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gaohm
2015-11-08
思想政治课教师只有经过坚持不懈地努力,发扬爱岗敬业精神,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才能使人们逐渐认识.精品学习网为大家推荐了高二上册第三课政治说课稿,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①理解哲学意义上的矛盾概念,并能够分析具体事物中的对立统一关系;着重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②深入理解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和对待矛盾的科学态度,了解“两分法”、“一点论”的基本含义,并能运用“两分法”去说明怎样对自己“一分为二”,分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什么必须坚持“两手抓”。
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分析矛盾概念的过程中,使学生掌握辨证思维的方法;提高分析与综合的能力。
态度、情感、价值观目标:
①通过对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的原理的学习,使学生明确要促使事物向好的方向转化(发展),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创造促使事物转化的条件。
②通过坚持两点论、两分法的学习,对学生进行正确对待自己和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教育,引导学生坚持“一分为二”的看待人和事,防止片面性和绝对化。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对立”和“统一”的含义
2、用矛盾普遍性原理看问题、办事情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挪威人喜欢吃沙丁鱼,尤其是活鱼。市场上活鱼的价格要比死鱼高许多。所以渔民总是千方百计地想办法让沙丁鱼活着回到渔港。可是虽然经过种种努力,绝大部分沙丁鱼还是在中途因窒息而死亡。但却有一条渔船总能让大部分沙丁鱼活着回到渔港。船长严格保守着秘密。直到船长去世,谜底才揭开。原来是船长在装满沙丁鱼的鱼槽里放进了一条以鱼为主要食物的鲶鱼。鲶鱼进入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便四处游动。沙丁鱼见了鲶鱼十分紧张,左冲右突,四处躲避,加速游动。这样沙丁鱼缺氧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沙丁鱼也就不会死了。
这样一来,一条条沙丁鱼欢蹦乱跳地回到了渔港。这就是著名的“鲶鱼效应”。
请同学们看这则材料,这其中的鲶鱼和沙丁鱼原本是天敌,鲶鱼是以沙丁鱼为食物的,按理说,渔民是不能将它们放在一起的。可是恰恰是通过上述办法,反而保住了沙丁鱼的生命,这是为什么呢?鲶鱼与沙丁鱼的关系就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是矛盾。那么,哲学上讲的矛盾是什么?如何正确理解?这就是本节课老师要和同学们探讨的问题。
二、学习新课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1、 师:自古以来,就有许多哲学家从各个侧面看到了各种矛盾现象。看看他们都发现了什么?请同学们默读本框第一自然段。
学生默读
师:在当时的条件下,能够提出这样深刻的见解,确实是可贵的,但它毕竟是相互的、直观的、缺乏科学的论证。而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在继承前人优秀思想成果的基础上,以自然、社会和思维科学提供的大量事实为依据,科学地揭示出:一切事物的内部都包含着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也就是:一切事物都包含着矛盾。
师生小结:矛盾就是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2 、请同学们根据你对矛盾的理解,举些日常生活中的例子。
生:冷和热,湿和干、上和下、长和短、难与易,战争与和平、痛苦与欢乐、穷与富、善与恶、对与错等等,只要是截然相反的两个事物和过程就是矛盾。
师:这些都是矛盾的表现。但“截然相反”仅仅是两个方面的对立,而矛盾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所以那样理解矛盾不太准确。以学校工作为例,教与学就是一个矛盾,教与学是两个相反的过程,这是对立的表现,同时教与学又统一于学校的教学工作中。另外像政治与经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商品的价值与使用价值等,也都是矛盾的表现。马克思曾说:“假如没有小偷,锁会达到今天这样完善吗?假如没有假钞票,钞票的制造会这样精美吗?”在马克思看来,锁的制造日臻完善,钞票的印刷日臻精美,应该到事物的反面去寻找答案。为什么?因为事物是对立统一的。
毛泽东也曾在一次谈话中说,手就包含着矛盾,大拇指朝一个方向,其余四指朝一个方向,这样手才握得紧,才能劳动。
(1)所谓“对立”,是指矛盾双方互相排斥、互相斗争
如自然界中的同化和异化、氧化和还原、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吸引与排斥、化合与分解、遗传与变异等,都是对立的具体表现。又如人类社会中剥削与被剥削、先进与落后、民主与法制、自由与纪律以及人民内部不同意见之间的争论等;另外又如思维领域中的正确认识与错误认识,先进思想与传统观念、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等,也都是对立、斗争的具体表现。可以说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2)所谓“统一”,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趋势,又叫“同一性“。它有如下两种情形:第一,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第二,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
(以上内容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3) 出示课本漫画《他敢剪吗?》
师:他敢剪吗?
生:不敢。
师:为什么?
生:剪,就会造成两个人都掉下去的结果。
师:这说明他们二者之间构成了矛盾的双方,是相互依存的。即一方的存在是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的,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离开其中的一方,另一方就不能存在。任何矛盾的双方都存在着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比如:数学中的指数与对数,物理学中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等。可以说,没有指数就无所谓对数,没有作用力就无所谓反作用力,没有化合就无所谓分解,没有遗传就无所谓变异……
生:没有胖就无所谓瘦,没有教就无所谓学,没有进攻就无所谓防守,没有战争就无所谓和平,没有苦就无所谓乐,没有穷就无所谓富等……
师:但是,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并非这么简单,尤其对于理解社会领域中的相互依存,更是如此。比如:中美之间就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中国在现代化建设中,需要美国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美国也需要中国这个潜在的大市场,中美两国能够签署同意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协议,使中国“入世”的愿望成为现实,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同时,我们还应看到这种依存是有条件的,那就是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国际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中美之间存在着广泛的共同利益。离开这一条件谈依存是十分荒谬的。又如:疾病和健康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相互依存表现在:饱尝疾病的痛苦,才知道健康的可贵;假如我们双目失明,我们才知道有一双明亮的眼睛,能看见这美好的世界,有多么的幸福。
3、接下来我们分析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情形。(多媒体显示一组图画:“苏东坡改对联”)
师:这几幅图的意思是什么?
生:这几幅图反映了苏东坡前后思想的一些变化。他从开始时的“妄自尊大”到后来“谦
虚认错”进而“决心改正”。
师:不错。苏东坡一开始时骄傲自满,自以为了不起,后来由于老人的请教使他醒悟,认识到自己学识有限,因此,他发愤学习,刻苦攻读,终于成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这其中蕴含着什么哲学道理?
生:由骄傲自满到谦虚攻读,这是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
师:这种转化是无条件的,对吗?(这一设问,其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转化的条件性的理解,也就是进行反面强调。)
生:不对,矛盾双方的转化必须依据一定的条件。苏东坡转化的条件就是老人的请教。 ## 师:双方的依存是一定条件下的依存,矛盾双方的转化也要依据一定的条件。如“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数学运算中的加与减、乘与除、乘方和开方等,讲的都是这个道理。没有一定的条件,矛盾双方就不可能转化。同学们还能举出一些例子吗?
生:比如“塞翁失马”的故事,讲的就是好事可以变成坏事、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好
事与坏事相互转化的道理。
师:正确。不过,我要说明的一点是:这个故事里所说的好事与坏事,都是从家庭狭隘利益的角度出发来衡量的,同我们衡量好事、坏事的标准不同。但它确实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和杰出思想家从实际生活经验中已初步认识到了好事与坏事可以相互转化的辩证原理。
生:“乐极生悲”说的也是这个哲理。
生:胖和瘦也可以相互转化,胖要变瘦,条件是吃减肥药或参加体育锻炼;瘦要变胖,就多吃高脂肪、高能量的食品。(其他同学笑,但很有道理。)
师:其实,例子很多。高考就是大家关心的一件事情,高考也有喜与忧。考出高分是喜,落榜是忧;考取名牌大学是喜,入学后学习成绩下降是忧;上了重点大学分数线而被录取为普通高校时忧,发愤图强,大学学习成绩优异,毕业分配如意时喜,喜与忧相互转化。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们国家实现了由穷到富的变化,其主要条件就是:以邓小平理论
为指导,实行了改革开放。
难易在一定条件下也相互转化。“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也难矣。人之为
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在今天看来,我想同学们对这段话一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4、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始终是不可分割的
不可分割的意思就是对立离不开统一,没有统一就无所谓对立;统一也离不开对立,没有对立就没有统一。
首先看统一离不开对立。
第一,“依存离不开对立。”“依存”中很重要的一点是:一方的性质依赖于另一方来规
定,也就是平常所说的“相比较而存在”。例如:“上”的性质和“下”的性质是相互规定的;“大”的性质和“小”的性质是相互规定的,为什么“上”与“下”,“大”与“小”互相规定呢?因为上是与下对立的,大是与小对立的。上不会依存于大或小,因为上与大或小并不对立。可见,依存只是对立面之间的依存。
第二,“转化”离不开对立。矛盾双方转化都是向自己对立面的转化。当我们说“上”
转化了,那肯定是指“上”转化成“下”。只有上下之间的转化,绝无上与大或小的转化。因为上与下是对立面,上与大或小不是对立面。
其次,对立也离不开统一。
师:什么样的东西才互相排斥呢?
生:必须是具有某种共同的基础、相互依存的东西,才同时呈现出排斥的倾响。如果不是相互依存的东西,那就意味着“彻底分离”“毫不相干”,还谈什么排斥呢?例如,正因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共同存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中,有了后者的剥削,才有前者的被剥削,这两大阶级才是对立的,其利益要求是互相排斥的。而无产阶级与奴隶主阶级之间没有依存关系,也就谈不上他们之间的排斥、斗争关系。
标签:高二政治说课稿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