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河南法院招录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材料作文点评

来源:互联网 编辑:lixy

2012-06-13

【 编者按】精品学习网提供2006年河南法院招录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材料作文点评,供考生参考。

京佳专家团队点评06年河南法院系统招录考试科目

《公共基础知识》材料作文

2006年2月11日上午11时,河南法院系统招录公务员考试科目《公共基础知识》已经结束,京佳公务员专家团队就此次考试作文材料进行点评。

此次作文材料就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展开,内容取材于新华网。

“捡钱可以私分”“诚实就是吃亏” 青少年道德教育敲响警钟

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最近在上海青少年中作了一次调查,结果让人大吃一惊:16%的人认同“捡到钱后可以私分”,37%的人认同“可以不让座”,46%的青少年认同“诚实就是吃亏”的观点。

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所长杨雄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传统美德在上海青少年中正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

道德虚无主义侵袭当代青少年

曾几何时,校园里回荡的是“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面……”这带着幼稚但又非常纯朴的歌声,而现在充斥双耳的是周杰伦“为你弹奏肖邦的夜曲,纪念我死去的爱情”;曾几何时,学校组织学生一起观看《妈妈,再爱我一次》,看完后一个个哭着像个小泪人似的,而现在周星驰的《功夫》好像更符合学生对于无厘头文化的追求。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似乎正面临着无人继承的危机,一种很明显的道德虚无主义的倾向正在青少年群体中蔓延。

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最近的一份调查印证了人们的这份担忧。根据这份调查,16%沪上青少年被访者认同"在马路上捡到1000元钱后私占、私分",46%的青少年甚至赞同"诚实就是吃亏"的观点,还有一成多青少年对"乱穿马路"行为等违背传统美德的行为持认可的态度。这虽然只是上海地区的一份调查情况,但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代青少年普遍存在着对于传统美德不屑一顾的心态。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赵修义把青少年群体中出现的这种道德虚无主义的倾向归结为“去道德化”。所谓“去道德化”就是指只要自己活得开心快活就行,不求其他的工作和生活心态。赵教授认为,这种不顾他人、只顾自己的心态首先突出地表现在成人社会,进而直接影响到青少年。目前,部分成人对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己都不相信或者做不到,比如在拾金不昧、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等方面起不到表率作用。而青少年的可塑性、模仿能力又特别强,很难想象在"上梁不正"的情况下,"下梁"会摆正位置。

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所长杨雄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中国教育体制的不合理也助长了青少年群体中的这种“去道德化”倾向。他说:“中国儿童从小接受的就是应试教育,这种应试教育对于青少年所灌输的思想就是:为了自己的前途,你要好好学习!这种一直以自我利益为中心的教育方式使得青少年逐渐养成了只承认追求个人价值的价值取向,而把他人、把社会的需要置之度外,那么道德上虚无主义的存在也就不足为怪了。”

思想道德教育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为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上海黄浦区团委与武警上海总队一支队开展“思想工作联抓、公益事业联做、文体活动联谊、人才培养联手”的“四联”活动。

杨雄介绍说,美国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时候,在道德教育方面曾经一度盛行萨特的“价值澄清法”。也就是,每个人都有自由选择怎么做的权利,但是必须承担由选择所引起的后果。这种政府对于道德教育不管不问的方式最终导致的后果就是那段时期,青少年吸毒贩毒猖獗,性解放达到了高潮。后来美国政府逐渐认识到这种做法的后果,转而采取了品行教育法,认为有些价值观是不可以讨论的,是不能自由选择的。以此来开展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

杨雄直言不讳地说,我国目前似乎就是在走美国的老路。传统的应试教育体制已经将思想道德教育挤到了青少年教育的边缘。思想政治课被普遍认为是最没有用处的课程,无情地被数学、语文等其他课程所代替。这种传统的应试教育培养出来不少"高分低德"的"人才"。去年多个省的高考状元被拒香港大学门外就是很好的例证,香港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说到,这些高考状元虽然分数非常高,但是他们在思想道德素质水平上却远未达到相应的要求。

这种道德教育必须与社会接轨",杨雄所长在谈到如何在中国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时指出,"不能盲目地搞道德教育,而必须把它与社会良好秩序的形成结合起来。社会风气的优化与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是一个双向的过程,两者共同进步,最终达到一个双赢的局面。"

杨雄所长对当代成年人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他说,家长们应该遵守传统美德以此来影响孩子,激发他们从内心自然而然地形成遵守传统美德的良好愿望,并引导他们按照所接受到的教育信号来执行传统美德,而不能只靠让小孩子学唱"我在马路上捡到一分钱,把他交到警察叔叔手里面……"的童谣就以为能完成传

统美德的传承责任了。

杨雄说,在新时期,家长、成人要树立起模范遵守社会传统美德的榜样,学校要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社会要引入一种全新的"潜规则"来促进社会良好秩序的形成,只有三方面做好了,才能保证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能够世世代代的传承下去。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