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常识判断:经济常识备考三步骤

编辑:

2011-07-19

编者按: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常识判断考查的知识涉及法律、经济、时事、历史、地理、政治等各个方面。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经济学知识与国家政策、居民生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专业的经济学名词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媒体及百姓口中。公务员考试的目的和性质在经济学知识的考核得到充分体现,在2010年和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试中,与经济学相关的题均有5道,占所有常识判断题的20%。如果没有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和储备,想要在短期内快速提高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

三、关注时事热点

对社会事务的了解和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是公务员必备的工作素质之一。因此无论笔试还是面试,对时事热点的考核贯穿于公务员考试始终,关注热点是考生备考期间必须下功夫去做的工作。联系到经济学常识方面,我们可以从真题中看出,将经济学知识与时事相结合的题出现的次数也不少。

【例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主要区域政策经历了不同的阶段:①以经济特区为中心的沿海地区优先发展阶段;②以缩小区域差距为导向的西部大开发阶段;③以浦东开发为龙头的沿江沿边地区重点发展阶段;④以区域协调发展为导向的共同发展阶段。这四个阶段按时间顺序排列应为( ) [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117]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②③①④

D. ②①③④

【答案】B。

【例3】在经济衰退时期,有利于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是( ) [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120]

A. 提高税率

B. 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C. 降低税率

D. 缩减财政支出

【答案】C。

【例4】经济学上所推崇的“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是指低收入和高收入相对较少、中等收入占绝大多数的分配结构。我国正在采取措施,实施“提低、扩中、调高、打非、保困”的方针,使收入分配朝着“橄榄型”方向发展。这主要是为了促进( ) [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3]

A.生产的发展

B.效率的提高

C.社会的公平

D.内需的扩大

【答案】C。

以上考题充分体现出公务员考试紧扣时事的特点,如经济危机、扩大内需、收入分配结构等,无一不是近年来我国发展过程中首要面对的问题和状况。备考时要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及时了解社会热点,尤其对现阶段民众最关心的经济学知识要深入了解和学习。同时,通过对真题专项整理,提高对考点的敏感度,在面对大量知识点时,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复习重点和方向。
 

在线测试:

2011国考行测选词填空冲刺训练题一

2011国考行测选词填空冲刺训练题二

2011国考行测选词填空冲刺训练题三

更多试题请进入:51自学网

标签:常识判断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