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国考申论考前冲刺试题及答案

编辑:

2013-11-11

三、作答要求

(一)结合给定资料,谈谈“微博打拐”活动的积极意义及其存在的问题。(20分)

要求:表达准确,简洁明了,条理清晰,不超过200字。

(二)针对给定资料8、9所反映的问题,请你就流浪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如何更好地开展救助保护工作提出可行性建议。(30分)

要求:问题定位准确,措施具体可行;不超过500字。

(三)结合给定材料,以“保护救助流浪儿童是政府和社会的共同责任”这一话题,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文。(50分)

要求:观点明确、联系实际,分析深入,条理清晰,结构完整,卷面整洁,书写工整,自选角度、自拟题目,800~1000字。

(一)结合给定资料,谈谈“微博打拐”活动的积极意义及其存在的问题。(20分)

要求:表达准确,简洁明了,条理清晰,不超过200字。

【参考答案】

“微博打拐”有利于在社会上形成强大的舆论影响,配合各地公安、民政部门采取措施,严厉打击拐卖儿童的犯罪行为。但其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难以界定乞讨与被拐儿童、事件原因与组织者。二是拐卖儿童乞讨是少数,解救方向和重点偏移。三是某些人可能以打拐为良善借口,侵害弱势人群的权利。四是某种程度上损害底层贫困者改善生活、维持生计的权利。五是儿童乞讨折射的是儿童福利和社保问题,“微博打拐”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计空格198字)

(二)针对给定资料8、9所反映的问题,请你就流浪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如何更好地开展救助保护工作提出可行性建议。(30分)

要求:问题定位准确,措施具体可行;不超过500字。

【参考答案】

流浪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在开展救助工作时存在的问题有:一是软硬件设施不达标,无法满足所有流浪儿童的需求。二是多数流浪儿童个性悲观、孤僻,心理问题严重,而救助主要针对物资资助,无法给予相应的心理疏导,导致救助工作很难开展。三是对流浪儿童的教育忽视了年龄的阶段性特征和个体差异,限制了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四是一些老员工工作理念陈旧,难以适应新形势。五是普遍缺乏心理学、法律、社会学、信息技术等专业性的人才。六是救助中心缺乏人才培养和考核机制。

对此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加大人力、物力投入,完善软、硬件设施建设,满足流浪儿童的不同需求。二是全面开展对流浪儿童的心理疏导,解决其心理问题,加大对流浪儿童的心理关爱,同时也能更好的展开工作。三是改善救助中心的教育模式,实施阶段性教育,根据流浪儿童的年龄特征和个体差异设置不同的课程,开展针对性教育。四是引导工作人员树立正确的工作理念和思路,学习与专研救助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提高对流浪儿童的服务水平。五是引进并培养一批涉及心理学、法律、社会学、信息技术等各领域的专业人才。六是完善救助中心内部管理机制,尽快出台包括人才培养、考核、管理和服务的相应制度。

(计空格500字)

(三)结合给定材料,以“保护救助流浪儿童是政府和社会的共同责任”这一话题,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文。(50分)

要求:观点明确、联系实际,分析深入,条理清晰,结构完整,卷面整洁,书写工整,自选角度、自拟题目,800~1000字。

【参考例文】

政府社会齐抓共管 全面保护流浪儿童权益

儿童民族的未来,其成长状况直接关系着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尽管儿童是各类政策的倾斜对象,然而,与大多儿童享受各种关爱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乞讨儿童、被拐儿童等在心理和生理都不成熟的情况下颠沛流离、艰难度日。据权威数据统计,全国每年流浪儿童人数在100万至150万之间,对整个社会的安定和谐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救助与保护流浪儿童势在必行。

流浪儿童现象及背后的整个利益链条,其发生根源是底层的贫困。此外,无本万利的利益链条的滋生和蔓延也是拐卖儿童犯罪之所以猖獗的症结所在。与此相关联的还有制度原因,依据我国现行的保护未成年人法律法规,处罚和量刑标准偏低,大幅度降低了拐卖儿童犯罪成本。而且部分地区救助机制不健全,各部门之间缺乏联动,流浪儿童救助工作没有建立起长效机制,加大了解决问题的难度。要真正解决流浪儿童这一问题,归根到底还得依赖政府和社会建立长期救助机制。

政府要把流浪儿童的权利救济和福利保障放到民生高度,进行全方位、综合性治理。首先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尤其是要加大对农村贫困人口的生活救助,同时加大对义务教育与就业培训的投入,消除流浪儿童现象出现的经济根源;其次要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明确儿童享有的权利以及国家、学校、社会、家庭应履行的义务,同时加强在法律操作层面的实践力度,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最后,各部门联动创建流浪乞讨儿童救助长效机制,各地公安部、民政部、救助中心、教育部以及其他相关部门联合协作展开救助工作,在提供生活保障的基础上给予其接受教育的机会,使其实现长远发展。

面对流浪儿童,除了公权力救济,作为“有益补充”的私力救济也具有强大的影响力。首先可通过吸纳社会资本投入到救助中心建设之中,保证流浪儿童“定有其所”;其次,需要各民间团体以及个人参与救助,通过微博互动等新颖方式帮助被拐卖儿童获救;最后,实施治疗性干预。社会工作者通过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家庭融合服务,机构照顾等治疗性干预,解决流浪乞讨儿童中存在的多样性实际问题。

在政府和社会的合力作用下解决流浪乞讨儿童救助问题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理念的具体体现,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改革成果全民共享具有深远意义。(计空格991字)

小编在此预祝考生能顺利通过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请认真阅读为考生整理的2014国考申论考前冲刺试题及答案。

相关推荐: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预测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冲刺试卷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试题及答案  

标签:申论试题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