点。二是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共享学习成果。三是渗透诱思探究法教学法。

(3)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多媒体展示:题为“世界胎儿化”的福特汽车图片及福特汽车生产网络图。

课堂探究:为什么一辆汽车要由许多国家共同生产?

①生产全球化

(过渡)在生产全球化的今天,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贸易双方应相互交流,取长补短。 (阅读92页第二个图片框中的图片后进行比较,回答问题。)

强调:第二组问题的回答中需从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的国情出发给学生予以提醒。

设计意图:一是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甲乙两国在生产粮食和肉类产品方面各具优势,明白取长补短、优化资源配置是贸易全球化的又一重要原因。二是使学生得出“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我们的优势,认识到“科技创新”对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②贸易全球化

(过渡)伴随生产和贸易的全球化,资本的触角也伸向全球,这就是第三个表现:资本的全球化。

③资本全球化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