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changxl
2012-09-06
行测呈现七大亮点
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大纲解读
2012年度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公共科目大纲如期发布。中公教育专家与教材编研团队在第一时间对此进行了深入解读,揭示大纲的深刻内涵,洞悉命题思路,为广大考生指明高效的备考复习之路。以下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科目解读的相关内容。
亮点一:结合公务员工作实际,突出命题的能力导向
表面来看,2012年度考试大纲与2011年考试大纲几乎没有任何差别, 但根据对近几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试题变化的研究,我们认为,2012年的试题将继续结合公务员工作实际,突出命题的能力导向。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试题将根据考试目的、报考群体情况,在题型、数量、难度等方面进行组合。2011年行测分A、B卷,题目一样,但题型顺序和选项顺序不尽相同。
2.优化试卷题型题量比例,进一步提高区分度。2011年题量由140减少到135题,取消了数字推理题型。同时,数学运算增加了5道,资料分析题量由25题减少到15题,判断推理中类比推理由5题增加为10题。2010、2011两年大规模调整题型题量,体现了命题人对提高试题区分度的不断探索和研究。
3.常识判断突出考查国情社情。
亮点二:在题型稳定的前提下不断创新考点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与公务员职业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等部分。近几年不断出现的一些创新考点,很好地实现了这个测查目标。2011年的考试中,图形推理中出现了新题型图形分类,言语理解与表达中出现判断文段关键词的新考点,这些都是着眼于快速有效处理公务的能力要求。这个趋势在2012年的考试当中还会延续下去。
因此广大考生依然要进行全面备考,熟练掌握各种题型的核心知识。
亮点三:言语理解总体不变,抓住关键智取高分
大纲中关于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虽列出了三种题型,但例题仍只给出了一道片段阅读题目,这无疑凸显出了片段阅读在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中的重要地位。而分析例题可发现,主旨观点型题目仍是重中之重,学会抓材料关键更是考生制胜的必备法宝。
此外,准确使用词汇是公务员处理日常公务所必需的基本技能,逻辑填空这个题型的重要性不会改变。但根据以往经验,考生在这方面的得分率并不高,需要在复习中格外注意。
【应考策略】
考生在复习言语理解与表达时不仅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与积累,有意识地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对生活事理的分析能力,提高迅速而准确地理解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掌握各题型解题要点。另外,考生平时一定要多关注主流报纸、网站,拓宽知识面,增强语感。
亮点四:数量关系仍存悬念,行测通关最大障碍
数量关系主要测查报考者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主要涉及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其常见题型为数字推理、数学运算等。
数学运算部分依然从题型和能力两个方面考查考生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大部分的题目依然以经典题型为主,包括行程问题、排列组合问题、利润问题、和差倍比问题等,但考查方式将侧重于对解题方法和技巧的应用,主要的方法和技巧包括方程法、特殊值法、代入法、图解法等。另外,该部分将会出现一些考点比较灵活的试题,这些题目不可以用常规的结论和方法进行求解,需要考生综合运用各种数学知识方可得解。
数字推理部分虽然去年没有考查,但是大纲中对其描述没有发生变化,其主要考点为等差数列变式、多次方数列变式、分式数列、递推数列等。
【应考策略】
数量关系部分的难度依然偏高,考生需要将这部分的复习重点放在数学运算部分。首先需要通过历年真题了解数量关系部分的考试特点和主要题型,在此基础上,系统复习数量关系的全部考点,掌握数量关系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同时,在整个复习过程中,考生需要每天定时定量地进行专项练习,学以致用,培养良好的数学感觉,这样方可驰骋考场。
亮点五:判断推理变幻莫测,打牢根基方能不失
判断推理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语词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常见的题型有: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等。从近年考试情况来看,基本题型及题量时有变化,解答此部分试题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分析推理能力。
图形推理主要测查应试者对于图形间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要求应试者仔细观察图形、辨别图形异同、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和想象。常见的题型有古典型图形推理、视觉型图形推理、九宫格图形推理、空间形式图形推理等;常见考点有线条数、封闭区域数、对称性、图形构成元素、图形位置变换等。自2010年度考试开始,图形推理题量一直为10道,且在2011年度考试中出现了新题型,考查力度较以前有显著增大。大纲中以视觉型图形推理作为例题,显示了传统图形推理题型在考试中的重要地位,考生应着重复习。
【应考策略】
标签:重庆公务员考试报名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