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公务员频道 > 国家公务员 > 考试动态

国家公务员行测行程问题考情分析(2003-2013)

编辑:donghk

2013-11-10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即将到来,争对这种情况精品学习网整理了国家公务员行测行程问题考情分析(2003-2013),希望考生可以顺利通过2014年国家公务考试!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中,行程问题一直以来是广大考生容易失分的地方,广大考生普遍反映行程问题难,题型多,找不到复习重点和方向。为了给广大考试在行程问题备课中提供高效的复习指导,专家特对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中的行程问题作如下总结。希望广大考试依据国考行测行程问题的考试规律做好复习计划和准备。

一、 近十年国考行测行程问题考情分析

根据对近十年真题的分析,可以看出: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行程问题是每年必考题型,其难度基本保持稳定。常考比例法、列表法、流水行船问题,备考时练习行程问题要掌握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使题干条件直观展示在线段图中,便于辅助考生快速解题。因此,考生在备考时,需要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灵活把握。对于时间较充裕的考生,建议进行科学性、全面性的复习,对于时间不够充足或者对行程问题无法牢固掌握的考生,可以重点掌握比例法、列表法解题,熟练把握流水行船问题的公式,掌握相遇问题,会应用比例法、特值法、列表法解答流水行船问题,要学会快速画出线段图解题。

 

近十年国家公务员行测行程问题考情分析

 

二、近十年国考行测行程问题真题解析

2004年

50.两列对开的列车相遇,第一列车的车速为10米/秒,第二列车的车速为12.5米/秒,第二列车上的旅客发现第一列车在旁边开过时共用了6秒,则第一列车的长度为多少米?()。

A.60 B.75 C.80 D.135

【解析】

答案:D。火车过桥问题。旅客发现第一列车在旁边开过时,属于两列车相遇问题。路程及为第一列列车经过旅客实现的距离。即路程为第一列列车的车身长度。S=(12.5+10)*6=135米。

2005年

42.甲、乙、丙三人沿着 400 米 环形跑道进行 800 米 跑比赛,当甲跑 1 圈时,乙比甲多跑 17 圈,丙比甲少跑 17 圈。如果他们各自跑步的速度始终不变,那么,当乙到达终点时,甲在丙前面:

A.85 米 B. 90 米 C.100 米 D. 105 米

【解析】

答案:C。根据S = vt。t一定,s与v成正比。因此,t相同时,甲、乙、丙三人的路程之比即为对应的速度之比,1:(1 + 1/7):(1 - 1/7)= 7:8:6。即,当乙到达终点行驶为800米时,甲和丙分别跑了700米和600米,甲在丙前面100米。选C。

2006年

39. A、B两地以一条公路相连。甲车从A地,乙车从B地以不同的速度沿公路匀速率相向开出。两车相遇后分别掉头,并以对方的速率行进。甲车返回A地后又一次掉头以同样的速率沿公路向B地开动。最后甲、乙两车同时到达B地。如果最开始时甲车的速率为X米/秒,则最开始时乙车的速率为( )。

A. 4X米/秒 B. 2X米/秒 C. 0.5X米/秒 D. 无法判断

【解析】

答案:B。树形结合解题,画出线段图如下图所示。用V甲表示甲车最开始的速度、以V甲速度行驶的路程用实线表示;用V乙表示乙车最开始的速度,以V乙速度行驶的路程用虚线表示。

 

近十年国家公务员行测行程问题考情分析

 

认真观察线段图,可以看出,相同时间内,以甲车速度V甲行驶的路程为1个AB全程,以乙车速度V乙行驶的路程为2个AB全程。因此,时间相等,V乙:V甲=路程之比=2AB:1AB=2:1,即V乙 = 2V甲 = 2x。

2007年

53. A、.B 两站之间有一条铁路,甲、乙两列火车分别停在 A 站和 B 站,甲火车 4 分钟走的路程等于乙火车 5 分钟走的路程.乙火车上午8 时整从B 站开往A站,开出一段时问后,甲火车从 A 站出发开往 B 站,上午 9时整两列火车相遇.相遇地点离A、.B两站的距离比是15:16.那么.甲火车在( ) 从 A 站出发开往 B 站.

A. 8时12 分 B. 8时15 分 C. 8 时 24 分 D. 8 时 30 分

【解析】

答案:B。此题考查比例和相遇问题。根据题意,s相同,V甲与V乙之比与时间成反比,则V甲:V乙=5:4。设乙的速度为4份/时,相遇时,乙刚好行驶了1个小时,共行驶4份的路程。假设,相遇时,甲时间行驶的路程为X份,则甲、乙行驶路程之比S甲:S乙=15:16 = x :4,则x = 15/4份,相遇时甲行驶时间t甲 = 15/4 ÷5 = 3/4小时=45分钟。甲行驶了45分钟,因此,甲在8点15分从A站出发开往B站。

标签:考试动态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